形態特徵
體長10-200mm。體壁厚或較厚,不透明或半透明(個體小的標本)。體色淺黃或橘黃。吻長15-35mm,覆蓋有大形三角形乳突,頂尖向後,呈鱗狀排列。縱肌束27—32束,體表面由於縱橫肌束的交叉排列,形成了許多整齊的方形小塊。收吻肌2對:背對稍低,始自8-14或9-15縱肌束,腹對始自1-6或1-7縱肌束。紡錘肌始自肛門前3或4mm的體壁上,下行進入腸螺旋後則逐步分出許多分支連線腸壁。固腸肌數目甚多,把整個消化道自前至後牢牢固著。翼狀肌只連線直腸末端。腸螺旋20—30轉。普利氏管在食道的背腹兩側,背支長過腹支。直腸盲囊長管狀,可長達60mm,著生點與肛門相距20-25mm。2個腎管,長35-40mm,褐色,前1/4附著,腎孔在肛門前8-10mm處,開口於4-5縱肌束之間。簇器(tufted organ或葡萄腺 racemose gland)1對,距肛門5—6mm,由系膜連線直腸和背收吻肌的基部。腦神經節前沿有短小的指狀突起。
地理分布
本種屬世界性暖水種,廣泛分布於太平洋、印度洋、大西洋沿岸。除渤海灣外,中國沿海均有分布,台灣亦有報告。
生境
多棲息於淺海泥砂質或砂質海底,穴深20-40cm。水深2275m處亦有報告。
分類討論
本種分布在山東沿海的個體較大(260-250mm),體壁厚,體色也較深,縱肌束通常是27-28束,吻部的三角形乳突大而鈍。南方沿海如湛江(硇洲島)、深圳(大鵬灣)、海南島(海口、白馬井、三亞)的個體較小(100-150mm),體色淺,體壁薄,半透明或不透明,縱肌束通常是30一32束,三角形乳突小而尖。從海南島清瀾港採獲的標本,體長只有50-80mm,體呈淺紫色。廣西北海的潿洲島和福建平潭的體大(150-220mm),並且有壁厚色深的特徵,近似山東標本。
據Cutler和Cutler (1985)報導,本種及 S. longipapillosus 和 S. polymyotue 這三個種,體末端龜區(glans region)的縱肌束各分為2條,則該區縱肌束的數目是軀幹部的2倍。作者檢查了山東(青島、煙臺),廣西(北海、潿洲島)的標本,結果情況一致,該區的縱肌束各分為2。但分布於福建(平潭),廈門(集美、小嶝島),廣東(湛江)和海南島(海口、白馬井、清瀾港)的標本,則情況不同,該龜區縱肌束不再2次分離,保持著軀幹部縱肌束的數目。
關於本種直腸盲囊的形態記載,至今還未能統一。在Stephen和Edmonds(1972)的專著中提到:據綜合歷史文獻報導,形小的盲囊比長管狀盲囊更為普遍。Gibbs(1977)謂盲囊的大小易變,通常為小形。Cutler和Cutler (1985)對該屬進行修訂時,也沒有論證本種直腸盲囊的形態大小。
就中國沿海各地的標本比較,發現本種只在個體大小,縱肌束數目,龜區縱肌束是否2次分離等方面有差別,此外,所有標本皆具有長管狀直腸盲囊。大的個體,盲囊可長達50—70mm,小個體有20—30mm。這與圓形和橢圓形的小形盲囊相比,差異很大。我們認為 Metalnikoff(1900)和Sato(1930)直腸盲囊呈長管狀的圖像和描述與中國的標本一致。
核型分析
將裸體方格星蟲(Sipunculus nudus)置於0.04%秋水仙素溶液中暫養12h,取其體腔液,用鹽度6.50‰的過濾海水低滲45min,1500r/min離心8min,卡諾氏液固定1h,熱滴片,5%Giemsa染色,顯微觀察、攝影,根據Levan等的分類標準進行染色體組型分析。結果表明,裸體方格星蟲的染色體基數為x=17,2n=2x=34,染色體組型為2n=2x=26m+8sm,NF=68。除第2、3、4、8對染色體為亞中部著絲粒染色體(sm)外,其餘均為中部著絲粒染色體(m)。臂比值變化範圍是1.211~2.617。未發現性染色體和隨體。