西沙[中國南海西沙群島]

西沙[中國南海西沙群島]
西沙[中國南海西沙群島]
更多義項 ▼ 收起列表 ▲

西沙群島(Xisha Islands or Paracel Islands,亦稱帕拉塞爾群島),為中國南海諸島四大群島之一,由永樂群島和宣德群島構成,是中國南海陸地面積最大的群島,北起北礁,南至先驅灘,東起西渡灘,西止於中建島。 西沙群島地處北緯15°46′~17°08′,東經111°11′~112°54′之間,處於中國大陸、東沙群島與海南島及中沙、南沙群島之間的中心環節,為中國與南洋群島、中南半島及印度洋沿岸各國交流的南海航道要衝。三沙市行政中心在西沙群島永興島。 西沙群島分布在50多萬平方公里的海域,共有22個島嶼,7個沙洲,有8座環礁,1座台礁,1座暗礁海灘,陸地總面積約10平方公里,海岸線長518公里。其中永興島最大,為3.2平方公里(含石島),石島最高,海拔15.9米,東島環礁的高尖石是南海唯一一座火山角礫岩島嶼。 西沙群島自古以來就是中國神聖不可侵犯的領土,古稱九乳螺洲(石)、七洲(洋)、長沙、千里長沙等。珊瑚島1956年起由南越西貢政權占領,1974年1月17日,越軍占領了甘泉島和金銀島,1974年1月19-20日發生西沙之戰,中國乘勝收復三島而完成收回。

基本信息

管轄治理

先秦時代,海南島與南海諸島屬中原王朝   ,秦末中國戰亂,南海郡尉趙佗乘亂兼併3郡建南越國,海南島與南海諸島歸南越(粵)國管轄。  

西沙群島詳細圖 西沙群島詳細圖

西漢元鼎六年(前111年),漢武帝派伏波將軍路博德、樓船將軍楊仆平定南粵之亂,以其地置儋耳、珠崖、南海、蒼梧、玉林、合浦、交趾、九真、日南等9個郡,其中儋耳、珠崖二郡在海南島上   。  

三國時代(220年~265年),南海海域屬吳國轄   。  

隋大業三至六年(607年~610年),隋煬帝在海南島上置珠崖、儋耳、臨振3郡,南海諸島歸臨振郡轄。唐太宗貞觀元年(627年),海南設崖州都督府總管崖州、儋州、振州,南海諸島列入崖州都督府所轄疆域,隸屬於振州,正式確立中國對南海諸島的主權   。  

宋代承襲唐代行政建置   。西沙群島屬瓊州府轄區   。南宋景炎二年(1277年)農曆十二月,為避元軍追擊,宋端宗趙昰經福建、廣東沿海到七洲洋(西沙宣德群島海域),在沙洲上住了2個多月。  

元軍在南海海域實行巡海活動,穿過西沙和南沙群島。  

明代,西沙群島屬萬州轄有,為保證航行安全,明王朝派遣海軍進行護航,並加強巡海。  

宣德群島的七連嶼 宣德群島的七連嶼

清,屬廣東省瓊州府海域   ,為萬州管轄   。宣統元年(1909年),廣東水師提督李準率伏波、廣金、琛航3艦巡視西沙群島,登上島嶼進行科學考察,測繪地圖,調查資源,並對所到島礁中的15座命名立碑,在永興島上升旗鳴炮   。道光十五年(1835年),派員赴西沙群島建塔立碑。  

光緒二十八年(1902年),在西沙群島的北島立碑2座,碑文“視察紀念”,落款“大清光緒廿八年”。光緒三十四年(1908年),清朝政府應有關外國政府請求,在西沙群島建立燈塔,便利船隻在南海上航行。  

宣統元年(1909年)3月,廣東總督張人駿設立西沙群島籌辦處,籌備經營西沙事宜,制訂《入手辦法大綱》10條。4月,籌辦處人員由廣州分乘伏波、廣金、琛航3艦赴西沙群島復勘。  

宣統二年(1910年),清政府擬訂官辦章程10條,令廣東咨議局西沙群島籌辦處派員設立局所,籌辦東沙、西沙開發事宜。宣統三年(1911年),西沙群島劃歸海南島崖縣(今三亞市)管轄。  

