簡介
《西藏一年》以西藏第三大城鎮、農牧業占80%的江孜為拍攝地點。攝製組在那裡生活了一年,以田野考察的人類學方式,跟拍了8位普通藏族人一年四季的生活、勞動,包括誦經、婚戀、慶生等生活的方方面面。
他們都出生在江孜的農村,分別是:婦女幹部、鄉村醫生、飯店經理、三輪車夫、冰雹喇嘛和包工頭。一年下來,我們八位人物,他們多彩的生活,生動的故事, 展示著變化和永恆的西藏。
結構
《西藏一年》電視紀錄片共五集,每集48分鐘。每一集展現了一個季節 -西藏的冬季漫長,所以有兩集。每集由三個主要人物在這個季節里發生的故事組成,用平行交叉的方式敘述。 總是藍天白雲的夏季是歡樂的季節,金色的秋天是收穫的季節,白雪的冬天是輕鬆的季節,綠色的春天是播種的季節。一年下來,我們八位人物,他們多彩的生活,生動的故事, 展示著變化的西藏。
第一集:夏末
江孜的白居寺是西藏最著名的寺廟之一,是一世班禪克珠傑於1418年創建的。影片開始,我們有幸拍攝了十一世班禪視察白居寺,並記錄了白居寺管委會副主任次成喇嘛和寺廟裡最小的僧人次平,及僧眾的緊張的準備工作和盛大的歡迎活動。
第二集:秋
秋收,對以農業為主的江孜人來說,至關重要。但是就是在秋季,西藏的氣候往往變化莫測。冰雹往往使農民一年的辛苦毀於一旦。次旦法師,也叫“冰雹喇嘛”,據說可以通過做法驅散冰雹,保證豐收。
第三集:冬
西藏的冬季特別漫長,江孜城一個普通的年輕人拉巴,一個鄉村醫生拉姆,世界上最暢銷的英文旅遊書認定的江孜家庭旅社的第一選擇的飯店老闆,三個人如何度過漫長而輕鬆的冬季。
第四集 冬末
冬夜,警車閃爍的燈光劃破白居寺的夜空,一尊珍貴的佛像被盜。整個寺廟被緊張的氣氛籠罩。以往,民風的純樸和人們對佛的虔誠使白居寺沒有採取任何的防範措施。在公安機關偵緝破案的同時,白居寺也像內地的寺廟一樣,開始安裝各種現代化的安全措施,每個殿堂都裝上了探頭,而且所有珍貴的佛像前都裝上防盜欄。寺廟在內部管理上,不像以往那樣用鐵棒喇嘛的威嚴和棍棒來使僧人格守清規戒律,他們採取了加強思想教育,並且開始採用經濟措施。佛像雖然還沒有被追回,這次偷盜事件使白居寺發生了很大的變化。
第五集:春
僧人們用了一個星期的時間製作了三個壇城,之後,這三個壇城又被他們一掃而光,其用意是讓我們在讚嘆它們的精美之餘,去領會世間幻相的無常。
拍攝背景
2006年,該片的製作人兼導演書云為拍《西藏一年》,在西藏自治區江孜縣城租了居委會的房子,和10人攝製組在那裡生活了一年多。
2009年7月6日,第一次在北京聽她講到央視的播出計畫。10天后,書雲發來手機簡訊:“《西藏一年》的新聞發布會在今晚‘新聞聯播’進行了播出,(紀錄片)近期在央視播出,書(指同名中文版)將同(時發)行。”
《西藏一年》最終選擇了8個江孜藏族人作為拍攝對象,他們的身份分別是法師、農民、僧人、基層幹部、鄉村醫生、飯店老闆、三輪車夫、包工頭。十一世班禪喇嘛到江孜白駒寺視察,成為《西藏一年》的開場。由此,相關人物陸續登場,四季輪迴的主線串起了8個普通藏族人的一年。
江孜白駒寺中的次成喇嘛心中的頭等大事就是十一世班禪喇嘛的視察,他幾次召集會議商量接待方案。次成喇嘛的小徒弟、白駒寺最小的僧人次平則在師父的指導下忙前忙後,和僧眾一起清掃寺廟裡積壓了二十多年的灰塵,就連擦玻璃這等小事,次成喇嘛也親自督查,告訴次平其中的竅門。十一世班禪喇嘛抵達白駒寺那天,湧來大批虔誠的藏民,場面十分壯觀,為了確保全全,當地警方出動了大批警力維護現場秩序。
花絮
拍西藏為什麼要選擇江孜而不是拉薩、日喀則這樣的繁華都市,書雲與她的團隊意識更清楚:江孜是座有歷史的小城,1904年的江孜抗英保衛戰,顯示了西藏人抗擊外侮的悲壯。除了拉薩,江孜還是西藏保存最完整的古城,有六百多年歷史,三條主道的盡頭是耕地,田疇,城鎮周圍村莊林立。村莊、寺院和城鎮,正好構成三點一線,從人類學考察角度,這樣的選擇最具典型性。
