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世紀30年代蘇聯進行了裝配式牆板建築的試製,50年代推廣套用。至1980年,建造量占當年住宅建造量的60%以上。1954年法國建成年產20000戶的預製大牆板廠。在此期間東歐、北歐、朝鮮和日本也都有較大發展。中國自1959年在北京修建第一幢裝配式牆板工程以來,全國一些省市自治區相繼推廣採用,多為5~16層住宅。裝配式建築,由於其大部分工作在工廠進行,為建築工業化創造了有利條件。具有施工機械化程度高、工期短、現場用工少、濕作業少、受季節影響小等優點。裝配式建築對構件製作和吊裝的精度要求較高,須有科學的施工組織管理,方能保證工程質量。
分類 按材料分為普通鋼筋混凝土板、隔熱性能好的輕集料混凝土板、振動磚壁板和粉煤灰、礦渣等工業廢料製成的板。按成型方式分為單一材料的實心板和空心板、鋼筋混凝土和保溫材料複合成型板。
節點構造 構件連線要滿足強度和延性的要求,並方便施工。節點有以下幾種:①濕接頭。將預留鋼筋綁紮或焊接後用混凝土灌築成整體。②乾接頭。將構件接頭部位預埋的鋼板或型鋼用錨固鐵件互相焊在一起,用砂漿或混凝土做保護層。③機械接頭。將接頭部位預留孔洞或預埋螺母用螺栓連線。④預應力接頭。對預留鋼筋或鋼絲預應力張拉後將物件連線起來。
構件製作、運輸和吊裝 建立永久性、半永久性預製構件廠或在現場預製(見混凝土構件預製工藝、預製混凝土牆板)。構件運輸通常選用載重量為 6~20噸的運輸車。常用的吊裝機械為塔式起重機。
展望 裝配式牆板構件生產廠,投資額較大,投產後不易改產,因此這類建築適用於較大規模的建築群。80年代以來,各國均從構件定型化、產品系列化和組合多樣化方面入手,擴大使用功能。發展大開間,採用多功能一次成型帶飾面的外牆板,使用輕質材料,改進連線,縮短工期,為擴大裝配式建築的適用範圍,創造條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