西北師範大學數信學院

西北師範大學數信學院

西北師範大學數學與信息科學學院前身是國立北平師範大學數學系,發端於1902年建立的京師大學堂師範館藝科算學。2000年由數學系、計算機科學系和計算中心合併成立了數學與信息科學學院。學院現設有三系二所三中心一部,即:數學系、信息與計算科學系、計算機科學系、金融數學研究所、計算機套用研究所、計算中心、實驗中心、資料中心、實踐教學部。學院主辦省級學術刊物《數學教學研究》全國公開發行。

學校簡介

個

西北師範大學為甘肅省人民政府和教育部共同建設的重點大學、國家重點支持的西部地區十四所大學之一。學校現設18個二級學院、49個系、2個教學部、101個教學科研中心(所)、6個實驗室(部),1個國家級人文社會科學重點研究基地、2個國家重點(培育)學科、1個省部共建教育部重點實驗室、1個省級重點實驗室、1個省級工程技術研究中心,16個省級重點學科、20個校級重點學科,5個省級以上人才培養基地。教育部依託學校設立了“教育部基礎教育課程改革研究中心”、“全國職業教育師資培訓重點建設基地”、“國家體育藝術師資培養培訓基地”、“教育部電腦捐贈中心”、“教育部輔導員培訓和研修基地”等機構。甘肅省在學校設有“甘肅省高等學校師資培訓中心”、“甘肅現代遠程教育中心”、“甘肅省教育行政幹部政策法規培訓中心”、“甘肅省高校思想政治教育研究與人才培訓中心”、“甘肅省先秦文學與文化研究中心”、“甘肅漢語國際推廣中心”、“甘肅省教育發展研究院”、“西部資源套用研究院”等機構。

學校是國務院首批確定的具有三級學位授予權的單位,從1982年起具有學士、碩士、博士三級學位授予權。現有教育學、中國語言文學、歷史學、數學、化學、物理學6個博士後科研流動站,2個博士學位授權一級學科,26個博士學位授權二級學科,9個碩士學位授權一級學科,92個碩士學位授權二級學科,1個專業博士學位授權點,6個專業碩士學位授權點,2個在職攻讀碩士學位,59個普通本科專業。已形成較為合理的學位授權體系,涵蓋了哲學、經濟學、法學、教育學、文學、歷史學、理學、工學、管理學等9個學科門類,涉及25個一級學科。

專業設定及辦學條件

90

學院數學專業現有數學博士後流動工作站、基礎數學博士學位授予點和數學碩士學位一級授予點(含蓋基礎數學、計算數學、套用數學、機率論與數理統計、運籌學與控制論);計算機專業有計算機套用技術、計算機軟體理論兩個碩士學位授權點。基礎數學是省級重點學科,套用數學及計算機軟體與理論是校級重點學科。學院現設有數學與套用數學、信息與計算科學、計算機科學與技術師範類和非師範類四個全日制本科專業,現有在校普通本科生1800餘人,成教生1900餘人,碩士研究生300餘人,博士研究生20餘人。學院教師同時承擔著全校研究生、本科生的數學類和計算機套用基礎類課程的教學任務。學院擁有微機室13個,專業實驗室7個,研究型實驗室4個、學術報告廳1個,會議室2個,研究生工作室5個,資料中心1個。現有計算機1200多台,圖書資料2萬餘冊。

師資隊伍

90
學院現有在職教職工152人,其中教授20人,副教授(含高級實驗師)44人,具有博士學位的教師20人,具有碩士以上學位的教師80餘人,在讀博士、碩士30餘人。教師中享受國務院政府津貼3人,國家有突出貢獻的中青年專家1人,國家“百千萬人才工程”第一二層次入選者1人,省級重點學科帶頭人3人,省級優秀專家3人,省級教學名師1人,博士生導師7人,碩士生導師37人。

教學科研成果

90
學院教師主持承擔了教育部“高等師範教育面向二十一世紀教學內容和課程體系改革計畫”項目,目前在研的項目有國家自然科學基金項目5項,國家青年基金項目2項,數學天元青年基金2項,教育部高等學校優秀青年教師教學科研獎勵項目1項,教育部“高等學校骨幹教師資助計畫”項目2項,教育部科技研究重點項目1項,甘肅省自然科學基金等項目40餘項,可支配科研經費100餘萬元。近年來年平均發表論文100餘篇,其中SCI 刊物和論文年均20餘篇。出版專著和教材12部。獲甘肅省自然科學獎二等獎2次,甘肅省科技進步二等獎3次,三等獎2次。獲甘肅省教學成果一等獎5項,二等獎6項。《數學分析》、《高等代數》、《常微分方程》等三門課程分別被評為省級精品課程。2008年初,我院數學與套用數學專業被教育部、財政部批准為高等學校特色專業建設點。

