藏品介紹
基本信息
西周早期扉棱提梁銅卣(隨州博物館)
規格:通高49.5厘米,口徑12.1~15.2厘米
年代:西周早期
出土:2007年安居羊子山4號墓出土
文物介紹
橢圓體。隆蓋,蓋頂立一象首,高蓋沿。器身為子口以承蓋,垂腹,高圈足。口沿兩側有對稱的半環鈕與提梁相連,提梁兩端及中部有四個對稱的獸首。蓋面、器腹飾四道對稱的鉤形扉棱,前後扉棱中各有一象首。蓋面及腹部前後均飾獸面紋,蓋沿前後均飾二對稱盤首龍紋,圈足前後均飾一首雙身龍紋。蓋內有銘文一行3字:“乍寶彝”。
簡介
卣(you)是古代盛酒器。古文獻和銅器銘文常有“秬鬯一鹵”的話。秬鬯是古代祭祀時用一種香酒,銅卣是專門盛這種香酒的酒器,在盛酒器中重要的一類。在考古發掘中,卣通常和尊伴出,並大小組合成對。(弓魚)國三卣是在著名的寶雞(弓魚)國墓地出土的三類五件各具特色的西周銅卣。(弓魚)國三卣裝飾、形制等方面具有西周早中期特色。
寬體有蓋。全器兩側和兩面中部,均有凸起的扉棱。提梁置於兩面之間,與一般置於兩側者不同。周身布滿花紋。提梁飾夔龍紋。蓋、腹和圈足,飾形態不一的鳥紋,有勾喙、利爪和猛禽,有高冠、長尾的鳳鳥,地紋則為細密的雲雷紋。卣頸部飾有以獸頭為間隔的夔龍一周,頸部與腹部以凹弦紋相隔。由蓋及底足的扉棱在頸部斷開後,又在卣腹出現,並把碩大的浮雕獸面自然分為相背的兩組。雲雷地紋上的高浮雕獸面猙獰詭秘。圈足上也飾有以扉棱間隔的夔龍紋四組,但與卣蓋折沿處的顧首夔龍紋不同,而是作龍首相向。先民們同中求變的審美情趣於此可見。
尺寸: 通高35.8cm13.5×15cm,最大腹徑20×22.6cm。
數字博物館
2013年,隨州博物館與百度百科強強聯手,共同打造了數位化、立體化的權威知識普及台:隨州博物館之百科數字博物館。該數字館通過食器館,酒器館,盥、水器館,樂器、生活用器館等分館,全方位展示了隨州博物館的眾多珍貴展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