簡介
衛道觀初名「會道觀」,始建於元初。歷經近千年的變化與洗禮,衛道觀幾度頹落與復興,2013年11月,由蘇州城投資產開發有限公司再度完成全觀整體修復保護工作。衛道觀修復與運營是蘇州市平江歷史街區保護與開發的核心項目之一,現由蘇州泰恆資產管理有限公司全權負責衛道觀整體管理與運營。全新的衛道觀倡導傳統導引創新,文化啟動生活,通過持續不斷的展覽、演出、論壇、講座、工作坊等文化交流項目,構建一個跨越學術與生活,融合文化與藝術,集藝術創作、學術交流、媒體推介、創意與跨界研討等方向於一體的多功能交流空間。激發並推動中國傳統文化持續思考力與創造力;鼓勵並促成高端學術領域與公眾的深入對話和良性互動;厚澤傳統與活力當代激情碰撞,把優秀的文化、藝術精粹留載史冊;溝通南北(中外)文化與藝術,並融入城市發展進程,打造成為長三角地區傳統文化傳承與發展的文化創意互動平台。
建築狀況
建築格局
整體坐北朝南,20吐紀50年代初占地1950平方米,有殿宇54間。現存建築主要為中路及西路。中路依次為山門、靈官殿、玄帝殿、三清殿、後殿(斗姆殿),其中三清殿是全觀的主殿。從光緒元年《重修衛道(觀)記略》的碑文中,可知三清殿始建自明正德四年(11509),距今已近五百年了。清道光時,重興土木,光緒元年,又進行了適度的修繕。此殿至今基本完整,面闊三間13米,進深17米,高lO餘米,硬山造,扁作梁架,兩山牆全用抹角方石柱,柱礎均為青石素復盆式,尚存明代遺構。殿內有造像碑和重修記石刻多種,扇面牆上的彩色道教壁畫和前金柱上的藍地金字抱柱對聯猶清晰可辨。當初香火鼎盛時,分別在玄帝殿和三清殿中供奉北極玄天上帝和三清神低上置雲頭,下擺供品,燈燭輝煌、香菸繚繞,盛極一時。觀中各進殿宇之間均為天井。中路殿宇兩側均有廊廡,分別以月洞門與東西兩路相通,門上原有水磨細磚門額。西路為西華堂,前後共三進。堂中原有“可與宏教“匾額;堂前另有平房五間,為廚炊、庫房及沭浴之所,並有古井一眼。牆外原有空地畝許,曾是觀中道士高樹雜木、種植蔬果之所。堂西與禮耕堂潘宅隔牆相鄰,潘宅中的白皮古松與紫薇的青枝綠葉伸過高牆,與道觀相映成趣。潘宅
衛道觀前潘宅即禮耕堂,位於平江路衛道觀前1-8號,1982年被列為蘇州市文物保護單位。此宅為清乾隆五十二年(1787年)徽商潘麟兆所建。占地6700平方米,建築面積7500平方米,坐北朝南,可分五路六進,後通混堂巷,規模龐大,屋宇高峻,裝修精緻,現狀尚稱完整。中路建築偏西,依次為門廳、轎廳、大廳及三進樓廳。
大廳原有"禮耕堂"匾額,系硬山造,面闊五間17米,進深13.7米,台基為花崗石鎖口石加側塘石,高55厘米,鎖口石厚達26厘米。明間設定踏步三級,製作精細,平整光滑。扁作梁架構,前廊設一枝香軒,廳內置前後船篷軒,中為四界大梁。前檐挑檁頭雕水浪龍頭鯉魚,內挑雕靈芝梁墊,原廳內左右稍間隔有矮牆半欄,喜慶祝壽時,大廳權作戲台,男賓在廳中觀賞,半欄外供女賓看戲聽曲。綜觀該大廳,結構規整,用材粗壯,製作精細,為清乾隆時期具有代表性的作品。後堂為五間兩廂樓,重檐式,樓下前構鶴脛軒、船篷軒、梁墊雕有各種花卉,保存完整。東路前部為鴛鴦廳,梁架前圓作後扁作。廳前庭院中有白皮松、紫薇等古樹名木,原有假山已被拆走,僅存零星湖石。全宅共有八座磚雕門樓,現中路轎廳、大廳、堂樓前各一座保存最為完好,刻有乾隆五十二年款。每座門樓各具特色。轎廳前磚雕樓寬3.25米,硬山式,山面磚博風,脊吻為外開口龍頭。飛椽微有卷剎,檐下立雕蓮花式一斗三升斗拱,上枋素平。枋下飾葵式亂紋嵌花結掛落。字碑題刻"居德斯頤"四字,以蝙蝠、荷葉鑲邊。門楣上的下枋"一塊玉",雕鎖形兩邊各穿一圓孔花錢。整體造型繁簡分明,雕刻精良。轎廳背後面對禮耕堂的磚門樓為歇山頂,三落水,翼角起翹,面寬3.35米。斗拱六朵,出華拱三跳,兩側加楓拱。上枋雕纏枝牡丹三方,垂柱飾曲尺回紋,立雕靈芝吊籃。
