簡介
裙礁(fringing reef,shore reef)又稱灘礁。 是分布在潮間帶或潮下帶成帶狀與海岸平行的珊瑚礁。多數岸礁沒於水面之下,形成一道較寬闊的線水地帶; 有的也露出水面。岸礁寬數米至數百米,延伸數公里至數百公里,個別的達千公里以上(紅海岸礁)。在裙礁與其附著的陸地之間可存在一淺水道或潟湖,如西沙群島的石島。
主要特徵
裙礁是指一種與海岸相連、寬度不等的珊瑚礁平台。珊瑚礁向上生長以低潮潮位為準,故其表面大致與低潮潮位高度相當,外緣向海洋方向傾斜。岸礁生成後,它的外側成為海岸線,而內側成為原生海岸的邊緣,但岸礁經常與海岸之間還隔著一條寬度不大、深度約0.2-1.5米的水道,水道底部蓋有砂礫,其上生長著植物,水道的存在是因為近岸處泥沙很多,不適於珊瑚生長。岸礁不是連續的,其間具有很多缺口,連通著水道和大洋。我國台灣南部恆春半島、海南島東岸都有分布,最寬處可達千米。
影響因素
礁區的水溫、鹽度、水深和光照等是珊瑚礁發育的重要條件。海南島屬熱帶季風島嶼氣候。氣溫受地形控制,中央山區年平均氣溫低於23℃,外綠低山丘陵為24℃或略高。沿岸氣溫和沿岸表層海水溫度受緯度控制。
一般說來,珊瑚生長水溫是20-30℃,最佳水溫23-27℃。海南島沿岸年平均表層水溫在最佳水溫範圍內,南部沿岸全年表層水溫均在20℃以上,有5個月左右處於最佳期,而北部沿岸有3個月左右表層水溫低於20℃,僅3-4個月處於最佳期。這種氣溫和水溫的季節性變化對岸礁發育有一定的抑制作用,因而海島礁區珊瑚的屬種和數量都不及西沙群島和西南太平洋礁區多,即海南島造礁生物的分異度比西南太平洋低上述氣象、水文等因素雖有利於岸礁發育,但諸因素的季節性變化又在一定程度上影響了岸礁的發育。海島礁區基岩種類較多,各地不一。如西北岸臨高的馬裊、大雅等岸礁以玄武岩為基底,東岸沙老岸礁和南岸外東瑙、西帽兩島岸礁以花崗岩為基底,南岸鹿回頭、白排島等以奧陶系石灰岩和泥盆系石英礫岩以及質地鬆散的山麓堆積為基底,西岸東方、東岸新村瀉湖和牙龍灣等以新生代泥質粉砂岩等沖積物為基底。看來,各類岩性的基底均可發育珊瑚礁。
典型分布地貌
海南島是我國珊瑚裙礁最發育的地區之一,全島岸線總長1470公里,有珊瑚礁分布的岸線斷續長約20公里,約占總長的13%。海島東岸和南岸,礁體發育規模大。東岸萬泉河口以北的瓊海、文昌兩縣沿岸珊瑚礁連續分布長達20多公里,垂直岸線從水下到水上平均寬度達4公里,稱沙老岸礁,為本島規模最大的礁區。南岸鹿回頭東西兩側的海灣中,珊瑚擴礁發育良好,是我國重耍的岸礁研究區。西岸和西北岸區的東方、排浦和臨高等地也有一定規模的岸礁,其他岸區只有小規模的岸礁發育。東岸沙老礁區、新村瀉湖礁區和西北岸臨高礁區等地的潮間帶有紅樹林和珊瑚礁共生,但發育不甚普遍。
海平面變化
珊瑚礁區有著許多反映海平面變化和地殼運動的標誌。南鹿回頭礁區、火嶺和鹿回頭嶺等山麓高潮線附近有原生礁沉積層,下部為保持生長勢的塊狀原生珊瑚礁塊,上部為生物和陸源碎屑組成的礫岩層。這一沉積層存在於整個鹿回頭現代礁坪的底部,鑽孔資料證實沉積層厚度為5米左右,火嶺下測得同位素年齡為8235士105年,水尾嶺下測得為5186士190年。除鹿回頭礁區外,其餘象東、西猖島、沙老和排浦等岸礁的現代礁坪底部也存在著這樣的原生礁沉積層。東猖島東岸礁坪上測得同位素年齡為6345士10年,沉積層的礁珊瑚組合以塊狀珊瑚為主,與現代礁體生長帶的狀塊與枝狀珊瑚相結合的組合特徵有顯著不同。早中全新世後,海平面在波動中下降,原潮下帶的礁珊瑚隨著海水變淺,停止向上生長,上部被波浪擊碎,形成原生礁層上部的礫屑沉積層,這種下部原生礁層、上部碎屑岩層的二元結構沉積層是海平面從高到低的沉積產物,稱之為“原生礁坪相沉積”。隨著海平面下降,在新的海岸線外潮下帶形成新的現代礁珊瑚生長帶,原生礁坪相沉積基礎上發育了現代礁坪。