簡介
經歷
武德中,齊王李元吉聞其名,召為學士。府廢,累轉建昌令。在任清靜,士吏懷之。高宗在藩,太宗選學行之士為其僚屬,謂中書侍郎岑文本曰:“梁、陳名臣,有誰可稱?復有子弟堪招引否?”文本因言:“隋師入陳,百司奔散,莫有留者,唯袁憲獨在其主之傍。王世充將受隋禪,群僚表請勸進,憲子給事中承家託疾,獨不署名。此父子足稱忠烈。承家弟承序,清貞雅操,實繼先風。”由是召守晉王友,仍令侍讀,加授弘文館學士。未幾,卒。
袁承序,男,唐朝時期人物,陳尚書僕射袁憲之子,袁朗從父弟。
武德中,齊王李元吉聞其名,召為學士。府廢,累轉建昌令。在任清靜,士吏懷之。高宗在藩,太宗選學行之士為其僚屬,謂中書侍郎岑文本曰:“梁、陳名臣,有誰可稱?復有子弟堪招引否?”文本因言:“隋師入陳,百司奔散,莫有留者,唯袁憲獨在其主之傍。王世充將受隋禪,群僚表請勸進,憲子給事中承家託疾,獨不署名。此父子足稱忠烈。承家弟承序,清貞雅操,實繼先風。”由是召守晉王友,仍令侍讀,加授弘文館學士。未幾,卒。
序所屬中國漢字,古代另有一種序是惜別贈言的文字,叫作贈序,內容多是對於所贈親友的讚許、推重或勉勵之辭,是臨別贈言性質的文體。
讀音 部首筆畫 字形結構 釋義 詞性及示例袁姓,是中華民族的姓氏之一,主要源自媯姓,其人口在全國姓氏中排名第33位,人口約有700萬,占全國總人口的0.54%。
歷史發展 姓氏文化 姓氏名望明代後期公安派代表作家袁宗道、袁宏道、袁中道的並稱。明末遼東也有三袁並稱,他們是袁崇煥、袁可立、袁應泰,故又有前者“文三袁”,後者“武三袁”之說。
人物介紹 主要作品 歷史探秘 文學主張 遼東三袁潘承祥,漢族,1965年9月24日生於“中華文都”——桐城;字龍鳳,號獨孤求敗,亦號文都狂人,筆名雷池賦翁,網名PCX888;研究生畢業。
人物資料 現狀 主要著作袁可立(1562.4.25-1633.11.12),字禮卿,號節寰 ,河南睢州(今河南省睢縣)人。曾任蘇州府推官、巡城御史、左通政、兵部尚書等職。 明朝...
生平成就 著作 評價 家族 藝術形象袁姓,是中華民族的大族之一,袁,讀音作yuán。其人口在全國姓氏中排名第33位,人口約有700萬,占全國總人口的0.54%。袁姓南遷始於唐代以前,至宋時...
基本介紹 起源 得姓始祖 分布和遷移 名人袁機(1720~1759)為世稱“袁家三妹”之一,是18世紀文壇領袖之一袁枚(1716~1797)的三妹,另外兩妹是四妹袁杼、堂妹袁棠(1734~177...
人物生平 後人評述袁可立(1562年4月25日(二月十五日)-1633年11月12日(十月十一日),字禮卿,號節寰,睢陽衛軍籍,明睢州城(河南睢縣)內人。舉明萬曆十七年(...
節寰袁公傳 注釋 錄者小引 譯文《節寰袁公行狀》錄自清陸時化《吳越所見書畫錄》,為明崇禎八年太子太保禮部尚書董其昌撰文並書,分元、亨、利、貞四冊,用朝鮮高麗紙書寫。
人物簡介 人物經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