民國十一年(1922年)2月4日至3月2日,崖縣政府派員協同商人勘察西沙群島的北島、中島、南島、樹島(趙述島)、白岩、玲洲島(東島)、呂島、筆島(珊瑚島)及都島,並測繪地圖。  

民國十七年(1928年),廣東政治分會將西沙群島撥歸中山大學管理。5月,廣東省民政廳派委員方新主持南海諸島調查活動,由中山大學教授沈鵬飛率領調查團乘“海瑞號”軍艦在西沙群島作16天的考察,寫成《西沙群島調查報告書》,並擬訂移民興業開發計畫。  

民國二十四年(1935年),廣東省政府農林局設立東沙島管理處。4月,廣東省農林建設局派東沙島海產管理處主任梁權及技正、雇員等乘福游艦赴東沙島考察,制訂開發計畫。  

民國二十六年(1937年),廣東當局派海周艦巡察西沙群島。  

民國二十七年(1938年)7月,法國派遣“印度支那衛隊”非法占領西沙群島的珊瑚島。  

民國二十八年(1939年)3月,日軍侵占了西沙、南沙群島,4月9日,日本駐台總督府發布公報稱:東沙、西沙和南沙群島已“劃歸”日本帝國領土,屬台灣高雄縣管轄。  

民國三十五年(1946年),第二次世界大戰結束後,根據1943年中英美三國的《開羅宣言》和1945年7月《波茨坦公告》的精神,次年,中華民國政府海軍司令部派出“永興”、“中建”兩艦在艦隊副指揮官姚汝鈺率指揮下抵達西沙群島,以“永興”號、“中建”號命名了“永興島”、“中建島”,11月在永興島碼頭處立“海軍收復西沙群島紀念碑”。海軍司令部海事處上尉參謀張君然被任命為第一任海軍西沙群島管理處主任。中華民國海軍陸戰隊駐防永興島。  

民國三十六年(1947年)12月1日,內政部重新審定了東沙、西沙、中沙、南沙群島及其所屬各島、礁、沙、灘名稱,正式公布了《南海諸島新舊名稱對照表》,同時再次宣布將東沙、西沙、中沙、南沙群島劃歸廣東省政府管轄。  

民國三十八年(1949年),中華人民共和國成立後,中國政府繼續對西南中沙群島及其海域行使主權。

1950年5月13日,中國人民解放軍進駐西沙永興島。

1959年3月24日,在西沙群島的永興島設定“西沙群島、南沙群島、中沙群島、東沙群島辦事處”。

1969年3月4日,改稱“廣東省西沙、中沙、南沙群島革命委員會”。

1974年1月15日至20日,人民解放軍對入侵西沙群島海域的南越西貢當局進行了自衛反擊戰,全面收復了西沙群島。  

三沙市七連嶼管理委員會辦公樓 三沙市七連嶼管理委員會辦公樓

1981年10月22日,經國務院批准在永興島恢復設立“西沙群島、南沙群島、中沙群島辦事處”,由海南行政區公署直接領導。

1988年,海南建省,海南省管轄範圍包括海南島內19個市、縣和西沙群島、南沙群島、中沙群島的島礁及其海域。9月19日,更名為“海南省西沙群島、南沙群島、中沙群島辦事處”。仍沿襲相當於縣一級派出機構的行政設定體制,辦事處仍駐西沙群島永興島。  

2012年6月21日,中國國務院批准設立海南省三沙市,管轄西沙群島、中沙群島、南沙群島的島礁及其海域。  

2014年7月22日,三沙市甘泉社區居委會正式掛牌成立,標誌著三沙市西沙群島全部有人居島礁均設立了民眾自治組織。  

七連嶼 七連嶼

地理環境

位置境域

西沙群島,位於南海西北部,海南島東南方,分布在北緯15°47′~17°08′,東經111°10′~112°55′之間,北起北礁,南至先驅灘,東起西渡灘,西止於中建島,以永興島為中心,距三亞市榆林港和文昌市清瀾港都是330公里。海岸線長達518公里。西沙群島分布在50多萬平方公里的海域,由40多個島、洲、礁、沙、灘組成。    

