簡介
![裴李崗文化遺址](/img/a/658/nBnauM3X0cTM3UjN3gzN5gDM5ETMwADMwADMwADMwADMxAzL3kzL0czLt92YucmbvRWdo5Cd0FmLzE2LvoDc0RHa.jpg)
特點
遺址東半部為村落遺址,文化層厚1至2米,內含遺物極少。西半部為氏族墓地。墓坑呈長方形,邊緣不整齊。隨葬品主要是石器和陶器。石器有磨製的或琢磨兼施的,其中典型器物有鋸齒石鐮、兩端有刃的條型石鏟等。陶器均為手制,代表器物是三足陶缽、筒形罐等。出土的木炭標本經測定,距今約8000年,絕對年代早於仰韶文化1000多年。
該遺址的發現填補了我國仰韶文化以前新石器時代早期的一段歷史空白。1986年河南省人民政府公布該遺址為省級重點文物保護單位。
裴李崗遺址,位於河南省新鄭縣城西北約8公里的裴李崗村西,是8000年前人類文化遺存,對我國的史前文明研究具有十分重要的意義。
遺址東半部為村落遺址,文化層厚1至2米,內含遺物極少。西半部為氏族墓地。墓坑呈長方形,邊緣不整齊。隨葬品主要是石器和陶器。石器有磨製的或琢磨兼施的,其中典型器物有鋸齒石鐮、兩端有刃的條型石鏟等。陶器均為手制,代表器物是三足陶缽、筒形罐等。出土的木炭標本經測定,距今約8000年,絕對年代早於仰韶文化1000多年。
該遺址的發現填補了我國仰韶文化以前新石器時代早期的一段歷史空白。1986年河南省人民政府公布該遺址為省級重點文物保護單位。
裴李崗文化是中國黃河中游地區的新石器時代文化,由於最早在河南新鄭的裴李崗村發掘並認定而得名。該文化的分布範圍,以新鄭為中心,東至河南東部,西至河南西部,...
簡介 發現 命名 發展 研究位於河南省新鄭市新村鎮裴李崗村西,雙洎河由北向南經遺址的西邊流過,遺址高出地面3-4米,面積約2萬多平方米。1977-1979年進行三次發掘,發現大量墓...
交通在紀念裴李崗文化發現30周年暨學術研討會上的講話 在紀念裴李崗文化發現30周年暨學術研討會上的講話 河南新鄭舉行紀念裴李崗文化發現30周年研討會
基本信息 內容簡介 圖書目錄新鄭裴李崗遺址,位於河南新鄭縣,1986年河南省人民政府公布該遺址為省級重點文物保護單位。
簡介 出土文物裴李崗文化是我國新石器時代早期的考古學文化,也是中華民族文明起步文化。20世紀50年代後,在河南省新鄭市新村鎮的裴李崗村一帶,陸續出土一些石斧、石鏟和石...
簡介 裴李崗文化發現始末河南新鄭唐戶遺址,位於河南省新鄭市觀音寺鎮唐戶村南部和西部,潩水河與九龍河兩河交匯的夾角台地上。2006—2007年,鄭州市文物考古研究院對遺址進行了考古發掘。
簡介 規模 發現與確立 考古發現 考古意義唐戶遺址,全國重點文物保護單位,位於河南省新鄭市觀音寺鎮唐戶村西部和南部,地處潩水河與九龍河兩河匯流處的夾角台地上。潩水河從遺址東部自北向南、九龍河從遺...
發掘歷史 布局分期 遺址意義 發掘過程 專家點評中國黃河中游地區的早期新石器文化。 主要分布在河南中部地帶,以裴李崗出土文化為代表,反映了新石器時代早期中段以後的文化面貌。 其發現填補了中國早期新石器...
基本資料 相關詞條 參考資料