唐卡系藏語,意為用彩緞織物裝裱成的捲軸畫。它具有鮮明的民族特點、濃郁的宗教色彩和獨特的藝術風格,唐卡一般在布面和紙面上繪製,而更高級的有珍珠唐卡、彩繪、刺繡、織綿、緙絲、提花、貼花和寶石綴制等約十餘種。彩繪的唐卡顏料以金粉、銀粉、硃砂、雄黃等礦物顏料為主,也用植物顏料相配的。
唐卡畫的形狀,一般為豎長方形。中央畫面稱為“美龍”是唐卡畫的核心部分。畫面四周多用黃紅兩色彩緞鑲嵌,名為彩虹。下方正中鑲一塊方形的不同顏色的彩緞。畫上有天桿,下方有軸。畫的下方彩緞略呈梯形,彩緞邊沿嵌上紅線或白線,軸的兩端飾有純銀、象牙、玉石或銅製軸頭,軸上雕有龍紋等圖案,做工考究。整個畫面覆蓋著可以揭起的彩色綾子以保護畫面,面上還壓有兩條等長的飄帶。畫面平常用綾於蓋著,在展示時把綾子收在畫的上方,有很好的裝飾效果。
唐卡的題材包羅萬象,有宗教畫、傳記畫、歷史畫、反映生活習俗的風俗畫、也有反映天文歷算和藏醫藏藥、人體解剖圖等等。它們具有通史性、趣味性、知識性、宗教性、工藝性等特點,故被人們譽為藏族的“百科全書”。唐卡中最常見的是宗教畫——佛像,一般中心位置是描繪主要人物,從畫面上角開始,圍繞著中心人物,按順時針方向與中心人物有關的人物,活動場所或故事布滿一周。每軸唐卡畫一般描繪了一個較完整的故事。畫面的景物隨故事情節的需要而變化,不受歷史、時間、空間的限制。畫面人物不受遠近透視關係的影響,安排得生動活潑,把整個畫面統一在大的基調上,使構圖很完整。有的唐卡面積一般可達幾十甚至上百平方米,構圖很完整,十分壯觀。
唐卡在繪畫工藝中非常講究色彩的用法,特別是紅、黃、藍、白等顏色表示的象徵意義有一定的民族性。白色表示吉祥、純潔、慈悲、和平;藍色表示怒、嚴肅、兇惡但不失美感;紅色象徵權力;而黃色表示功德廣大、知識淵博。黃色特別適用於刻畫性格溫和,又稍帶有嚴肅的人物形象。這些顏料多為礦物或植物莖等加工而成,有透明和不透明兩種。顏料的加工是手工操作,過程慢而複雜,但顏料純度高,質量穩定,覆蓋力強,畫面效果厚重艷麗,因而西藏唐卡的色彩保存千年不變。
還有各種底色的唐卡,有的寺廟護法神殿內有大面積純黑色為底勾金唐卡,以達到恐慌神秘的效果。有的唐卡則用銀作底,以黑勾勒,敷以淡彩,顯得十分雅致。金唐卡以純金敷底,用硃砂勾勒,用“磨金法”繪製圖案,只在佛之髻及眼部敷填顏色,效果十分堂皇。銀唐卡以銀任底,用濃墨勾勒敷淡硃砂。唐卡以硃砂為底,用金勾勒。黑唐卡是以黑色作底色,用金,硃砂等勾勒後以淺色交染法染出風格各異,具有富麗。高雅、熱烈、莊重之感。西藏唐卡在色彩的動用上,把大自然賦予萬物的絢麗色彩,同繪製者的主觀感受有機地結合起來,創造出唐卡工藝獨特的色彩和藝術風格。