內容簡介
本書屬於導論。既然是導論,敘述也就不可避免地“有所選擇”。這意味著本書不會也不可能全面地分析討論西方法律思想。嚴格地來說,沒有哪位學者可以全面地分析討論,因為西方法律思想的內容浩如煙海;即使是就其中一個領域,比如以刑法、民法等部門法為標誌的法律思想的對象,內容也是十分龐大的,幾乎無法全面地分析、討論。因此,選擇既是明智的,也是無可奈何的。本書分析討論學界一般認為的比較重要的西方法律思想,當然,主要是圍繞法理學或說法律哲學而展開的法律思想。作為導論,本書的另外一個企圖在於,不僅討論“說了什麼”,而且討論“為什麼這樣說”。所以如此是因為我們都能理解,知道了“為什麼這樣說”會是更有意思的、更有啟發的、更為具有挑戰性的;對於開拓研究、學習的思路也是更為有益的。這就如同看到一個人站在一個位置上,假設僅僅知道他就在這個位置上,而不知道他是從哪裡走來的,那么,觀看者未免總會有些頭緒不清甚至趣味索然的感覺。當知道他是從哪裡走來的,而且知道還有另外的路線可以到達同樣的位置,顯然,觀察者會興趣大增,就會展開許多有意思的思考和“追尋”,從而進人一種真正的“觀看”。在這個意義上,本書特別在“為什麼這樣說”作出了一些努力。當然,這也是上面提到的“增加本書作者的某些討論,進而具有一些理論分析的色彩”的一個具體說明。 本書的基本內容曾經以《西方法學初步》為名由廣東人民出版社出版。時隔近十年,發現其中還是存在許多令人不滿意的地方,需要修訂。因此,在本書中,做了較大的調整。主要目的是使其在不失學術思索這一特點的同時,讀來簡潔清晰、易懂通暢,當然也使其更為能夠學術嚴謹一些。
本書目錄
序言
引言:西方法律思想的出發點
從蘇格拉底的審判說起
一種常識的看法
觀察法律的不同視角:你、我、他……
小結
第一章“政治學”的透視
第二章“社會學”的觀察
第三章“規範學”的假設
第四章 “解釋學”的解釋
第五章 兩種法律秩序
第六章 自然法、自然權利和社會契約
第七章 自然法、自然權利和社會契約的另外一種解釋
第八章 壞的法律不是法律
第九章 壞的法律也是法律
第十章 道德法律強制
第十一章 劃清法律與道德
第十二章 法律的價值選擇問題
第十三章 哲學王的統治與法律的統治:初次對話
第十四章開明專制與權力制約的法治:再次對話
第十五章 第三種聲音:民主、公意、法律
第十六章 法治的複雜性
參引文獻
一般索引
人名索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