西南大學物理科學與技術學院

西南大學物理科學與技術學院

西南大學物理科學與技術學院是西南大學辦學歷史最悠久的學院之一。 1940年12月,國立女子師範學院成立,開辦教育、國文、理化等7個系和體育專修科。1950年10月,西南師範學院成立,設教育、中文、理化等10個系和體育專修科,理化系下設物理組。1952年10月,西南師範學院獨立設定物理學系。1953年8月,四川、貴州、雲南三所師範學院的物理學系合併到西南師範學院物理學系。2003年6月,成立西南師範大學物理學院。西南大學合併組建後,更名為物理科學與技術學院。

歷史沿革

1940年12月,國立女子師範學院成立,開辦教育、國文、理化等7個系和體育專修科。

1950年8月,西南師範學院成立,理化系設立物理組。

1952年11月12日,成立物理學系。

1953年8月,四川、貴陽、昆明三所師範院校物理學系合併到西南師範學院物理學系。

1954年,理化大樓建成,物理學系遷入該樓。

1960年,物理學系被評為全國教育先進單位。

1961年,招收第一屆函授學生。

1966年,因“文革”停止招生7年。

1973年,恢復招生。

1977年,恢復高考招生。

1977至1978年,連續舉辦兩屆四川省中學骨幹教師培訓班。

1979年9月,招收首屆理論物理專業碩士研究生,由四川大學授學位。

1980年,創辦《中學物理教學》雜誌。

1981年,物理學系成立電教中心,後獨立為電教系,現為計算機與信息科學學院的一個系。

1983年,《中學物理教學》雜誌更名為《中學物理教學探討》,面向全國發行。

1984年5月,物理大樓竣工。

1984年,開辦夜大學,招收電子技術專業三年制專科生。

1986年,與學校教科所聯合招收首屆物理教學論研究生。

1987年,招收首屆套用物理本科學生。

1988年,夜大學招收五年制物理本科學生。

1989年,主辦了全國第一屆中學物理教學研究及學術研討會。

1993年,獲得凝聚態物理專業碩士點;套用物理專業調整為信息工程專業。

1994年,信息工程專業招收首屆本科學生。

1995年,獲得理論物理及物理教學論專業碩士點。

1995年,與蘇州大學聯合申報獲得凝聚態物理專業博士點。

1995年9月,成立現代物理研究所、光電科學技術研究所。

1996年10月,成立電子信息工程系,與物理學系實行一套班子,兩塊牌子。

2000年3月,獲得了兩個重慶市重點學科(凝聚態物理和理論物理)。

2000年8月,廖伯琴教授申報教育部重點課題“國家物理課程標準研製”課題成功。

2001年9月,成立“材料科學研究所”,工程院院士曾蘇民教授任所長,陳志謙教授任常務副所長。

2003年6月,成立物理學院、電子信息工程學院,撤銷原物理學系、電子與信息工程系建制。

2003年6月,學校獨立設定材料科學與工程學院。

2003年9月,學院獲準信號與信息處理碩士學位授權點。

2004年8月,學院非線性光纖光學實驗室獲準為重慶市高校重點實驗室。

2005年4月,熊祖洪教授入選教育部“新世紀優秀人才支持計畫”。

2005年9月,學院獲準物理學一級學科碩士學位授權點。

2005年10月,學校成立物理科學與技術學院、電子信息工程學院。

2006年9月,學院物理實驗教學中心獲準為重慶市高等學校實驗教學示範中心。

2009年8月,學院科學研究獲準國家自然科學基金項目首次突破10項。

2010年5月,廖伯琴教授領銜申報的《物理教育學》獲準為國家級精品課程。

2010年9月,學院成功申報電子與通信工程專業工程碩士學位點。

2011年3月,配合學校成功引進西南大學首位“千人計畫”入選者李長明院士團隊,學校成立潔淨能源與先進材料研究院。

2011年5月,學院成功申報固態物理與化學二級學科博士學位授權點。

2011年9月,劉光遠教授獲準教育部科學技術研究重大項目,實現學校該類項目零的突破。

2011年11月,物理學入圍重慶市高等學校“十二五”重點建設學科。

2012年12月,學校獨立設定電子信息工程學院。

2015年1月,學院獲準國家級物理虛擬仿真實驗教學中心。

辦學條件

學科建設

學院擁有物理學國家級特色專業和重慶市重點一級學科,固態物理與化學博士學位授權點,物理學一級學科碩士學位授權點,物理學本科專業。

師資力量

據2016年12月學院官網顯示,學院共有教職工86人,其中教學科研人員63人,實驗技術人員11人。有教育部新世紀優秀人才3人,全國模範教師1人,重慶市傑出青年基金獲得者1人,博士生導師8人,碩士生導師39人,教授(研究員)17人,副教授(副研究員)37人;教學科研人員中具有博士學位超過85%;近年來培養和引進的國內外著名大學博士及博士後30餘人。

辦學規模

據2016年12月學院官網顯示,學院共有在校全日制研究生、本科生近1200人。

辦學成果

學院設有國家級物理虛擬仿真實驗教學中心,重慶市高校物理實驗教學示範中心,有《物理教育學》國家級精品課程;辦有國家基礎教育類核心期刊《物理教學探討》;近年來承擔教改項目30餘項。長期以來,學院先後為國家培養了10000多名優秀畢業生,湧現了以原全國婦聯副主席黃啟璪等為代表的一大批傑出校友。學生多次在全國和重慶市師範生教學技能創新大賽、電子設計競賽中榮獲一、二等獎,研究生、本科畢業生就業率名列學校前茅。學院多次承擔全國高校骨幹教師培訓和中學物理、綜合實踐活動等學科骨幹教師國家級、省市級培訓任務。

學術研究

學院擁有近萬平方米的實驗科研大樓和3000多萬元的科研實驗教學設備,有非線性光纖光學重慶市高校重點實驗室,重慶市科普基地科學教育中心,“納米電子學與光子學物理”重慶市高校創新團隊,現代物理研究所、光電技術研究所等研究機構。2005年以來承擔國家級自然科學基金63項,縱向科研經費3500多萬元;發表SCI、EI學術論文近700篇,授權國家發明專利70餘項,獲部省級及以上教學科研成果獎10多項。

相關詞條

熱門詞條

聯絡我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