基本介紹
內容簡介
《西北伊斯蘭教社會組織形態研究》由中國社會科學出版社出版。
作者簡介
丁明俊,回族,北方民族大學回族與伊斯蘭文化研究所所長,教授、編審,碩士研究生導師。寧夏大學民族社會學博士。1997—2001年任寧夏社會科學院回族伊斯蘭教研究所副所長、《回族研究》編輯部主任。2001—2006年任《北方民族大學學報》主編、編輯部主任。2006—2011年4月任北方民族大學科研處處長。中國回族學會副秘書長、寧夏回族研究會副會長。長期從事回族伊斯蘭文化研究工作,曾在國內外學術期刊發表學術論文60餘篇,著有《馬福祥傳》(寧夏人民出版社2001年版)、《回族學研究文集》(民族出版社2003年版)、《中國邊緣穆斯林族群的人類學考察》(寧夏人民出版社2006年版)。主持完成2003年國家社會科學基金項目《蒙藏等民族地區的伊斯蘭教研究》。本書為作者主持完成2007年國家社會科學基金西部項目《中國伊斯蘭教的社會構成及組織形態研究》最終成果。現主持2013年國家社會科學基金一般項目《近代回族新文化運動研究》。
圖書目錄
第一章導論
一宗教組織特徵
二宗教組織與宗教儀式
三中國伊斯蘭教派門宦組織類型及運行機制
四清政府處理新生教派門宦的政策及其教訓
五近現代伊斯蘭教派門宦組織的社會變遷
第二章中國伊斯蘭教組織構成要素及特點
一清真寺為中心的教坊組織制度形成與演變
二以拱北為中心的門宦組織特點
三教派門宦組織
四伊斯蘭教教派門宦不同儀式、符號的區分功能
五蘇非門宦功修儀式
第三章明清之際中國伊斯蘭教組織形態的演變
一國外蘇非思想的產生與發展
二蘇非思想與元代的“迭里威士”
三經堂教育與漢文譯著活動為蘇非思想大規模傳播提供了理論準備
四新疆依禪派及伊瑪目·冉巴尼派對西北門宦的影響
五西北伊斯蘭教門宦的組織制度
第四章門宦教權結構演變及其運行
一“門宦”制度的形成及演變
二北莊門宦的形成與發展
第五章門宦教權體制的形成
一蘇非導師產生的理論根源
二蘇非導師產生的社會根源
三從蘇非教團向門宦制度的演變
第六章門宦教權體制的結構及其運營
一門宦教權體制的結構
二變遷後的門宦教權體制結構
三門宦教權體制的運營
第七章門宦制度的社會功能
一門宦制度的正向社會功能
二門宦制度的負向社會功能
第八章哲赫忍耶門宦的經濟主張與社會實踐
一馬明心的經濟主張與哲赫忍耶教團組織的創立
二哲赫忍耶寺院經濟形成及教權組織的高度集中
三金積堡的衰落與宣化岡教權中心的形成
四宣化岡拱北的組織結構
第九章宣化岡拱北經營的主要產業類型
一農業經濟是宣化岡經濟的基礎
二商業是宣化岡的主體經營形式
三林業是宣化岡的重要經濟組成部分
四畜牧業是宣化岡經濟的有益補充
第十章哲赫忍耶宣化岡經濟支出與消費
一宣化岡拱北內部日常生活消費
二修建宗教設施的相關支出
三“爾麥力”活動支出
四教育投資
五社會救助及捐助
六對外交往產生的費用
七宣化岡寺院公產與家族私產關係及演變
第十一章哲赫忍耶宣化岡經濟發展原因分析
一有利的政治環境
二伊斯蘭教經濟思想的指導
三清政府“善後”經濟措施
四李得倉等地方官員的大力支持
五馬元章的個人作用
第十二章哲赫忍耶宣化岡經濟功能分析
一宣化岡經濟的正向功能
二宣化岡經濟的負向功能
第十三章嘎德林耶大拱北門宦的組織運行
一大拱北門宦教權組織體系的形成
二大拱北門宦的組織機構
三大拱北門宦教權傳承方式
四大拱北門宦經濟運行
第十四章嘎德林耶大拱北門宦的宗教實踐
一大拱北門宦的宗教教理特徵
二大拱北門宦的宗教禮儀
三大拱北門宦教民的宗教生活
第十五章馬啟西與西道堂“大家庭”的組織形成
一馬啟西與西道堂的創建
二馬啟西西道堂思想及其淵源
三西道堂“大家庭”組織結構
第十六章西道堂“大家庭”組織的社會實踐
一西道堂商業經濟活動
二西道堂在農、林、牧、副方面的經營
三西道堂對文化教育的重視
四西道堂的對外交往
五西道堂重視民族關係的和諧
六新中國成立後西道堂的適應與“大家庭”的解體
第十七章伊赫瓦尼教派“海乙制”形成及組織特點
一“海乙制”的早期歷史及其演變
二馬萬福與伊赫瓦尼教派的創立
三中華民國時期西北回族軍人與“海乙制”的興衰
四臨夏州伊赫瓦尼教派基本情況及主要社會公益活動
第十八章我國伊斯蘭教組織與慈善事業
一我國伊斯蘭教早期慈善組織
二現當代伊斯蘭教慈善事業的特點
三伊斯蘭教慈善事業組織形式
四全國各地穆斯林對地震災區捐助紀實
第十九章中華民國時期回族社團組織及功能
一社會轉型及回族社團的創建與發展
二中國回教救國協會及其主要活動
三大力發展回族文化教育事業
四代為地方回民申訴
五整頓清真食品市場
六創辦報紙雜誌
七組織回族民眾抗議侮教、表達政治訴求
八對近現代穆斯林新文化運動起了巨大推動作用
第二十章甘寧青拱北及大型“爾麥力”組織活動調研
一甘肅臨夏、甘南及青海等地伊斯蘭教拱北調研
二寧夏同心洪崗子拱北調研
三寧夏吳忠哲赫忍耶板橋道堂、鴻樂府道堂調研
四寧夏海原韭菜坪門宦調研
附錄
後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