出現在書中的人物都特別有意思。拉板車的小伙子拉巴是在大街上找到的。他答應出鏡的故事幾近波折,一開始還孤單一人,拍完就有了女朋友。情緒的起落特別戲劇化。冰雹喇嘛原是西藏鄉村的重要角色,但如今西藏人也懂得用高射炮,次旦這個冰雹喇嘛就面臨失業危險;但他在其他領域則要自信得多,比如用法術給人治病,他還會熱切建議病人再到醫院去看看,只是該到哪家醫院,得由他算一算。鄉鎮醫生拉姆給人治病,但她自己的胃潰瘍,卻求到了次旦法師這兒。寫得更精彩微妙的還有《一個女人與三個男人》、《罪惡即是懲罰》。前一章涉及西藏人特殊的婚俗,後者涉及“文革”中的恩怨以及西藏人如何化解彼此的怨恨。矛盾與衝撞過日子誰又會沒有,但放到《西藏一年》,會格外佩服西藏人調和的本事。他們讓科學與理性走進自己的生活,但又巧妙地讓它們與這片土地上的信仰並行不悖。於是就有特別的趣味。
成就
《西藏一年》於2008年3月6日在英國廣播公司第四頻道首播後,《泰晤士報》《衛報》《每日電訊報》《星期日獨立報》《金融時報》《每日郵報》等英國各媒體都對該片進行了報導。
此後,《西藏一年》又被美國、加拿大、法國、德國、西班牙、挪威、阿根廷、伊朗、沙烏地阿拉伯、以色列、南非、韓國以及覆蓋整個非洲的非洲電視廣播聯合體、覆蓋整個拉美的拉美電視廣播聯合體、覆蓋整個亞洲的發現頻道亞洲等40多個國家和地區的主流電視台訂購與播放。英國廣播公司在過去的一年裡已經連續三次播放《西藏一年》。
《西藏一年》既不是傳統意義上的BBC製作,也不是一般意義上的中國製作。書雲還是樂於將其定義為獨立製作。它採用的是“預購模式”,預先將紀錄片的想法、思路、拍攝計畫通過英國獨立製片公司“七方石”提交給BBC及其電視發行公司。
評價
BBC播出《西藏一年》後,英國主流媒體都給出了評價。
《泰晤士報》、《衛報》、《每日電訊報》、《獨立報》、《金融時報》都在關注,每份報紙都至少有3篇以上的介紹和報導。
其中《泰晤士報》2008年4月3日評論:“如果你沒有看《西藏一年》,這個讓人超越、讓人享受的專題系列片,那就是你的不對了。我們對每一集都提前預告了,現在是你最後的機會了。花一個小時和小僧人次平在一起,跟他在他脾氣很大的師傅頓珠的指導下學佛。或者你可以把你的念珠拿出來,祈禱英國廣播公司重播《西藏一年》。這是今年(到目前為止)最好的電視系列片,沒有什麼可以和它媲美。”
西方沒有一個部門可以下檔案統一訂購一個電視片,然後批發給各個電視台。他們買了並播出,就意味著對片子的認可。
在達賴喇嘛方面,書雲輾轉收到了一個郵件,英文發信人是《西藏生死書》的作者索甲仁波切,信中轉達了達賴喇嘛私人辦公室的邀請,他們請書雲出席一個宗教活動,並且說,達賴喇嘛也會參加。 書雲轉述,他在郵件里說:“你的工作對於增進我們對當前西藏的了解很有價值。”“我得到信息,達賴喇嘛說從這部紀錄片中看到了現在普通藏族人的生活。”
《西藏一年》以罕見的深度、驚心動魄的力量,公正記錄當今最有爭議、最偏遠地方人們的真實生活。” ——英國《衛報》 。
影響
中國政府高級領導、西方主流媒體以及達賴喇嘛方面,都表示過對《西藏一年》的認可。西藏一年,從2006年6月到來年6月,這不是通常意義上的一年,卻是可以把西藏人普通日子記錄得最豐富最細微的時間跨度。需要說明的是,它首先是一部商業獨立運作的紀錄片,去年在國外播放,已經贏得了足夠的聲譽。而在國內,央視首播2009年7月28日才亮相螢屏。
這就是一個獨立的文本,是一群西藏的外來人,一群記錄者在江孜古城和當地人相處一年,所記錄下來的普通人的日子。那些西藏普通人,包括包工頭、飯店老闆、拉板車的小伙子、寺院的僧人、鄉村的法師,還有鄉鎮醫生,雖然角色各個不一,但他們的生活也都是婚喪嫁娶、孩子考學、親人生病、掙錢養家、敦親睦鄰……
書雲簡歷
孫書雲畢業於北京大學英語專業,現是生活在英國的獨立製片人和作家。
1986年北大畢業後她曾經想去西藏工作,卻因家裡反對沒有成功。
1988年,她考上了牛津大學,讀國際關係專業。在牛津,她閱讀了大量關於西藏的著作,並師從著名藏學家邁克·阿里斯開始學習藏語。
書雲在牛津大學的碩士論文是關於1949年~1954年間英國政府對西藏政策研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