西平府

西平府

西平府,北宋鹹平五年(1002年)党項李繼遷改靈州置,治今寧夏回族自治區靈武市西南。因五代後期西夏李氏曾封西平王,故名。次年自夏州(陝西靖邊縣西北白城子)遷都於此。

地理優勢

公元1002年,李繼遷集結重兵攻陷宋朝靈州(今寧夏靈武西南),殺靈州知州裴濟,徹底打開了北宋的西北大門。李繼遷以其祖先世爵西平王,而他本人又受遼冊封為西平王,便改靈州名為西平府。

繼遷占據西平府以後,認為西平府北控河朔,南引慶涼,據諸路上游,扼守西陲要害。如能修城挖壕、練兵積糧,一旦四外出擊,關中就無法防備。百姓習華風,尚禮好學,可藉此地為今後進取的資本,成一方之霸。平夏地方雖是拓跋人生息的根據地,但其地偏僻,不如西平府前途廣大。於是令弟李繼瑗和牙校李知白等,督領民眾建造宮室、宗廟,暫定都於西平。

可見,李繼遷不但看到了靈州在中原和西域交通上的地理位置,而且要以此作為學習漢族先進文化的紐帶,加速党項民族的封建化進程,以之作為立國的根本。其意義在:一、攻占靈州,為日後奪取河西和南下攻宋作好準備,為建國的疆域打下堅固的根基;二、攻占靈州,極大地制約了宋與甘州回鶻、西涼吐蕃的聯繫,對宋朝推行的“以夷制夷”,假西蕃之手剿滅党項的策略是一個沉重的打擊,使党項族從困厄中掙扎而出,得以獨立發展。直到建立大夏國家;三、攻占靈州,以及對靈州的屯田開發,使党項族加速走向農業化、定居化,為獨立建國作好物力和人力的準備。

歷史沿革

西平府 西平府

西平府為西夏王朝的建立奠定了基礎。 從公元1002年李繼遷打下靈州至1020年李德明遷都興州,西平府做為西夏政權的政治、軍事、文化中心長達18年之久。

李繼遷的兒子李德明繼位後,認為靈州“地居四塞”,“不若懷遠西北有賀蘭之固,黃河繞其東南,西平(即靈州)為其障蔽,形勢利便”。宋真宗天禧四年(1020年),党項盛傳懷遠鎮(今銀川)北的溫泉山中有龍出現,大臣們便大造輿論,建議“急宜卜築新都,以承天命”。當年十一月,德明將懷遠定為都城,號興州。

1033年,德明子元昊又升興州為興慶府,在此大興土木,擴建宮城殿宇。

1038年,元昊自立為大夏皇帝,以興慶府為國都,俗稱“東京”,而以西平府(靈州)為西京。

元朝時置州牧,屬寧夏府路。明設千戶所,直隸於寧夏衛。清廢衛所,靈州為寧夏府直隸州。

相關詞條

熱門詞條

聯絡我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