西納寺

亦碑“西納上寺”,藏語稱“西納桑珠林”。位於縣治魯沙爾鎮北偏西26公里處,在今攔隆口鄉南6公里的上寺村。據《安多政教史》記載,西納寺為青海東部地區古老的薩迦派寺院之一。

演變

早在南宋宋寧宗嘉定年間(約1211—1215 ),出身於西納部落的西納格西及其家族成員去上都投靠成吉恩汗(1162 —1227),受到器重。此後,出身於該家族的第一代西納喇嘛喜饒益希曾為護送八思巴(1235—1280 )回藏受戒之侍從,元朝授職為宣政院院士,賜給其家族成員西納貝本三道虎頭牌,封為宗喀萬戶,統治今湟中及大小峽一帶湟水谷地。明永樂八年(1410),明朝尊出身於西納家族的西納喇嘛卻帕堅贊為國師,賜土地、百姓和象牙印章。永樂十年,再封為禪師。宣德年(1427),又封為“通慧靜覺國師”,賜銀印。宣德年間,卻帕堅贊大興土木,建成西納寺。當時的西納寺,是湟中地區最主要的寺院,是西納家族統治宗喀地區的政教中心。明末清初,隨著格魯派的崛起和塔爾寺的建立,西納喇嘛改宗格魯派,其活動中心盡西納寺轉向塔爾寺,西納寺隨之衰落。清乾隆年間、西納家族的阿旺貝丹曾一度整修西納寺,但終因該家族在政治上的失勢,西納寺未能復興。民國二十一年又毀於兵燹,重建後的西納寺規模更不如從前。1958年僅有僧徒8戶10 餘人,牛70多頭,馬28匹,土地較多,主要分布在西納川。原有寺院為一邊長200餘米的方形城堡,稱之為“上寺城”,城內建有經堂、西納昂索府邸、僧舍等。其中昂索府邸一進三院,內有佛堂、樓房住室等50餘間。1958年後建築拆毀,寺院隨之消亡,現存有城垣遺蹟。

相關搜尋

熱門詞條

聯絡我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