歷史記載
有關衛道觀的文字記載,最早見於明洪武盧熊《蘇州府志》,稱其“初名會道觀,宋季蜀人鄧道樞以教法顯於理、度兩朝。宋既內附,道樞游吳中,得上官氏廢圃,建此觀。”鄧道樞為四川綿州人,南宋理宗端平年間來蘇遊歷,並定居在這條幽靜的小巷中。元朝初年,他將自已棲居之所創建為道觀,取名會道觀。
此後,近百年時光流逝,明初會道觀已是“觀既頹落,記亦亡失”,一派淒涼破敗的景象。
成化十二年(1476)
道觀住持昆玉峰人張復淳,目睹“真宇之失觀,若膏肓之匿豎”,於是帶頭捐出自己的所有積蓄,並向善徒信眾募征善款,重建殿宇。其間櫛風沐雨十數載,新觀終於在弘治年間大功告成。當時吳中文壇書界巨擘祝允明特為撰寫了《會道觀修建記略》以示慶賀。文中有“金谷既集,土木湊呈;夙壤聿修,新構載起。有若三清殿,有若玄帝殿,有若山門,有若夾廡,皆一日鼎成,完滿弘壯。彩上塑像,玄金鑄爐,泊諸法筵供具,亦複種稱嚴備”,反映了當時善眾群起回響和大興土木的盛況,以及新、建殿宇的金碧輝煌,規模宏大。這是衛道觀歷史上的第一次復興。
明嘉靖二十年(1541)
巡按御史舒汀將位於今舊學前的長洲縣學迂至苑橋以東的萬壽寺,而會道觀恰與萬壽寺相望而近,於是當時的長洲縣令吳世良捐俸再度修葺此觀。因為會道觀正好在新縣學的北面,勢若拱衛,所以吳世良將會道觀改名為衛道觀。曾任吏部尚書、武英殿大學士的常熟人嚴訥(1511-1584)為之作記。這是衛道觀歷史上的第二次復興。
清康熙四年(1665)
衛道觀都講周宏教在時隔一百三十年後又一次發起了大規模的重修擴建。此前十多年,曾有道人張宏任將一塊“可與宏教”的匾額贈送給周世德,冥冥中似乎在暗示著天將降復興之大任於斯人也。鄭敷教《重修衛道觀碑記》寫道:“是役也,修建殿宇,增塑神像,金碧丹堊,堂構罘崽。前拓明堂,立兩廊廡,長逾數丈,深廣半之,一供三元大帝,一供三茅真君。後則繚以牆垣。殿東、西各樹危樓,憑欄四望:青山粉堞,樹色塔影,晴雨皆宜。
這是衛道觀歷史上的第三次復興。此後,衛道觀又經嘉慶十五年(1810)、光緒十四年(1888)、民國六年(1917)和1953年幾度修繕,直至1958年被用作工廠。
藝術價值
中國建築典範字碑題刻"秉經酌雅"四字,左右兜肚起凸線香熏圖雕飾,周飾回紋邊。鑲邊鏤空立雕各式花草紋,平座置回紋勾欄,下飾回紋鑲花結掛落。垛頭素平,勒腳為須彌座式。安清水磚貼面庫門。整體造型美觀,上部雕刻華麗,下部穩重簡潔,目前保存完好。第四進堂樓前磚門樓,雕刻最為精緻,硬山式,山面做磚細博風。門樓寬3.33米,字碑被粉刷,有待清理。檐下飾回紋。斗拱兩跳,楓拱鏤雕各式花草。該磚門樓整體採用立體鏤雕工藝,雕飾突出底面。上枋、下枋、兜肚、垂柱及兩側山面,滿雕四季花卉,中央以牡丹為主,兩邊飾有梅、蘭、竹、菊、桂、桃花、雞冠花、石榴、靈芝、佛手、壽桃,集名花仙果於一處,千姿百態,古色古香。最引人注目的是,左右垂柱定盤枋各雕飾一隻蟾蜍,神態畢具,栩栩如生。門樓脊頭鏤雕蝙蝠流雲和飛龍流雲,凸出於白牆間,飄然欲動。潘宅中路保存的這三座磚雕門樓,各具特色,構圖嚴謹,製作精細,雕鏤工巧,充分體現蘇州傳統手工磚雕的高超技藝,堪稱清代磚雕上品,具有較高的歷史和藝術價值。主要建築分布衛道觀東路為東華堂,供奉文昌帝君像,規模布局與西華堂大體相仿。所存建築為中軸線上的山門、玄帝殿、三清殿、後殿以及西華堂、西廡等。三清殿為硬山造,面闊三間13米。進深17米,高10餘米。梁架為扁作。兩山面用抹角方石柱,柱礎為青石素復盆式,尚存古制。殿內扇面牆上的彩色壁畫和前金柱的藍地金字抱柱楹聯均清晰可辨。觀中還有造像碑和重修記石刻多種。