地形地貌

• 陸地地貌

西沙群島海域遼闊,陸域低、平、小,最高的石島為海拔15.9米,低於5米的島嶼20座,占62.3%;島礁均為海洋型島嶼,除高尖石為火山角礫岩組成的基岩島外,其餘全是以珊瑚、貝屑為主組成不同岩土的珊瑚島礁,珊瑚礁盤大;部分海岸發育有海灘岩,地形平坦,地貌類型較簡單。  

根據島嶼物質組成、岩性結構和形態成因原則,將西沙群島地貌劃分為以下3類9種:

陸域地貌沙堤、礫堤階地潟湖
窪地殘丘火山岩台地
潮間帶地貌海灘礁坪---
水下地貌水下斜坡------
資料來源: 

沙堤、礫堤主要分布於永興島、東島、金銀島、珊瑚島、琛航島、中建島、趙述島、甘泉島、北島和中島等,階地為礫島的主體,一般位於島嶼的中部或新老砂堤之間,潟湖主要分布於琛航島、南島和中建島,多位於沙堤內側,窪地主要分布於永興島、東島、北島、金銀島、甘泉島和琛航島等,殘丘僅分布於石島和東島東北部,火山岩台地僅見於高尖石島。   西沙群島環礁主要集中在西沙大陸陡坡的1000米深水台階上,北面為西沙海槽,水深在2000米以上。多呈長圓形或紡錘形,前者如浪花礁、華光礁等,後者如東島環礁、永樂環礁等。  

西沙群島鄰近海域沉積物主要來自遭受破壞的珊瑚礁或其他生物碎屑提供的砂源,其次是海岸侵蝕所提供的砂源,再次是現代珊瑚及海洋生物生長發育的碎屑沉積,表層沉積物分為礫砂、中粗砂、中砂和細砂4個等級。   島嶼在礁坪上的部位,乎皆在主風向的背風側,即大多位於礁體的西南側,所有島嶼均分布在礁坪上,但並非所有礁坪上皆有島嶼。  

群島水道:趙述門、紅草門、老粗門、全富門、銀嶼門、石嶼門、晉卿門、甘泉門。

• 海底地貌

西沙群島位於海南島東南的台階式大陸坡上,座落於被海谷強烈割切的孤立台階上。西沙群島周圍都是槽谷,其中一條規模很大的弓形槽谷圍繞著群島的西、北及東部,強烈割切大陸坡。此谷為沉積物充填而發育成海槽,稱之為西沙北海槽。海槽全長460餘公里,西段呈北東—南西向延伸,水深超過1650米;東段則呈東西向展布,水深超過3000米,並由此注入南海深海平原。西沙群島至中沙群島之間分布著一條北東向的海槽—西沙東海槽,槽深2500米。海槽的東北端及西南端增深至3000米以下,並與南海深海平原相通。西沙群島的西南邊緣則是一條不明顯的北西向海槽,深1100米,其西北端與西沙北海槽相通,東南端伸入南海深海平原。綜上所述,西沙群島海區實際上是由海槽連成的環形窪地所圍繞的孤立台階,是由於海谷強烈割切大陸坡而分割出的孤立地塊。  

在西沙各海槽周圍,在北面和西面是廣東大陸架、北部灣陸架與海南島東南的台階式大陸坡(南海西北大陸坡)的急劇轉折區域;在南及西南部則是寬廣的大陸坡台階,在東南及東面是中沙台階和南海深海平原。海底地形趨勢是自西北向東南傾斜,海水深度也隨之從西北向東南逐漸增大。  

氣候條件

• 綜述

西沙群島為西南中沙群島最北一群,每年10月至次年2月為冬季風期,主要受東北季風影響,盛行偏北氣流;4月至9月為夏季風期,主要受西南季風影響,盛行偏南氣流。西沙氣候的基本特徵是:高溫高濕,對流旺盛,降水較多,乾濕季分明,風能資源豐富,熱帶氣旋、暴風雨、乾旱等災害性天氣影響頻繁。  

• 光照

西沙群島地處低緯度,太陽入射角大,輻射量相當豐富,年太陽輻射總量在6000兆焦耳/平方米以上,其中除12月份輻射總量

相關詞條

相關搜尋

熱門詞條

聯絡我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