相關詞條
-
月掩行星
月掩行星同日食原理相似,指的是行星、月球、地球排列在一條直線時,行星被月球掩蓋的自然現象。同日食和月食一樣,此類現象並不容易觀察,多在白天發生。
簡介 相關知識 特點 研究意義 觀測方法 -
月掩星
月掩星是一種天文現象,指一個天體在另一個天體與觀測者之間通過而產生的遮蔽現象 。當月亮運行到地球和太陽之間, 同時3者又恰好在一條視線上,從地球上看去,...
簡介 分類 觀測 記錄 月掩星時間表 -
掩星
掩星是一種天文現象,指一個天體在另一個天體與觀測者之間通過而產生的遮蔽現象。一般而言,掩蔽者較被掩者的視面積要大。(若相反者則稱為“凌”,如金星凌日,“...
月掩星 行星掩星 BOSS 行星掩星日期 -
行星掩恆星
行星掩恆星,行星有時亦會掩蔽恆星,1959年,金星曾遮掩軒轅十四,而海王星的光環亦是透過掩星於1977年被發現。1989年7月2日至3日,土星遮掩人馬座...
-
NEO[行星]
NEO是小行星的簡稱。小行星為太陽系家族中的一類成員,它們的比大行星的衛星還小得多,一般分布在火星和木星的軌道之間的小行星帶。特點是體積小、質量小,最大...
簡要介紹 研究過程 探測追蹤 命名 形成 -
行星凌星法
行星凌星法是一種根據產生凌星現象時分析恆星亮度變化從而推算行星軌道及質量參數的一種觀測方法。 其觀測原理是在凌星期間,恆星的亮度因前方行星遮掩而減弱,並...
理論定義 基本原理 觀測方式 主要作用 研究意義 -
行星光環
行星的光環一般情況下由冷凍氣體和塵埃共同構成,行星的光環主要是由無數的小碎塊組成。碎塊的大小可以用米做單位來量度。每個碎塊仿佛都是一顆小小的衛星,在自己...
簡介 組成物質 光環的形成 土星環 木星環 -
超級類地行星
天文學家在太陽系外發現了很多巨大的類地行星,他們將之稱作超級類地行星。科學家推測這些行星擁有與地球相似的板塊構造。英國學者確認“超級地球”存在 為首個系...
基本情況 板塊構造 發現歷史 相關新聞 -
行星環
行星環引指圍繞行星旋轉的物質構成的環狀帶,是因質量巨大的行星的引力而形成。太陽系中擁有行星環的行星有木星、土星、天王星和海王星。 2015年1月27日,...
基本介紹 組成物質 光環形成 -
月掩木星
月掩木星是月掩行星的一種。月掩行星即月亮移動時將行星遮掩,相當於行星的“食”,是雙星伴月和三星一線的天象。當木星、月亮和地球運行到一條直線時,就會發生月...
簡介 觀測 現象