概述
現有在校學生800多人,教師34人,其中專任教師30人,實驗員3人,團學幹部1人;教授4人,副教授4人,講師15人;35歲以下青年教師共27人;已獲得博士學位的6人,在讀博士7人,獲得碩士學位的21人;有雲南省學術與技術帶頭人1 人,雲南省高等院校教學與科研帶頭人1人。
科研方面,環境科學與工程系重視結合地方經濟社會建設需要,開展科學研究,自2001年以來,承擔了國家部級課題7項,國家自然基金課題3項,國際合作項目4項,雲南省科學基金6項,雲南省科技計畫項目2項,雲南省教育廳項目3項,雲南省其它項目7項,湖北省開放基金項目1項,校基金項目6項,橫向課題及其它合作項目20多項,以上科研經費累計達1000多萬元。目前在研項目23項,經費合計600多萬元。近年來,獲國家林業局科技進步二等獎1項、三等獎2項,雲南省科技進步獎二等獎2項、三等獎3項,發表學術論文200餘篇,其中SCI、EI、ISTP6篇,出版專著8部,學生髮表論文達31篇,成果實踐轉化1項。
專業培養
水土保持與荒漠化防治專業
業務培養目標
本專業培養具備水土保持與荒漠化防治的基本理論、基本知識和基本技能,能在水土保持、農業、水利、環境保護、土地管理等行政、事業、教學、科研、規劃設計等部門從事水土保持與荒漠化防治規劃、設計、施工、監測、管理、方案編制、概預算編制、預防、監督以及國土環境整治與資源合理開發利用的高級工程技術人才。
業務培養要求
本專業要求學生具備紮實的數學、物理、化學等基礎知識,通過水土保持與荒漠化防治方面的基本理論、基本知識和基本技能方面的培養,掌握水土保持規劃、設計、施工、監測、管理、方案編制、概預算編制、預防、監督等方面的基本理論、知識和技能。
畢業生應獲得的知識和能力
1、掌握水土流失與土地荒漠化的基本規律、基本知識;
2、掌握流域治理與荒漠化防治的規劃設計方法和技術;
3、具有套用生物與工程等綜合措施防治水土流失與荒漠化的技能;
4、掌握水土流失與荒漠化的監測、預防、監督、評價的基本理論和技能,能完成開發建設項目水土保持方案編制和概預算編制工作;
5、了解水土保持與荒漠化防治的理論前沿、套用前景和發展動態;
6、熟悉水土保持與荒漠化防治的方針、政策和法規;
7、掌握文獻檢索、資料查詢的基本方法,具有一定流域治理、荒漠化防治、林業生態工程建設的科學研究和實際工作能力。
主幹學科
生物學、環境科學與工程、林學。
主要課程
普通植物學、森林生態學、土壤學、樹木學、土壤侵蝕原理、水土保持工程學、林業生態工程學、工程力學、土壤侵蝕水動力學、水文與水資源學、測量學、水土保持信息管理系統、水土保持方案編制、水土保持規劃、小型水利工程學、農田水利學等。
學制與授予學位
學制:四年
學位:農學學士
農業資源與環境專業
業務培養目標
本專業培養具備農業資源利用與環境保護方面的基本理論、基本知識和基本技能,能在農業、土地、環保、農資等部門或單位從事農業資源管理及利用、農業環境保護、生態農業、資源遙感與信息技術的教學、科研、管理等工作,能適應農業現代化和農村現代化建設發展需要,具有“寬厚、複合、開放、創新”特徵的農業資源與環境科學技術專門人才。
業務培養要求
本專業學生主要學習農業資源的管理及利用、農業環境保護、農業生態、資源信息技術等方面的基本理論和基本知識,受到農業資源調查與規劃、土壤肥力和植物營養與施肥技術、環境監測與評價、生態效益分析、氣象觀測、計算機技術等方面的基本訓練,具有農業資源高效和可持續利用、對農業資源和環境進行信息化管理等方面的基本能力。
畢業生應獲得的知識和能力
1、具備紮實的數學、化學等基本理論知識;
2、掌握農業資源與環境科學的基本理論;
3、掌握農業資源的管理與利用、農業環境保護、土壤改良、生態農業建設等方面的基本知識;
4、掌握農業資源調查、環境質量評價、化學及現代儀器分析、植物營養研究、農業再生資源綜合利用、土地規劃與製圖、資源信息管理等方面的方法與技術;
5、具備農業可持續發展的意識和基本知識,了解資源與環境的科學前沿及發展趨勢;
6、熟悉資源管理與利用、環境保護的有關方針、政策和法律、法規;
7、掌握文獻檢索、資料查詢的基本方法,具有一定科學研究和實際工作能力;
8、有較強的調查研究與決策、組織與管理、口頭與文字表達能力,具有獨立獲取知識、信息處理和創新的基本能力。
主幹學科
農業資源利用、環境科學與工程、生物學。
主要課程
土壤學、植物營養與肥料學、測量學、環境監測與影響評價、農業資源開發利用與管理、農業環境學、農業氣象學、農業廢棄物處理與綜合利用、普通生態學、土地利用規劃等。
學制與授予學位
學制:四年
學位:農學學士
環境科學專業
業務培養目標
本專業培養具備環境科學的基本理論、基本知識和基本技能,能在科研機構、高等學校、企事業單位及行政部門等從事科研、教學、環境保護和環境管理等工作的專門人才。
業務培養要求
本專業學生主要學習環境科學方面的基本理論、基本知識,受到套用基礎研究、套用研究和環境管理的基本訓練,具有較好的科學素養及一定的教學、研究、開發和管理能力,掌握環境監測與環境質量評價的方法以及進行環境規劃與管理的基本技能。
畢業生應獲得的知識和能力
1、掌握數學、化學等方面的基本理論和基本知識;
2、掌握環境科學與環境管理的基本理論、基本知識和基本技能;
3、了解相近專業的一般原理和知識;
4、熟悉國家環境保護、自然資源合理利用與保護,以及智慧財產權等方面的有關政策和法律、法規;
5、了解環境科學的理論前沿、套用前景和最新發展動態,以及環境保護產業的發展狀況;
6、掌握文獻檢索、資料查詢及套用現代信息技術獲取相關信息的基本方法;具有一定的實驗設計,創造實驗條件,歸納、整理、分析實驗結果,撰寫論文,參與學術交流的能力。
五、主幹學科
環境科學。
主要課程
普通生態學、環境學、環境生物學、環境監測、環境污染控制、環境影響評價、環境信息系統、環境規劃設計、生態恢復工程學等。
學制與授予學位
學制:四年
學位:理學學士