起源
褲帶,是中國古代北方的少數民族在長期的生活實踐中演變出來的,它不但是用以系束袍服,還用來佩掛一些生產、生活使用的物件。基本形制是下端有釘柱釘於皮帶的一頭,上端曲首作鉤狀,用以鉤掛皮帶的另一頭,中間有鉤體。常見的有獸面形、琵琶形和各種異形鉤。
唐宋時期,有用革製作鑲嵌有金、玉的玉帶和金帶,褲帶上按等級綴以金、玉、銀、角等等,《遼史·儀衛志》曾經記載了遼代官員,文官必須佩戴“手巾、算袋、刀子”等五種物件,武官必須佩戴“佩刀、磨石、針筒、火石袋”等七種物件,如果沒有革帶,這么多的東西是沒法兒攜帶的,因此褲帶開始成為人們服飾生活中不可或缺的部分。
樣式
特點
1、頭層牛皮褲帶
A、優點如下,作為天然皮,是最佳選擇,可以製作各種風格及款式,其韌性好,顯卓高檔,堅固結實; B、缺點如下,首先價格昂貴,使用後易變型(容易在皮帶的中部稍微彎曲),會稍微腿色,反覆見水後乾燥後會變硬然後斷裂(所有真正的牛皮褲帶不可水洗或長期浸泡)。
2、二層牛皮褲帶
A、優點,作為真皮褲帶的一種,價格稍微低廉一點(但要看品牌價值啦),一般製作休閒褲帶為主,也能顯示出其品質高貴,韌性稍微比頭層皮遜色一點。 B、缺點,如果只塗飾不處理光滑,很容易腿色,如果表面不光滑,絕對不能用在淺色衣物上。
3、PU褲帶和再生革
(人造革褲帶),一般為2-3層複合而成(常規中間一層為再生革) A、優點,最大優點,就是價格低廉,顏色鮮艷多樣,款式泛濫不窮(在中國的主要產地為浙江溫州和義烏). B、缺點,韌度極差,一般只能使用2-3個月左右。
褲帶作用
中國早期的服裝多不用紐扣,只在衣襟處縫上幾根小帶,用以繫結,這種小帶的名稱叫“衿”。《說文·系部》:“衿,衣系也。”段玉裁註:“聯合衣襟之帶也。今人用銅鈕,非古也。”說的就是這種情況。為了不使衣服散開,人們又在腰部繫上一根大帶,這種大帶就叫褲帶,它與今天人們所用來系束褲裙的帶子名稱雖同,但作用並不一樣。
由於腰帶具有這種特殊的作用,所以古人對它十分重視,不論穿著官服、便服,腰間都要束上一帶。天長日久,腰帶便成了服裝中必不可少的一種飾物,尤其在禮見時,更是缺它不可。《南史·劉璡傳》:“(璡)方軌正直,……兄瓛夜隔壁呼?璡不答,方下床著衣立,然後應。瓛怪其久,璡曰:“向束帶未竟,其立操如此。”連兄弟之間夜裡見面說幾句話,都必須整衣束帶,否則就覺得有失禮貌。古人對禮節的重視,由此可見一斑。君臣之間更是如此。據歐陽修《歸田錄》記載,宋太宗夜召陶谷。谷至,見帝而立,卻不肯進去。太宗立即意識到這是因為自己沒有束帶的緣故,於是令左右取來袍帶,匆匆束之。陶谷見皇帝束上了褲帶,這才進去。在當時看來,皇帝召見侍臣而不束褲帶,同樣是失禮的行為,所以不能與他行君臣之禮。
搭配技巧
褲帶更重要的是裝飾作用,當代時尚達人稱之為酷帶,就是很酷的一條腰帶。
男士的褲帶一般比較單一,質地大多是皮革的,沒有太多的裝飾。穿西服時,都要扎褲帶;而其他的服裝(如運動、休閒服裝)可以不扎。夏季只穿襯衫並把襯衫扎到褲子裡去的時候,也要繫上褲帶。
女士的褲帶很豐富,質地有皮革的、編織物的、其他紡織品的,純裝飾性的場合更多;款式也多種多樣。夏天也是展示大家褲帶的多彩季節!讓我們一起來了解一下,在選擇褲帶時的注意事項吧.
一是:和服裝的協調搭配,包括服飾款式和顏色,比如穿西服套裙一般選擇皮革或紡織的、花樣較少的褲帶,以便和服裝的端莊風格搭配,要是兩件或連衣輕柔織物裙裝時,褲帶的選擇餘地大一些;暗色的服裝不要配用淺色的腰帶,除非出於修正形體的需要。
二是:要和體型搭配,比如個子過於瘦高,可以用較顯眼的褲帶,形成橫線,分割一下,增加橫向寬度;如果上身長下身短,可以適當提高褲帶到比較合適的上下身比例線上,造成比較好的視覺效果;如果身體過於矮胖,就要避免使用大的、花樣多的褲帶扣(結),也不要用寬褲帶。
三是:要和社交場合協調。職業場合不要用裝飾太多的褲帶,而要顯得乾淨利落一些;參加晚宴、舞會時,褲帶可以花哨些。
無論男女,扎褲帶一定要注意:出門前看看你的褲帶扎得是否合適,褲帶有沒有“異常”,在公共場合或別人面前動褲帶是不合適的;在進餐的時候,更不要當眾鬆緊褲帶,這樣既不禮貌,也不雅觀;如果必要,可以起身到洗手間去整理。
褲帶還可以作為禮品送禮
褲帶送禮: 褲帶是送給親朋好友最好的禮物;
送禮送酷帶 世界充滿愛!
情侶禮品 :褲帶把你我永遠連在一起!
擁有酷帶 恩恩愛愛!
婚禮禮品: 真情擁有 情系一生!
酷帶擁有 天長地久!