技藝簡介
當時廟前街鐵匠巷的高蹺踩得嫻熟精彩秀氣襲人,而西華門街的舞獅卻更具藝術魅力,更引人入勝。他們扮演的大獅子在“登天台”、“滾繡球”等驚險節目表演之後,還居然能當場再“生”出一個小獅子來。這聽起來非常奇妙,很像個傳奇,然而就在這個傳奇的背後卻跟隨了一些遺憾的陰影。但不知何因,這朵傳統民間藝術奇葩在後來的近半個世紀裡銷聲匿跡了,它一直被老太原們懷念,大家只能在記憶中或夢鄉里欣賞到它的俏容。
歷史傳承
上世紀20年代,西華門舞獅藝術創始人張璧掛起了西華門獅子會的牌子,並被十餘名會員擁舉為班主。這位剛步入而立之年、性情豪爽的班主自幼酷愛民間藝術,不僅鑼鼓打得好,高蹺也踩得好,龍也舞得來,還是一位拳把式。自幼愛學好練的秉性賦予了他舞獅藝術的大膽創意與巧妙靈感。沒有舞獅道具就自己動手做。他先從汾河岸畔掏下膠泥背回大院門口,再盯住矗在兩旁的石獅子的頭仔細端詳一陣,接著便一把泥一把泥地照著樣兒泥塑出來個獅子頭,將之曬乾後他稱此工序為塑模。第二道工序叫裱殼,這更是張璧自幼投師學得裱糊彩繪手藝賴以生存的拿手好戲,據了解此獨特工藝現瀕失傳。這位裱糊匠先把廢紙經水泡濕後打成紙泥漿,再攪拌些許礬水糨糊,以增加材料的黏合性及日後防蛀。他將紙泥先用雙手拍成一塊塊厚約兩厘米多的餅,再一塊塊嚴絲合縫地拓貼到膠泥獅頭模具上;經過一番拍打整形,使獅頭的眼耳鼻嘴各部位都成形之後,用刀從下巴部位切開,使之分為上下兩體。等到這個紙泥獅頭殼子一曬乾,便從模具上脫褪下來,用鐵絲再連線獅頭與下巴為一體,使之大嘴能上下張動。張璧稱此為紙錦殼製作工藝。彩繪是製作獅頭的末道工序。用彩漆把獅頭的眉眼耳鼻等部位都描繪完畢,一具栩栩如生的獅頭便製作完工了。製作獅子皮衣的工藝,張璧也獨具匠心。他把染綠的麻絲織成皮衣,於中縫間用白條布裹上棉花縫出一道脊樑來,以增強獅子背部視覺上的真實感。兩個演員一套穿上這套獅具表演舞獅,這隻獅子便活靈活現地展現在觀眾面前了。
表演形式
西華門獅子會就一隻大獅子和一頭小獅子,還都是清一色的綠,看上去文縐縐的,然而舞動獅子的全是些拔山扛鼎、動作矯健的壯漢。他們敢爬上由三張高桌疊架而成的天台然後縱身跳下,能踩著一米直徑的繡球滾動穿過一尺寬兩丈長的蹺蹺板;具有北獅雄健驚險憨實質樸的共性。他們先“跑場子”,一番“獅子抖毛”後“遊走四方”;一會兒翻桌子“獅子打滾”,一會跳板凳“獅子過橋”;登天台“獅子咬尾”、滾繡球“獅子直立”;起臥爬滾剛柔並濟,閃展騰挪絕活頻現。直讓觀眾看得目不暇接,拍手叫好。
西華門舞獅的成名,是上個世紀30年代末40年代初的事兒。民間往往就是這樣:老百姓喜歡把美好的生活願望寄托在自己的民間藝術表演中。太原西華門舞獅是當地居民追求太平盛世、期盼人壽年豐的時代產物。張璧是舞獅表演里的舞珠者,舞動著獅珠引領獅子做各種各樣的表演。在水深火熱民不聊生的日偽時期,他看到街坊上獅子會裡難以娶妻生子的光棍漢較多,便奇思妙想地構思出了“母獅下崽”這么一個獨特而喜人的節目來,以滿足當時人們的生活意願。那時他的次子張吉祥不滿10歲,瘦小伶俐。舞獅開演前,他先讓次子套上一身小獅子皮衣,裝扮成一隻非常可愛的“小獅崽”;然後披上一件大衣躲在一旁,莫給人看出來。待到表演劇情需要時,他就把大獅子引到後場,獨自回到場中間舞動獅珠,先打個掃蕩腿、再踢記旋風腳,完全吸引住觀眾的視線,好讓張吉祥趁機迅速鑽入大獅子腹下,用雙臂環抱住玩獅頭者的腰間,其雙腿被後面扮獅身者一手摟起來。這一表演中的重要手段與技法,張璧稱之為鑽腹。之後,他便領著這隻“懷孕母獅”登場表演後面的大軸子戲。
“武夫”唱文戲,就這么幽默,就這么詼諧。一隻由龍精虎猛壯漢扮演而成的敢沖天怒吼的雄獅,轉瞬變成了一隻動態優雅舉止溫柔的妊娠母獅。只見她裝出懷孕母獅臨產前的疼痛掙扎,身子顫抖前後曲腿俯臥於地,接下來便玩讓觀眾嘆為觀止的那一幕:那頭由張吉祥扮演的小獅崽從母獅兩後腿間爬了出來,一隻嬌小玲瓏憨態可掬的小獅崽就這樣誕生了!老母獅舔著小獅崽的毛,小獅崽顫顫悠悠欲起身吮乳,母子親情油然而生。這便是“西華門的獅子下崽子”的來由,表演風格生動活潑、幽默詼諧、紅火熱鬧、情趣橫生。玩得眼前情戲,留下日後美譽。
從張璧掛起西華門獅子會牌子的那陣算起,太原西華門舞獅藝術至今已有近百年的歷史。流傳區域主要是今日太原城內的杏花嶺區一帶,舞獅的活動時間大體在每年的正月里。屆時獅子會遊街串巷表演,與千家萬戶同樂,也給一些商家字號和街道政府拜年,得到的回酬則是一些香菸、糖果、瓜子和幾個大洋錢。名氣一經傳出,常常招得城裡城外十街八坊的熱情觀眾紛至沓來駐足觀賞。到後來還有慕名前來學藝的,小井峪村就是其中的一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