西漢舞樂雜技圖案銅印

西漢舞樂雜技圖案銅印

西漢舞樂雜技圖案銅印是印銅鑄,鼻鈕。印面凹鑄圖案,4人各據一角,右上角之人邊歌邊舞,右下角之人跪坐吹奏似竽的樂器,左上角之人彈奏橫於座前的瑟,左下角之人似在表演拋戲雜技。

【名稱】 西漢舞樂雜技圖案銅印
【類別】 銅器、璽印
【年代】 西漢
【文物原屬】 西漢祥瑞圖案璽印
【文物現狀】 現藏北京故宮博物院
【簡介】
印面1.4×1.4cm,通高1.3cm。
舞樂是漢宮廷行祀、典禮時必備的儀式,以求國家安寧,不見災疾,五穀蕃昌。宮廷內部舞樂內容有所不同,新聲變曲,常唱常新,總以迎合帝王興趣為旨,進而求取功名富貴,西漢武帝時的李延年與其妹就是典型之例:李延年性通音律,據說他所作之曲“聞者莫不感動”,又善歌舞,深得武帝喜愛。一次,他侍武帝歌舞娛樂,展清音而長歌曰:“北方有佳人,絕世而獨立。一顧傾人城,再顧傾人國。寧不知傾城與傾國,佳人難再得!”引得皇帝連連嘆息道:“善!世豈有此人乎?”於是延年之妹遂得近天顏,兄妹富貴。
此印是漢代圖案印中表現歌舞、演奏場面內容最為豐富的一件,清晰地再現了表演的一個場景,正是《鹽鐵論·散不足》中“今富者鐘鼓舞樂,歌兒數曹;中者鳴竽調瑟,鄭舞趙謳”之寫照。

相關搜尋

熱門詞條

聯絡我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