歷史沿革
1953年建衛東鄉,1958年改公社,1984年改鎮。
行政區劃
1997年,面積56.3平方千米,人口3.1萬,轄魏僧寨、十里店、閆寨、吳莊、張莊、周莊、陳莊、高莊、高雷寨、安雷寨、王雷寨、孫雷寨、趙官寨、南榆林、任門寨、史莊、丁圈、劉圈、鋪上、楊草廠、范草廠、王草廠、馬欄廠、肖村、灘上、山材、後符渡、前符渡申街西、申街東、31個行政村。
經濟發展
衛東鎮微型軸承工業帶建於2005年,南北長5.5公里,沿武館路兩邊建設,各寬100米,進帶企業30餘家,總投資6000餘萬元,預計年加工微型軸承5億套,年創產值4000萬元,利潤500萬元,從業人員達1000餘人,主要加工、安裝低速民用軸承,部分產品通過外貿出口東南亞國家。
低速微型軸承加工產業是衛東鎮一大亮點,在全縣備受關注。為把軸承加工業做大做強,衛東鎮採取了幾點工作措施:一是制定了11項入住工業帶的優惠政策。引導投資50萬元以上戶入帶加工經營。二是加強鼓勵。設立鎮長特別獎,加大宣傳支持力度,引導軸承戶和全鎮幹部招商引資入帶經營。三是成立軸承工業帶領導小組和辦公室及管委會。協助入帶企業辦理各種證件和手續,負責工業帶統一管理。四是創立品牌。為了使產品便於銷售與世界接軌,通過技術監督部門認證創立自己的品牌。
農業
衛東鎮趙官寨村種植棚室蔬菜有十幾年歷史,是全縣種植蔬菜較早的村之一,建起了占地300多畝的棚室蔬菜種植園區。該村還建立了“巾幗綠源蔬菜瓜果種植基地”,並幫助基地引進以色列114西紅柿、美國大辣椒、河南黃皮大王黃瓜、黑龍江無公害高產土豆等名優品種30多個。又結合市場需求,註冊了“鳳亮”牌蔬菜商標,成立了綠源蔬菜瓜果專業合作協會。
隨後,明玉麵粉、福興膠合板、思農養豬合作社等一批農業產業龍頭企業異軍突起,蔬菜種植、花卉種植、蛋雞養殖、瓜果生產等幾十產業發展迅速,全鎮溫室蔬菜種植面積已達8000多畝,花卉種植3000多畝,優質瓜果種植6000多畝,蛋雞存欄130萬隻。
鄉鎮建設
衛東鎮立足縣情,確定了打生態綠色牌、引導菜農種植生態綠色蔬菜、建生態綠色產品基地,為大城市輸送高質量的生態綠色食品的扶持農業的工作思路,依託現有的種植專業村,採取一鄉一策、一村一品,在扶持過程中,該縣財政著重解決基地資金、科技、檔次、銷售問題。
在投資基地建設時,道路難行、資金欠缺一直是制約主導產業發展的主要問題。對此,該縣財政積極爭取上級資金支持,先後上報基地建設項目21個,申請上級資金545萬元。出資6萬元,幫助趙官寨綠色無公害蔬菜基地硬化了1600多米的基地生產路;出資3.5萬元,幫助修建了高標準的水泥水壟溝;出資6萬元,新建高標準緩衝間20座,解決了配套設施不完善的問題。據統計,2006年縣財政爭取上級資金和直接安排資金用於基地建設資金達120萬元。
體育
場館名稱: 衛東鎮基層中心
衛東鎮文化站始建於1981年,設於鎮政府院內,占地500平方米,有圖書室、文化活動室等,有專職人員2名。 文化站擔負全鎮文化活動、文藝匯演、文藝創作等工作的開展,幾年來,成效顯著,主要內容有:
1、組建秧歌隊12支,經常活躍在民間田間地方、集市、廟會等,深受民眾喜愛,其中“王華生文藝演出隊”受到省市級領導的表彰。近來來參加此活動的人數,年均22000人次。
2、文化站圖書室經常開展“農業知識病競賽”、“醫療常識我知道”等多種多樣的趣味活動,吸引不同層次民眾參與進來,在全鎮掀起一股“讀書熱”潮,使活動參加人數累計達到3000餘人。
3、定期開展文化共享工程有關活動,並積極開展各種共享工程的宣傳,得到了民眾的一致好評。
教育
館陶縣衛東中學
館陶縣衛東鎮灘上中學
館陶縣衛東鎮聯合中學
館陶縣衛東鎮草廠中學
重點項目
據介紹,該項目規劃占地2000多畝,建築面積90萬平方米,主要生產加工0-7類精密軸承。其中一期工程投資6000萬元,占地220畝,建設60棟標準廠房和60棟綜合大樓,建築面積10萬多平方米,將於2007年底前建成投用,可入駐企業40多家,吸納農村剩餘勞動力6000多人,年產值5.6億元。