簡介
據《周易》、《漢書》記載,周朝王陵不封不樹。清代乾隆年間,陝西巡撫畢沅經過考證,曾對周原境內的文王姬昌、武王姬發、成王姬勇誦、康王姬釗和附近的周穆王姬滿和宣王姬靜及周公姬旦、太公望、魯公伯禽等人的墓葬逐一樹碑立記,但經後人考證又多有異議。認為周朝王陵的位置應在周王朝的發祥地周原(今陝西寶雞扶風縣與歧山縣交界處的北部)及岐邑一帶。解放後,經勘察試掘,在周原遺址內確實發現大批西周早期及西周墓葬上百座。主要分布在歧山賀家;扶風齊家、莊白、雲塘等村,但多為中小型長方形豎穴葬。西周早期及西周初期多為小型墓,一般隨葬陶鬲、銀戈和大銅泡,較大一點的墓中有青銅鼎、簋、卣,罍等。西周早中期多為中型墓,墓穴長可達3—4米,寬2—3米,深4—5米,死者頭端挖有壁龕,墓底中間有腰坑,墓室內有棺、槨。隨葬的有陶器、青銅器和矛、戈、鏃等兵器及其他生產、生活工具。西周晚期多為小型墓葬,隨葬品也以陶器為主。此時,周朝的統治中心已經完全轉移到豐鎬,貴族多已不葬周原。作為周王朝重要的政治中心和宗廟所在地,應有王陵,但多年考古沒有重大發現。只知周原遺址西端的歧山堡北有傳說中的周太王陵。據《羊城晚報o港澳海外版》1996年6月7日披露,在遺址北部的扶風縣黃堆村發掘出一處大型殉葬車馬坑,坑深12米6,殉馬40餘匹及車20餘輛。車馬坑的規格、深度、殉車馬數均為現知周代墓葬僅見,具有王陵規格。據《逸周書》載;“武王崩於鎬,殯於歧周,葬於畢”。據周原博物館推知,既然殯於歧周,理應葬於附近。
遺址考察
2004年2月,有關部門對周原遺址進行常規普查時,在周公廟風景區發現一處兩周時期最高等級的大型墓葬群。經國家文物局批准,陝西考古研究所和北京大學考古文博學院聯合 組成考古隊,對周公廟地區進行了大規模調查,大面積鑽探和搶救性發掘。共鑽探出墓葬22 座,其中有四條墓道的10座,三條墓道、二條墓道和一條墓道的各四座,另有陪葬坑14座。 在這以前,由於現有的技術條件、地下文物出土後難以妥善保管等原因,文物法規定各地不得擅自發掘王陵等高級別墓葬。這次周公廟獲準發掘,主要是因為目前掌握的周代資料極其有限,此前也從來發現或發掘過一座周代王陵墓葬。發掘周公廟地下墓葬對於填補、豐富夏商周歷史具有重大意義。在以前的發掘過程中,已經出現成果,如:發現了數以千計的周代磚瓦、瓦當,打破了“秦磚漢瓦”的說法,把我國建築用磚瓦的歷史至少提前了六、七百年。 在前期調查中,發現大約400片甲骨文上有軍事、戰爭、祭祀及與歷史地理有關的人名、地 名,與現在使用的歷史教科書有不一致的地方,周公廟遺址大墓的發掘,有可能改寫歷史。目前,考古發掘工作正在進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