自然資源
據有關資料顯示,全村有耕地總面積1374畝(其中:田430畝,地944畝),人均耕地0.64畝,主要種植水稻、玉米等作物;擁有林地102畝,其中經濟林果地102畝,人均經濟林果地0.05畝,主要種植梨、桃等經濟林果;其他面積16374畝。
基礎設施
截止2009年底,該行政村已實現水、電、路、電視、電話五通,有路燈。全村有561戶通自來水。有561戶通電,有561戶通有線電視,擁有電視機農戶61戶;安裝固定電話或擁有行動電話的農戶數502戶,其中擁有行動電話農戶數502戶。據有關資料顯示,該行政村到妥甸鎮道路為水泥路;進村道路為柏油、水泥路面;村內主幹道均為硬化的路面。全村共擁有汽車41輛,拖拉機10輛,機車176輛。全村耕地有效灌溉面積為249畝,其中有高穩產農田地面積211畝,人均高穩產農田地面積0.1畝。到2009年底,全村建有沼氣池農戶78戶;裝有太陽能農戶369戶。全村有12個自然村已通自來水;有12個自然村已通電;有12個自然村已通路;有12個自然村已通電視;有12個自然村已通電話;有3個自然村已通路燈。該村農戶住房以土木結構住房為主,其中有41是磚混結構住房。
人口衛生
據有關資料顯示,該村有農戶561戶,共有鄉村人口2130人,其中男性1091人,女性1039人。其中農業人口2130人,勞動力1230人。該村以漢族、彝族為主(是漢族、彝族混居地),其中漢族2042人,彝族85人,哈尼族3人。到2009年底,全村參加新型農村社會養老保險320人;參加新型農村合作醫療1698人;享受低保250人。村民的醫療主要依靠鎮衛生院。該村建有公廁4個,建有垃圾集中堆放場地2個。
文化教育
據有關資料顯示,該村建有國小2所,校舍建築面積2450平方米,擁有教師65人,在校學生267人,距離妥甸中學2公里。整個行政村農村義務教育在校學生475人,其中國小生267人,中學生208人。全村建有文化活動室3個、圖書室3個,極大的豐富了村民的業餘文化生活。
基層組織
據有關資料顯示,該村建有黨支部1個,下設7個黨小組,共有黨員78人,少數民族黨員8人,其中男黨員59人、女黨員19人。村委會由村支書、村主任、副主任等組成,下設妥甸街一組、妥甸街二組、中嶺崗等12個村民小組。該村建有團總支1個,團支部12個,共有團員119人。
村務公開
到2009年底,該村已簽定農業承包契約584份,農村土地承包面積1539.18畝。已建立了農村公益事業建設“一事一議”制度。2009年末集體總收入9.5萬元,有固定資產144萬元,集體有收益6.11萬元,農村財務管理實行委託管理,定期開展村務公開,並成立了民主理財小組是,主要以會議方式公開,公開項目有村集體經濟收支情況。
農村經濟
2009年,該村農村經濟總收入1160.49萬元,其中:種植業收入235.11萬元;畜牧業收入453.85萬元,(其中出欄肉豬6739頭,肉牛208頭,肉羊454頭);漁業收入27.97萬元;林業收入8.93萬元,;第二產業、第三產業收入421.77萬元;工資性收入4萬元,。農民人均純收入2053元,農民收入以種養業為主。全村外出務工收入4萬元,其中,常年外出務工人數90人,在省內務工75人,到省外務工15人。
新農村建設
2006年以來,該村按照省委、省政府和各地建設社會主義新農村的實施方案,積極組織、開展新農村建設的項目、規劃,總投資40萬元。內容包括生產發展、村容村貌整治、農民增收、鄉風文明、民主管理等方面。
發展重點
該村存在的主要困難和問題是:基礎設施建設不到位,建設資金欠缺,無集體經濟來源,辦公經費欠缺,社區工作難以正常運轉。該村的發展思路和重點是:興科技,調結構,大力發展養殖業、商品蔬菜、經濟林果及個私企業。