圖書信息
作者: | 于海 著 | ||
定價: | 38.00元 | 頁數: | 441頁 |
ISBN: | 978-7-309-07131-3/D.450 | 字數: | 492千字 |
開本: | 16 開 | 裝幀: | 平裝 |
出版日期: | 2010年3月 |
內容簡介
本書將西方社會思想及社會思想家置於重大的時代背景、歷史潮流及特定的文化傳統和學術流派中,以社會生活的結構邏輯為橫軸、學理脈絡的歷史邏輯為縱軸,概述了從古希臘城邦社會學到當代後現代社會學的西方社會思想演進的歷程,突出社會理論的時代性、歷史性和社會性,展示“思想的理趣和歷史的韻律”。在對西方社會思想的分析觀照中,同時亦表現了作者對西方文化精神的獨特領悟。
本書視野開闊,內容豐富,結構緊湊,議論深透;將哲理反思、歷史考究與社會分析融為一體。一卷在手,西方兩千五百年社會思想的歷史發展過程及其深層的文化精神盡收眼底。
作者簡介
于海,復旦大學社會發展與公共政策學院教授。主要教學和研究領域為“西方社會思想史”和“上海城市研究”。所著《西方社會思想史》獲第三屆全國優秀教材一等獎:課程“西方社會思想史”獲國家級優秀教學成果二等獎和上海市精品課程稱號;課程“Development Studies”被教育部評為國家雙語教學示範課程。近年主要著述有《SARS、全球化與中國》、Urban Sociology、《社會信任:道德、人格與制度》、《社會空間概念辨析》等。20O6年,被選為上海東方講壇最受歡迎的講師;2OO8年,被評為上海市高校教學名師。
目錄
第一章 緒論
1.1 為什麼要研究社會思想史
1.2 社會思想史研究什麼
1.3 怎樣研究社會思想史
第二章 古希臘羅馬時期社會思想
2.1 智者學派:社會分析的最初嘗試
2.2 蘇格拉底:知識即美德
2.3 柏拉圖:理想國
2.4 亞里士多德:“人是政治的動物”
2.5 城邦制度的背景與城邦社會學的視野
2.6 斯多葛主義:大一統世界的社會思想
2.7 羅馬斯多葛主義的社會思想
第三章 中世紀基督教社會思想
3.1 奧古斯丁:天上之城與地上之城
3.2 托馬斯·阿奎那:天恩與人性
第四章 文藝復興時期社會思想
4.1 文藝復興的社會歷史背景
4.2 馬基雅維里:政治與道德相脫離
4.3 莫爾:烏托邦
4.4 宗教改革
第五章 17世紀社會思想:近代自然法
5.1 近代自然法:歷史遺產與時代特徵
5.2 自然法學說的人性觀
5.3 自然狀態
5.4 社會契約論
第六章 18世紀法國啟蒙運動社會思想
6.1 啟蒙運動
6.2 孟德斯鳩:超越古典自然法
6.3 盧梭:自然與社會
6.4 法國唯物主義
第七章 18世紀蘇格蘭學派社會思想
7.1 蘇格蘭啟蒙運動
7.2 休謨:人性的科學
7.3 亞當·斯密:“看不見的手”
7.4 社會變遷和社會結構理論
第八章 德國古典唯心主義的社會思想
8.1 康德:自由與必然的辯證法
8.2 黑格爾:市民社會
第九章 19世紀初期社會思潮
9.1 保守主義
9.2 自由主義
9.3 空想社會主義
第十章 19世紀實證主義社會學
10.1 實證主義及其來龍去脈
10.2 孔德:實證科學
10.3 斯圖亞特·穆勒:實證主義唯名論
10.4 斯賓塞:進化論社會學
第十一章 19世紀末20世紀初法國社會學主義
11.1 社會學主義
11.2 涂爾幹
11.3 社會學學派
第十二章 19世紀末20世紀初德國歷史主義與人文主義社會學
12.1 世紀之交社會學的轉折:對實證主義的批判
12.2 狄爾泰:“歷史認識上的康德”
12.3 李凱爾特:歷史科學的方法論與價值論
12.4 滕尼斯: Gemeinshaft und Gesellschaft
12.5 齊美爾:形式社會學
12.6 馬克斯·韋伯:理解社會學
第十三章 20世紀美國互動理論
13.1 實用主義與互動理論
13.2 詹姆斯:多元的自我
13.3 杜威:調適與互動的社會心理學
13.4 庫利:“鏡中自我”
13.5 托馬斯:“情境定義”
13.6 米德:自我與社會的相互作用
13.7 符號互動論
13.8 戈夫曼:擬劇論 (Dramaturgical Theory)
第十四章 20世紀美國功能理論
14.1 功能方法的歷史源流
14.2 功能方法的基本觀念
14.3 帕森斯:結構功能主義
14.4 默頓:社會學功能分析範式
14.5 對功能主義的批評
第十五章 20世紀社會衝突理論
15.1 衝突思想的歷史淵源
15.2 衝突理論的基本假設
15.3 米爾斯:權力精英與無人身操縱
15.4 科塞:衝突功能論
15.5 科林斯:衝突與互動儀式
15.6 達倫道夫:權威關係
第十六章 20世紀交換理論
16.1 交換學說的理論背景
16.2 霍曼斯:社會交換論
16.3 布勞:從交換論到結構論
16.4 科爾曼:理性選擇:從微觀行動到巨觀結構
第十七章 20世紀現象學社會學
17.1 舒茨:日常生活的社會學
17.2 彼特·伯格和盧克曼:《現實的社會建構》
17.3 常人方法學
第十八章 批判的社會學
18.1 批判的社會學的宗旨和訴求
18.2 法蘭克福學派的歷史興衰與思想資源
18.3 霍克海默和阿多諾:啟蒙辯證法
18.4 哈貝馬斯:交往行為與生活世界
第十九章 20世紀晚期的西方社會理論
19.1 吉登斯:結構化理論
19.2 福柯:知識與權力
19.3 布東:社會學中方法論的個人主義傳統
19.4 布迪厄:實踐理論與反思社會學