文獻記載
據清楊同柱所著《沈故》一書記載:“光緒八年建炮台開遼河東岸海船入口處,台牆圍二百六十餘丈,前面隨遼河灣轉作扇面形,中間築大炮台一座,兩旁平炮台二座,以取迎頭還擊之勢。大炮台睥圍牆下,有暗炮洞八處,以備伺便平擊之用。軍械庫等即在台下。後面中間營門一,兩旁營二,水洞二。內築兵房二百間,水塘兩處。台前在長壕一道,圍牆兩旁又築牆十餘里,翼蔽左右”。
據《營口縣誌》記載:“光緒八年,北洋大臣奉旨,會同盛京將軍扎飭營口海關道續昌,擇度要塞地形,於遼河口沿海東岸建築炮台一座,並修營房二百間,當由北洋大臣派官二員,兵百名,來營督修。旋加派毅軍兩營、奉軍兩營、道標一營”。“光緒八年秋,調奉軍前營步隊管帶喬乾臣營接帶舊軍。九年夏,以兵數不敷分布,增添一倍,計分中、前、左、右、後、副前、副後、親兵、騎失,各哨駐守炮台”,併兼修炮台。光緒十年(1884年)夏,左寶貴來營籌辦海防,督修炮台。
歷史傳說
據傳說,炮台上的圍牆是用煮熟的黃米(有較強的粘性)摻入沙石、白灰、黃土裡,經夯實而成。因此,至今殘牆仍很堅固。1937年出版的《滿洲古蹟遺聞》一書在介紹炮台時,也有此說。
炮台設計
西炮台的全部建築由護台地、壕、圍牆、炮台三、門三、影壁三、水洞二、蓄水池二,以及吊橋、營房、軍械庫、火藥庫、電線庫、哨樓、防潮壩等組成。整體形如只東飛的大雁,主體呈凸字形,占地約6萬平方米。主要建築是大小炮台、圍牆和護台壕。大炮台居中,東與正門相對,台通高8米,分兩層:下層長52米,寬54米,高2米;上層長44米,寬43米,高4米。台頂四周築有矮牆,高2米,寬1米多。牆下周圍設炮眼八處。炮台東有一條長62米、寬9—12米的坡道,通達台上。頂圍牆外有1米多寬的馬道,以做回兵之作。大炮台左右各有一座小炮台,大 同,形制一致。台長16米,寬14米,高4.7米。圍牆周長約800多米,牆寬2—3oy ,高3—4米,外陡,內有平坦馬道,比外圍牆低1米多。蓄水池一個在台院南,另一個在台院北,面積為1200多平方米,是當年駐兵飲水之源。三個門均在炮台東面。東圍牆正中開下門,最大,設在圍牆外凸處,兩側各開一旁門,均已倒塌。三個影壁都置於門外30米處,也已倒塌。正門所對影壁最大,高4米,長25米。圍牆內有駐兵營房200餘間,食堂在北蓄水池東岸。軍械庫在主炮台通向正門的坡道下。北圍牆上有哨樓一,南圍牆上有哨樓二。大炮台上也有哨樓。兩側翼蔽5餘公里的土牆,基寬10米,頂寬5米,高2米。此牆用處有二:一為防止海水浸涌,起防潮作用;二為增兵防守之用。當年炮台上置有口徑21厘米的鐵炮2尊、口徑15厘米的鐵炮4尊、口徑10厘米的鐵炮4尊、三楞銅6尊、洋裝炮36尊。經考察,這52尊炮都是當時中國江南製造總局兵工廠光緒八年造和德國兵工廠造。炮台配置這些大小炮不僅能縱射遼河下遊河身,也能向東、南、北三面陸上射擊。
歷史沿革
西炮台建於清光緒八年(1882年),竣工於光緒十四年(1888年)。它是清政府興辦北洋水師在東北沿海建築的重要海防要塞。為東北地區近代最重要的海防工程之一。
據《遼寧省史跡資料》記載:“公元1894年(清光緒二十年)甲午中日戰爭中,清軍曾在這裡阻擊日本侵略軍。這年正月末,日軍連陷大石橋、大平諸要地,清軍退保田莊台,以防日人西犯。二月,日人慾進營口,奪我炮台。海防練軍營管帶喬乾臣率兵500發炮猛擊,日兵不得逞,復派兵百餘人由埠東渡遼河,潛入。乾臣度不能守,變退兵田莊台”。營口失守後,炮台、房舍都被日寇破壞,僅存台基。
1900年8月12日,俄兵占領營口後,又將西炮台在甲午戰爭後添置的巡船,盡數搗毀,庫存彈藥、服裝等也全損失。1948年11月2日,中國人民解放軍解放營口時,搶占西炮台之後,迅速插入海岸,斷絕敵人的海上逃路,並全殲逃向海灘之殘敵。
營口解放初期,中國人民解放軍駐守炮台時,曾在主炮台正中修建瞭望樓一座,在圍牆上置鐵堡數個。1987年,為恢復營口西炮台原貌,經遼寧文物主管部門批准,將瞭望樓和鐵堡拆除。
1963年營口西炮台遺址被列為遼寧省第一批文物保護單位。
1991年在對營口炮台進行清理工作中,發現了鐵炮、炮彈,洋槍子彈、鐵、石築牆夯具,青磚、柱礎、滴水、瓦當、瓷罐、瓷碗、瓷盤、瓷匙、鑾鈴等文物近百件和原來的房址遺蹟。
2006年5月,被國務院確定為全國第六批重點文物保護單位。
炮台景觀
西炮台景觀之全景圖
西炮颱風景之正門
西炮颱風景之側門奮威
西炮颱風景之側門振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