西紫河

西紫河

西紫河,又名東壩河、梅家河,是西河較大的支流,是嘉陵江二級支流,發源於四川省西充縣古樓鎮境內,向東流經古樓鎮、金源鄉,南部縣大堰鄉、東壩鎮、梅家鄉、大富鄉、鐵佛塘鎮,於鐵佛塘鎮黃桷店村匯入西河。全長46公里,流域面積101平方公里。

幹流概況

西紫河是嘉陵江右岸二級支流,西河支流,發源於西充縣古樓鎮境內,向東於南部縣鐵佛塘鎮境內注入西河,全長約46公里,上游截流形成了3000餘畝的水面的八爾灘水庫,建設斗渠、農渠、支渠達250餘公里,遍及西充,南部兩縣的13個鄉(鎮),有效灌溉面積達2.5萬餘畝。解決了15萬人民的生產及生活用水,附近13個鄉鎮糧食豐收得到了保障,使灌區真正的成為了魚米之鄉。

西充縣境內,西紫河短小急促,河面較窄,河流流量較小,支流較少。自西向東流經了古樓鎮和金源鄉。於古樓鎮進入南部縣境內。

西紫河幹流圖 西紫河幹流圖

在南部縣境內,西紫河幹流流經了古樓鎮後,自大堰鄉進入南部縣,在大堰鄉境內截流了八爾灘水庫,然後又繼續向東流,沿途經東壩鎮、梅家鄉、大富鄉、鐵佛塘鎮,最後於鐵佛塘鎮注入西河。

流域概況

西紫河流域圖 西紫河流域圖

西紫河發源於西充縣古樓鎮境內,擁有幾十條支流,流域面積101平方公里,自東向西流,最後注入西河。橫跨四川省西充縣和南部縣。

治理開發

西紫河很早就開始了開發,1957年在東壩鄉(現東壩鎮)白馬灘建成了南部縣第一座自製木質水輪機安裝3.2千瓦的發電機台的白馬灘小型水電站,第一座農村小型水電站的誕生,加快了南部縣小型水電站建設步伐,實現了由火電到水電零的突破。

西紫河從大堰鄉純陽山村進入南部縣,在青獅子山下形成一個灘。由於灘的兩邊是丘陵地貌所形成的狹谷,1958年,南部縣依據這裡的有利地勢截流了八爾灘水庫。水庫水利資源豐富,水深常年保持不變,庫區周圍樹木繁多,風光秀麗,湖岔湖彎多,湖岸線優美,景觀邊際效應好。具有河漫灘、台地、丘陵三層景觀帶。同時湖岸灌叢和喬木高低錯落,自然田園風光原汁原味,景觀層次豐富多彩。

八爾灘水庫 八爾灘水庫

八爾灘水庫集雨面積203平方公里,總庫容1750萬立方米,擁有3000餘畝水面,20多個島嶼,控灌南部、西充13個鄉鎮1.83萬畝農田。庫區有鳥類20多種,野生魚類10多種。白鷺、野鴨、山雞四處可見,鯉魚、鰱魚、團魚暢遊其間,生態環境優良。

橋樑涵洞

西紫河上有多座橋樑涵洞,古樓鎮境內有楊家壩橋、何氏祠橋,大堰鄉境內有純陽山涵洞,大堰橋、大堰口大橋,東壩鎮境內有打子灘1號大橋、園壩寺東橋、園壩寺西橋、龜山廟橋、向陽橋、曙光橋、連心橋、正街橋、中學橋、順南橋、禹王橋、國小橋,梅家鄉境內有梅家東橋、梅家橋,鐵佛塘鎮境內有黃桷店橋。

白馬灘水電站開發歷史

東壩鎮白馬灘 東壩鎮白馬灘

1956年3月,南充專署水利科在南充縣走馬鄉團灘河水電站現場舉辦農村小水電建設技術培訓班,南部縣水利科派宋中龍、謝益昌等幹部及木工9人前往學習,時間兩個月,回縣後即在部分小河灘上進行小水電站規劃,首批規劃的有建興鄉(今建興鎮)河頭寺、大王鄉(今大王鎮)斷橋、升鍾鄉(今升鍾鎮)墩子河等處,在計畫試點中東壩區再三要求將已建水壩的東壩鄉(今東壩鎮)白馬灘列入規劃並首先試點,縣委根據專區所配電機容量3.2千瓦及河流狀況和東壩鄉在三天內已籌足建站資金的熱情,決定在東壩鄉白馬灘修建本縣農村第一座小型水電站。電站於1956年10月動工,由縣水利科宋中龍等設計、施工,自製木質水輪機,安裝3.2千瓦發電機一台,用8號元絲架設輸電線路約一公里至東壩場,安裝水磨兩副、軋花機兩台供農副產品加工,總投資4400元,經南充專區水利科工程師鄧英驗收合格,於1957年元旦正式發電投產,參觀民眾絡繹不絕,無不嘖嘖稱道,為南部縣水電建設展示了新的前景。

第一座農村小水電站的誕生,加快了南部縣小水電建設的步伐。全縣按先建壩搞加工集資,再安裝發電機的步驟規劃興建了小水電站69處。

相關詞條

熱門詞條

聯絡我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