基本概況
西北師範大學前身為國立北平師範大學,發端於1902年建立的京師大學堂師範館。1937年“七七”事變後,北平師範大學與同時西遷的國立北平大學、北洋工學院共同組成西北聯合大學,國立北平師範大學整體改組為西北聯大下設的師範學院。1939年師範學院獨立設定,改稱國立西北師範學院,1941年遷往蘭州。1958年前學校為教育部直屬的全國6所重點高師院校之一,1958年劃歸甘肅省領導,改稱甘肅師範大學。1981 年復名為西北師範學院。1988年更名為西北師範大學。1985年教育部依託學校設立了教育部直屬的、高等院校建制的 “西北少數民族師資培訓中心”,與學校實行“兩塊牌子、一套班子”兩位一體的管理體制。學校現為教育部重點支持的西部地區十四所大學之一、甘肅省重點大學。
辦學規模
學校現設18個二級學院、46個系、2個教學部、72個教學科研中心(所)、35個實驗室(中心),1個國家級人文社會科學重點研究基地、1個省部共建教育部重點實驗室、1個省級重點實驗室、16個省級重點學科,20個校級重點學科, 5個省級以上人才培養基地。教育部依託學校設立了“西藏藏族師資培訓中心”、“教育部基礎教育課程改革研究中心 ”、“全國職業教育師資培訓重點建設基地”、“國家體育藝術師資培養培訓基地”、“教育部電腦捐贈中心”等機構。甘肅省在學校設有“甘肅省高等學校師資培訓中心”、“甘肅現代遠程教育中心”、“甘肅省教育行政幹部政策法規培訓中心”等機構。
學科建設
學校是國務院首批確定的具有三級學位授予權的單位,從1982年起具有學士、碩士、博士三級學位授予權。現有教育學、中國語言文學、歷史學、數學、化學5個博士後科研流動站,教育學、化學兩個博士學位授權一級學科,有馬克思主義基本原理、思想政治教育、 教育學原理、課程與教學論、 教育史、比較教育學、學前教育學、高等教育學、成人教育學、職業技術教育學、特殊教育學、 教育技術學、 發展與教育心理學、 中國古典文獻學、中國古代文學、 歷史文獻學、專門史、基礎數學、原子與分子物理、 無機化學、 分析化學、 有機化學、物理化學、高分子化學與物理、 自然地理學、人文地理學等26個博士學位授權二級學科,教育學、心理學、體育學、中國語言文學、歷史學、數學、物理學、化學、地理學等9個碩士學位授權一級學科,馬克思主義哲學、中國哲學、外國哲學、倫理學、政治經濟學、人口、資源與環境經濟學、區域經濟學、財政學(含 ∶ 稅收學)、產業經濟學、統計學、數量經濟學、法學理論、政治學理論、國際政治、社會學、中國少數民族史、馬克思主義基本原理、馬克思主義中國化研究、思想政治教育、教育學原理、課程與教學論、教育史、比較教育學、學前教育學、高等教育學、成人教育學、職業技術教育學、特殊教育學、教育技術學、基礎心理學、發展與教育心理學、套用心理學、體育人文社會學、運動人體科學、體育教育訓練學、民族傳統體育學、文藝學、語言學及套用語言學、漢語言文字學、中國古典文獻學、中國古代文學、中國現當代文學、中國少數民族語言文學(分語族)、比較文學與世界文學、英語語言文學、外國語言學及套用語言學、藝術學、音樂學、美術學、廣播電視藝術學、史學理論及史學史、考古學及博物館學、歷史地理學、歷史文獻學(含敦煌學、古文字學)、專門史、中國古代史、中國近現代史、世界史、基礎數學、計算數學、機率論與數理統計、套用數學、運籌學與控制論、理論物理、粒子物理與原子核物理、原子與分子物理、電漿物理、凝聚態物理、聲學、光學、無線電物理、無機化學、分析化學、有機化學、物理化學、高分子化學與物理、自然地理學、人文地理學、地圖學與地理信息系統、植物學、動物學、細胞生物學、生物化學與分子生物學、生態學、電路與系統、計算機軟體與理論、計算機套用技術、套用化學、工業催化、環境科學、旅遊管理、教育經濟與管理等92個碩士學位授權二學科,教育碩士專業學位、公共管理碩士專業學位、高校教師在職攻讀碩士學位、中職教師在職攻讀碩士學位等4個專業學位。
師資隊伍
有博士研究生指導教師92 人,碩士研究生指導教師492人,各類研究生達5000人,其中,國家任務博士、碩士研究生3717人,其他各類在職攻讀碩士學位研究生1376人。
主要業績
學校具有較強的科學研究能力。自然科學基礎理論研究成果被《 SCIE 》收錄的論文數近年來一直在全國高校排名第50位左右,全國師範大學排名前 10 位以內。社會科學在西北歷史與地理、民族教育、課程與教學論、古籍整理、敦煌學等學科領域的研究優勢突出、特色鮮明。
合作交流
學校廣泛開展國際學術交流與合作研究,同40多個國家及香港、台灣地區共120多所大學、研究機構和國際組織建立合作交流關係,舉辦大型國際學術會議20餘次,招收培養外國留學生 310多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