團學活動及人才培養

90
近三年來,我院學生獲國家、省級、校級各項獎勵共1200餘人次,獲全國大學生數學建模競賽全國一等獎3項,二等獎6項,省級特等獎、一、二等獎15項。2005年,我院2001級學生白小晶獲全國五四“建昊”獎學金,被保送至南京理工大學碩博連讀;2006年,我院2002級學生巨燕文獲“全國三好學生”榮譽稱號,並被保送至北京航天航空大學深造學習。2007年,我院2004級學生謝瑾霞獲甘肅省“優秀共青團員”,同時保送至華東師範大學深造學習;梁萍同學獲“國家獎學金”,被推薦作為西北師範大學品學兼優的學生代表去北京人民大會堂領獎,同時也被保送至中國科技大學深造學習;火文娟同學獲2007年第三屆全國ITAT教育工程就業技能大賽二等獎。同時,我院學生在學校各類大賽中獲得集體獎勵30多項。2005年,我院分團委被團省委評為“五四紅旗團委”,2007年又被評為西北師範大學“五四紅旗團委”,甘肅省“五四紅旗學生分會”。

學術交流

90
學院聘請40餘位國內外著名的數學與計算機科學專家為我院客座教授或兼職教授。近幾年邀請國內外李大潛、文蘭、王梓坤、陳木法等院士及著名專家學者做學術報告100餘人次。學院教師參加國內外學術會議120餘人次,出訪美國、澳大利亞、日本等20餘個國家。2001年成功舉辦了“數學專家西部論壇”會議,2002年成功承辦了“2002北京國際數學家大會蘭州衛星會議”,2005年成功舉辦了“半群代數及其相關課題”全國學術會議,2007年成功舉辦“第三屆幾何設計與計算”全國學術會議。

學科建設

基礎數學省級重點學科現有1個博士學位授權點,1個一級碩士學位授權點,已經形成常微分方程與動力系統、環理論與半群理論、白噪聲分析及隨機分析、偏微分方程及微分幾何等4個相對穩定的特色方向。有博士生導師6人,教授11人,副教授14人,博士15人。享受國務院政府津貼3人,國家有突出貢獻的中青年專家1人,國家“百千萬人才工程”第一二層次入選者1人,省級優秀專家3人,中國數學會理事1人,擔任中國非線性分析學會理事1人。2002年以來申請到各類項目15項,其中國家自然基金5項,科研經費159萬元;發表SCI學術論文53篇,國家一級刊物的學術論文24篇;在科學出版社出版專著1部;獲甘肅省科技進步獎二等獎1項,三等獎3項。“十一五”目標是獲得數學一級學科博士學位授予權。

人才培養

數學與套用數學專業(師範)

專業培養目標:本專業培養掌握數學科學的基本理論、基礎知識與基本方法,能夠運用數學知識和使用計算機解決若干實際問題,具備在高等和中等學校進行數學教學的教師、教學研究人員及其他教育工作者。
90

主要專業課程:數學分析、解析幾何、高等代數、機率與統計、數學教學論
修業年限:三至六年
授予學位:理學學士
主要就業走向及就業率:全國高校、中學等教育部門,近3年就業率達100%

信息與計算科學專業

專業培養目標:本專業培養具有良好數學素養,掌握信息科學和計算科學基本理論和方法,受到良好科學訓練,能夠運用所學知識解決實際問題,能在科技、教育和經濟部門從事研究、教學和套用開發及管理工作的專門人才。
主要專業課程:數學分析、解析幾何、高等代數、機率統計、C語言、資料庫原理、資訊理論基礎
修業年限:三至六年
授予學位:理學學士
主要就業走向及就業率:全國高校、中學等教育部門及科技、經濟等部門,近三年就業率達93%

計算機科學志技術專業(師範)

專業培養目標:本專業培養掌握計算機科學與技術包括計算機硬體、軟體與套用的基本理論、基本知識和基本技能與方法,能熟練地進行程式設計和使用資料庫技術、網路技術以及多媒體技術等解決實際問題,具有教書育人的良好素養,能在高等和中等學校從事計算機教育的教師及其他教育工作者。
主要專業課程:程式設計、數據結構、計算機組成原理、微機原理與彙編、作業系統、編譯原理、離散數學、計算機教學論
90

修業年限:三至六年
授予學位:工學學士
主要就業走向及就業率:全國高校、中學等教育部門及金融、電信、計算機公司、科技等部門。近三年就業率達98%

計算機科學與技術專業(非師範)

專業培養目標:本專業培養具有良好的科學素養,系統地、較好地掌握計算機科學與技術包括計算機硬體、軟體與套用的基本理論、基本知識和基本技能與方法、具有較強的實踐能力,能在科研部門等單位從事計算機教學、科學研究和套用的計算機科學與技術學科的專門科學技術人才。
主要專業課程:程式設計、數據結構、計算機組成原理、微機原理與彙編、作業系統、編譯原理
修業年限:三至六年
授予學位:工學學士
主要就業走向及就業率:全國高校等教育部門及金融、電信、計算機公司、科技等部門,近三年就業率在93%。

相關詞條

相關搜尋

熱門詞條

聯絡我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