西北風毛菊
西北風毛菊,風毛菊屬,分布在內蒙古、甘肅。
基本信息
- 中文學名:西北風毛菊
- 拉丁學名:Saussurea petrovii
- 界:植物界
- 門:被子植物門 Magnoliophyta
- 綱:雙子葉植物綱 Magnoliopsida
- 目:菊目 Asterales
- 科:菊科 Asteraceae
- 屬:風毛菊屬 Saussurea
- 種:西北風毛菊
- 命名者及年代:Lipsch.
- 分布區域:內蒙古,甘肅
基本內容
種中文名:西北風毛菊
種拉丁名:Saussurea petrovii Lipsch.
科中文名:菊科
科拉丁名:Compositae
屬中文名:風毛菊屬
屬拉丁名:Saussurea
國內分布:分布內蒙古自治區(烏蘭察布市、鄂爾多斯市)、甘肅省(蘭州)。生於山坡;海拔1700~2500米。模式標本采自甘肅蘭州。
海 拔:1700-2500
命名來源:[Joum.Bot.URSS 57(4): 524. 1972]
中國植物志:78(2):113
組中文名:纖維組
組拉丁名:Sect.4.Laguranthera
亞族中文名:飛廉亞族
亞族拉丁名:CARDUINAE O.Hoffm.
族中文名:菜薊族
族拉丁名:CYNAREAE Less.
亞科中文名:管狀花亞科
亞科拉丁名:CARDUOIDEAE KITAM.
綱中文名:雙子葉植物綱
綱拉丁名:DICOTYLEDONEAE
門中文名:被子植物門
門拉丁名:ANGIOSPERMAE形態特徵
多年生草本,高5~20㎝。根木質,纖維狀撕裂。根狀莖有分枝,被稠密殘存的葉。莖直立,不分枝或上部傘房花序狀分枝,被稀疏的白色短柔毛。基生葉及下部與中部莖葉線形、線狀長圓形或長圓形,長2~10㎝,寬2~4㎜,頂端急尖或漸尖,基部楔形漸狹,無柄,邊緣有稀疏的小鋸齒,齒頂有軟骨質小尖頭;上部莖葉及最上部莖葉小,線形,邊緣全緣,全部葉兩面異色,上面綠色,無毛,下面灰白色,被稠密的白色絨毛。頭狀花序少數,在莖頂排列成傘房花序。總苞圓柱狀,直徑5~8㎜;總苞片4~5層,外層卵形,長2.5㎜,寬2㎜,頂端短漸尖,中層長圓形,長6㎜,寬2㎜,頂端短漸尖,內層長橢圓形,長7㎜,寬2㎜,頂端急尖,全部總苞片外面被稀疏的白色蛛絲狀短柔毛。小花粉紅色,長0.8~1.2㎝,細管部長5~6㎜,檐部長3~6㎜。瘦果圓柱狀,褐色,長3~4㎜,無毛。冠毛2層,白色,外層短,糙毛狀,長2.8㎜,內層長,羽毛狀,長7㎜。花果期6~9月。產地分布
分布內蒙古自治區(烏蘭察布市、鄂爾多斯市)、甘肅省(蘭州)。生於山坡;海拔1700~2500米。模式標本采自甘肅蘭州。