裝飾畫設計

裝飾畫設計

重視對學生藝術理論的指導,藉助經驗心理、想像聯想等方法,啟迪構思,豐富造型手段,形成創造性設計思維。開拓學生的設計視野和套用實踐能力,為專業設計提供更多的方法和途徑。

內容簡介

《裝飾畫設計》強調從視覺上、心理上、風格上對裝飾畫加以分析。注重藝術與技術的統一、感性和理性的融會、理論與實踐的結合。加強實戰案例的解讀,在體現藝術設計的過程中,利用線條與色彩在空間中量與質的可換性,對裝飾畫進行多層面、多角度的組合配置。本教材重視對學生藝術理論的指導,藉助經驗心理、想像聯想等方法,啟迪構思,豐富造型手段,形成創造性設計思維。開拓學生的設計視野和套用實踐能力,為專業設計提供更多的方法和途徑。

作者簡介

肖英雋,副教授,1988年天津美術學院本科畢業,後獲天津工業大學碩士學位。先後教授平面構成、色彩學、裝飾圖案設計、圖形創意、平面廣告設計、畢業設計等課程。

主編出版《平面形態構成》“十一五”部級教材,發表論文多篇。承擔課改“促銷廣告設計課程的改革與實踐”等多項科研項目。

在多年的教學中,曾多次參賽獲獎並組織學生參賽獲獎,主要獎項有:

指導學生參加教育部高教司舉辦的2005年全國大學生廣告藝術大賽,獲平面類一等獎,並獲優秀指導教師獎。

全國大學生廣告藝術大賽獲華北地區平面類二等獎。

指導學生參加2007年“學院獎”大賽,作品《痛》獲平面類銀獎。

個人參加中國汽車協會舉辦的2004年全國汽車造型大賽,獲優秀獎。

作品《思緒》參加2008年迎奧運百名部長、百名將軍、書畫家聯展,獲金獎。

目錄

第一章 裝飾畫概述

第一節 裝飾畫的起源及特徵

一、裝飾畫起源

三、裝飾畫特延

三、中外傳統裝飾藝術啟示

第二節 裝飾畫的範疇

一、從製作工藝上劃分

三、從材質與藝術表現上劃分

知識連結:藏族裝飾畫藝術

第三節 裝飾畫與繪畫的區別

一、使用材料

二、使用功能

優秀作業點評

知識連結:埃及壁畫

專題研究敦煌飛天壁畫

設計項目課堂實訓

第二章 裝飾畫的組織形式

第一節 裝飾畫的平衡關係

一、對稱均衡

二、對稱形式

設計案例2-1

三、形與色的量感

第二節 裝飾畫的協調關係

一、整體協調關係

二、面積大小處理

三、疏密主次處理

設計案例2-2

四、形態的對比

五、色彩對比

設計案例2-3

第三節 裝飾畫的律動節奏

一、層次的律動節奏

二、重複的律動節奏

三、漸變的律動節奏

優秀作業點評

知識連結:丁紹光

專題研究:裝飾畫的裝裱形式

設計項目課堂實訓

第三章 裝飾畫的素材與表現方法

第一節 植物類裝飾畫

一、寫實手法的表現

二、抽象手法的表現

三、花卉的移花接木

設計案例3-1

第二節 動物類裝飾畫

一、寫實手法的表現

二、抽象手法的表現

三、動物的擬人手法

設計案例3-2

第三節 人物類裝飾畫

一、寫實手法的表現

二、抽象手法的表現

三、人物的意境烘托

設計案例3-3

第四節 風景類裝飾畫

一、寫實手法的表現

二、抽象手法的表現

三、風景的光影透視

知識連結:米羅

設計案例3-4

優秀作業點評

知識連結:立體裝飾畫

專題研究:京劇臉譜的裝飾畫效果

設計項目課堂實訓

第四章 裝飾畫的構成要素

第一節 裝飾畫的透視構圖

一、二維平視虛幻空間

設計案例4-1

二、多維時空再造

三、烏瞰式構圖

四、層疊式構圖

知識連結:透視

第二節 裝飾畫的色彩

一、色彩的基調

二、裝飾畫色彩的調和

設計案例4-2

第三節 裝飾畫的常用材料

一、水粉裝飾畫

二、丙烯裝飾畫

三、油畫裝飾畫

四、水彩裝飾畫

優秀作業點評

知識連結:亨利·馬蒂斯

專題研究同一種題材的不同表現

設計項目課堂實訓

第五章 裝飾畫的創意與風格

第一節 裝飾畫的創意

一、創意構思

設計案例5-1

知識連結:聯想的方法

二、創意表現

設計案例5-2

第二節 裝飾畫的風格

一、浪漫自由的風格

二、田園風格

三、抽象的裝飾畫

第三節 裝飾畫的造型

一、提煉概括

二、體現秩序

優秀作業點評

知識連結:保羅·高更

專題研究:牆體彩繪潮流

設計項目課堂實訓

第六章 裝飾畫常用的表現技法

第一節 黑白裝飾畫技法

一、黑與白

二、圖與地

三、點、線、面

設計案例6-1

四、黑白裝飾畫常用的表現技法

第二節 彩色裝飾畫表現技法

一、勾線法

二、平塗法

三、勾填法

四、濕畫法

五、暈染法

六、撒鹽法

七、重彩法

八、重度肌理法

九、彩色鉛筆

十、色粉筆

十一、油畫棒、蠟筆

設計案例6-2

十二、電腦製作

設計案例6-3

設計案例6-4

設計案例6-5

優秀作業點評

知識連結:比亞茲萊的黑白畫藝術

專題研究

設計項目課堂實訓

序言

肇始於20世紀初的五四新文化運動,在中國教育界積極引入西方先進的思想體系,形成現代的教育理念。這次運動涉及範圍之廣,不僅撼動了中國文化的基石——語言文字的基礎,引起漢語拼音和簡化字的變革,而且對於中國傳統藝術教育和創作都帶來極大的衝擊。劉海粟、徐悲鴻、林風眠等一批文化藝術改革的先驅者通過引入西法,並以自身的藝術實踐力圖變革中國傳統藝術,致使中國畫壇創作的題材、流派以及藝術教育模式均發生了巨大的變革。

新中國的藝術教育最初完全建立在蘇聯模式基礎上,它的優點在於有了系統的教學體系、完備的教育理念和專門培養藝術創作人才的專業教材,在中國藝術教育史上第一次形成全國統一、規範、規模化的人才培養機制,但它的不足,也在於仍然固守學院式專業教育。

相關詞條

相關搜尋

熱門詞條

聯絡我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