圖書簡介
金原瞳(1983-)日本新銳小說家,2003年憑藉《裂舌》獲第27屆SUBARU文學獎,2004年再憑此作奪取第130屆芥川獎。 《裂舌》內容驚世駭俗,發表後引起日本社會極大轟動,創下200萬冊的暢銷紀錄,已在全球29個國家和地區翻譯出版。
簡介
《裂舌》描述了迷上身體改造、最終把舌頭一割為二的一個女孩和兩個另類男青年之間的痛苦關係。內容“驚世駭俗”,在日本引起廣泛爭議。小說2004年獲日本純文學最高獎項“芥川龍之介文學獎”,金原瞳成為芥川獎歷史上最年輕的得主。《裂舌》獲獎後暢銷一時,單行本發行逾五十萬冊,被稱為日本的“少年維特之煩惱”。裂舌》及其作者的出現在日本甚至成為一種社會現象。著名作家村上龍認為:“《裂舌》從時下年輕人放縱的生活方式中,捕捉到了偶爾閃露出的純粹的情感。不僅構建出光怪陸離的神秘世界,同時也深刻傳達了生於現世的女子心情。”金原瞳說她寫這部小說,是想重新審視自身的傷痛,用一種新的形式來表達不僅是她,而且恐怕任何人都能感受到的生存之艱辛,更希望藉此尋找到一種堅強來庇護軟弱。
《裂舌》,金原瞳衝擊性處女作。痛苦和快樂,暴力和死亡,熱戀與絕望。小說鮮明地刻畫出了現在生存著的人們的“生”的本質。
作者簡介
金原瞳金原瞳(1983- ),日本新銳小說家,2003年憑藉《裂舌》獲第27屆SUBARU文學獎,2004年再憑此作奪取第130屆芥川獎。
《裂舌》內容驚世駭俗,發表後引起日本社會極大轟動,創下200萬冊的暢銷紀錄,已在全球29個國家和地區翻譯出版。
尋找堅強庇護柔軟
金原瞳接受媒體採訪時說,當初寫作的動機或許是想要分析包括自己在內的、對身體改造感興趣的人們的心理,並試圖藉助小說想重新審視自身的傷痛,用一種新的形式來表達——不僅是她、而且恐怕任何人都能感受到的生存之艱辛,希望藉此尋找到一種堅強來庇護軟弱。她說:“在我的作品裡,我要努力地表達我內心世界的痛苦情境和人際關係的煩惱。”
對於金原瞳來說,寫作並不是觀察現實的延伸,而是內心探尋的結果。寫作《裂舌》時,她只是在網上收集素材,並沒有仔細研究,也沒有評判她筆下的這個無所事事的年青一代。“賣淫、酗酒和施虐受虐癖都是個人選擇。因此,妄下判斷是不合適的。”她說每一代人的變化都是十分自然的,個人在這種自然發展中完全不起任何作用,“我對個人的發展軌跡更感興趣”。她也拒絕承擔年青一代旗手的角色,儘管年輕人已將這個飄移不定而又無拘無束的作家當做了一個標誌。
小說評價
道出叛逆青年心聲
《裂舌》的故事圍繞日本時下流行的“身體改造”而展開。女主角RUYI(路易)是日本新生代少女的典型代表,她熱衷“身體改造”,不滿足耳朵上已有的六個耳環,還要穿舌環刺透舌端,做手術將舌頭從前端分裂開,將麒麟和龍的圖案文在後背上,希求獲得內在的精神安定。在進行“身體改造”的同時,也與小混混AMA(阿馬)和朋克青年SHIBA(阿柴)一明一暗地維繫著情愛關係。
小說以準備進行身體改造開始,以身體改造完成結束。作品中有令人不寒而慄的“身體改造”場景,有叫人噁心的S(性虐狂)與M(性受虐狂)性遊戲細節,還有慘不忍睹的、切實的文身景觀。作品借女主人公路易之口,道出了部分當代叛逆青年的心聲:“在這陽光普照,沒有一絲一毫陰暗角落能容我藏身的世界上,起碼得找到一個方法,能把自己的身子當作影子來遮掩。”日本著名作家村上龍認為,《裂舌》細節真實,無懈可擊。從時下年輕人放縱的生活方式中,捕捉到了偶爾閃露出的純粹的情感。作品不僅構建出光怪陸離的神秘世界,同時也深刻傳達了生於現世的女子心情。
小說爭議
小說在日本引起轟動
《裂舌》講述了19歲邊緣少女Ruyi因一次偶遇,被一朋克男孩的“裂舌”所吸引,在親身嘗試後,她與朋克男孩以及為自己做裂舌手術的刺青店老闆發生的三角戀故事。光怪陸離的情節加上另類直白的語言,這部小說在日本獲得了200萬冊的巨大銷量的同時,也引起了巨大的爭議。
日本著名作家村上龍對《裂舌》評價很高。他認為這部小說,“細節真實,無懈可擊。從時下年輕人放縱的生活方式中,捕捉到了偶爾閃露出的純粹的情感。不僅構建出光怪陸離的神秘世界,同時也深刻傳達了生於現世的女子心情。”
小說的作者金原瞳如這部小說一樣引起爭論。其父是日本研究西洋文學的教授,但金原瞳11歲時便退學回家,潛心寫作。
滬上引發不同意見
對於《裂舌》,上海的80後作家與年長的學者們存在著意見分歧。巴金研究者周立民認為,小說刻畫的是年輕人逃避責任的階段,“剛脫離父母,接觸社會的邊緣,要承擔一些責任,卻又畏懼。”上海交通大學科學史系主任江曉原則認為,小說反映了年輕一代的消極叛逆,“從敢於改變世界,變成了逃遁。不奢求改變世界,而通過作踐自己,表達一種叛逆。”
不過,部分80後作家則認為社會中確實存在這樣的一個群體,他們無力改變社會,所以只有通過改變自己來引起關注。金原瞳用一種古典文學的語言描繪出了這種反叛,文字非常乾淨,故事主線明晰,是難得的純文學。
對於作者的性格,雙方也意見不一。江曉原認為,作者中途退學可能是個叛逆少女,因此不那么純潔。而80後作家則反駁,叛逆不表明不純潔。
所獲榮譽
芥川獎最年輕獲得者
1983年出生的金原瞳,兩隻耳朵上戴了六隻耳環,不過沒有文身。她曾想去文身,但被男朋友和夥伴們阻止了。金原瞳經常化著淡妝,抽著煙,腳蹬高跟鞋,可是她看上去仍像剛剛成年。
11歲時,她想成為作家,“要介入靈魂深處”。當時認為上學對她沒有幫助,就說服父母讓自己退學。當同齡人還只滿足於在作業本上練字時,她已經開始了寫作生涯,練習寫小說。傳統的教育可能會將她領向谷崎潤一郎、大江健三郎、川端康成,可她卻為自己挑選了更加“熾熱”的作家——山田詠美與村上龍,他們是日本的布雷特·伊斯頓·埃利斯、喬治·巴塔耶和蘭波。她創作的《裂舌》於2003年獲第27屆昴文學獎,2004年再奪第130屆芥川獎,金原瞳因此成為芥川獎歷史上最年輕的得主。金原瞳另有作品《灰寶貝》、《AMEBIC》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