金文
西漢金文書法繼承秦代金文的傳統,又有一定的發展。西漢金文有的是秦代官方正統小篆書體風格的忠實繼承者。如神爵四年的《成山宮渠斜》、初元三年的《上林豫章觀銅鑒》、陝西三橋出土的周博造《上林銅鑒》等銘文,體方筆圓,行款整齊,均法度森嚴,極為精美,可與《陽陵虎符》銘文相媲美。而另一些金文作品則篆、隸混用,筆道方折。如天漢四年的《南宮鍾》、陽朔元年的《上林銅鑒》、陽朔四年的《上林銅鑒》、永始三年的《永始高鐙》等銘文,其中多數字仍依篆法,少數字如 重 、 年 、 造 、 天 等已純然是隸書,具有波挑的筆道。另外,還有一些出自下層隸民之手的金文作品,如《谷口鼎》銘文潦草、稚拙,為草隸。這樣的字型在西漢簡牘文書中比比皆是。西漢最為精美的金文作品是新莽時期的貨布文字、量器銘文。王莽在文字上也極力復古,以秦文字為效法模式,使用小篆。如《新嘉量》銘文,書體雖為小篆,但已有漢篆筆道方折的特點。其字形結構縱勢長方,將其舒展而下的重筆畫予以誇張處理,整個字撐挺大方,氣勢雄放。
所鑄貨幣既有懸針篆書的 貨泉 、 布泉 ,又有錢線篆書的布貨十品,形式極美,對後世書家影響很大。魏晉官私印中使用的懸針篆就是直接取法這類作品的。清代書家楊守敬在《學書邇言》一書中,對布貨十品的評價很高,他認為 王莽之十布,精勁絕倫,為錢線之祖,學篆書者,縱極變化,不能出其範圍.金石家鄧散木在《篆刻學》一書中也稱讚到: 泉布等品,類皆瘦勁廉悍,咄咄逼人,而筆勢舒展,尤大足為治印之助。
石刻隸書
西漢傳世石刻甚少,據近人徐森玉《西漢石刻文字初探》所收集的刻石計有10種,其中較為重要的有《魯靈光殿址刻石》(公元前149年)、《霍去病墓石刻字》兩石、《五鳳刻石》(公元前56年)、《麃孝禹刻石》(公元前26年)、《萊子侯刻石》(公元16年)等。其中《魯靈光殿址刻石》的文字與秦代權量文字相近。霍去病墓前有二石刻字,一石刻有 左司空 、另一石刻有 平原樂陵宿伯口 及霍去孟 等10字。 左司空 三字屬於篆書,雄健渾樸,以豪氣取勝。後10字介於古隸今隸之間,筆道沉穩有力,結體平正中也見變化出奇。兩石刻字雖不如秦泰山刻石謹嚴,但活潑異趣,朴茂自然。這種充分活力的新書體在同時代的簡帛書法中得到了呼應。在西漢石刻中,在作品完整性和藝術性方面最有代表性的是《五鳳刻石》和《萊子侯刻石》。
《五鳳刻石》:刻於漢宣帝五鳳二年(公元前56年),一名《魯孝王刻石》。共13字,以形體結構論,已是隸書。筆道圓渾沉穩,但是其中兩個 年字卻垂筆拖長且重按結束,取縱勢,使整幅字的章法有了較大的跌宕起伏,與《建昭二年簡》的墨跡書法風格完全一致,是書法藝術成就很高的西漢隸書碑刻的代表作品。
《萊子侯刻石》:刻於王莽新朝天鳳三年(公元16年),屬於隸書,共7行,每行5字。單字結構取左斜扁方之勢,章法上縱有行,但不盡拘於界格;上下字距寬,左右行距略小,行距小於字距,開漢碑章法的法規;左右大體照應,但不過分追求橫列。粗糙的繩紋邊欄與不勻齊的界格,以及粗細有所變化的筆道,和諧自然地融為一體,朴中有妍。清代楊守敬在《平碑記》中稱讚此石 是刻蒼勁簡質 ,確為定評。此石是清乾隆年間于山東鄒縣臥虎山前發現的。
西漢刻石作品太少,隸書的波磔還不明顯,尚非典型正規的漢隸碑刻,但仍能使人感受到其渾厚、質樸、博大的藝術風貌和鮮明的個性特徵。
繒帛、簡牘
西漢帛書、竹木簡書跡雖出於無名書手,但多具有較高的藝術性,而且風格多樣,是極珍貴的書法作品。重要的作品有1972年山東臨沂縣銀雀山漢墓中的竹簡、1973年湖南長沙馬王堆三號漢墓中出土的竹簡木牘和帛書、湖北江陵張家山漢簡、1972年- 1976年間在甘肅北部額濟納河流域(古稱居延)發現的第二批居延漢簡、1975年湖北江陵鳳凰山168號漢墓出土的竹簡,此外,還有1949年建國以前出土的流散國外的《流沙墜簡》。下面擇其要者予以介紹。
馬王堆漢墓帛書:包括《老子》甲本、《老子》乙本、《戰國縱橫家書》等。書體很接近湖北雲夢秦簡的秦隸,仍有篆意,同屬古隸,但筆法中隸意更加顯著。雖結體修長,但許多筆畫的波挑十分突出。特別是《老子》乙本更接近今隸。其字型方正,取橫勢,點畫安排均勻,波挑增多,同時還有楷書撇捺。為西漢初期的作品。
湖北江陵張家山漢墓是西漢初年(公元前186年)的遺物,字型仍屬古隸,與秦隸接近,仍存篆意。而江陵鳳凰山木牘上的隸書已有明顯的變化,結體更加趨簡,筆畫粗細變化較大,波挑已見飄逸之態。
西漢五鳳四年(公元前54年)的竹簡證明,至遲在漢宣帝年間已有了帶波勢的漢隸,隸書已完成了從秦隸到漢隸的轉變,篆筆基本消失,由縱勢變成橫勢,結體扁方,用筆提按頓挫,線條的波磔變化大。西漢簡牘帛書的隸書風格呈現出多樣性,字型具有不規範性,具有質樸率真的特點。用筆恣肆,有的非常草率,寫法類似章草,有的則隱約可以看出楷書的先兆。在西漢《流沙墜簡》、《居延漢簡》等竹簡上時常能看見類似今日行書的字型,這說明行書、章草、楷書等書體西漢已在孕育之中。漢隸到了東漢時期發展為今隸,又稱 八分.之所以稱八分 ,主要是因為隸書橫勢的筆畫擴展,體勢相背,字形很像 八 字分開。漢隸 八分 的出現標誌著中國文字從實用向審美的過渡。