另外,行星之間也可互相掩蔽,但是發生的機會極微。上一次出現於1818年1月3日,下一次則於2065年11月22日,兩次皆是金星在木星前面掠過。但由於當時金星的視面積比木星小,故應稱為金星凌木星。
木星和土星在公轉一周期間,其赤道平面總會有兩次機會與地球軌道面平行,這時候從地球便可看到它們的衛星互相掩蔽的現象。空間探測器在行星附近航行時亦會與其衛星連成直線,產生人為的衛星掩蔽現象。
相關詞條
-
月掩行星
月掩行星同日食原理相似,指的是行星、月球、地球排列在一條直線時,行星被月球掩蓋的自然現象。同日食和月食一樣,此類現象並不容易觀察,多在白天發生。
簡介 相關知識 特點 研究意義 觀測方法 -
月掩恆星
月掩恆星不僅具可觀性,原來它更可以讓我們更準確預測月球的運動、測量月面邊緣地區的地形、提高被掩恆星的位置精度、偵測出恆星的密近伴星等等,是非常具有科學價值的。
簡介 觀測方法 錄像觀測 相關連結 -
彗星掩恆星
彗星掩恆星是一種天文現象,指彗星在恆星與觀測者之間通過而產生的遮蔽現象。屬於掩星現象的一種。 彗星沒有固定的體積,它在遠離太陽時,體積很小;接近太陽時,...
何為彗星 觀察彗星 彗星軌跡 彗星的結構 彗尾的產生 -
超級類地行星
天文學家在太陽系外發現了很多巨大的類地行星,他們將之稱作超級類地行星。科學家推測這些行星擁有與地球相似的板塊構造。英國學者確認“超級地球”存在 為首個系...
基本情況 板塊構造 發現歷史 相關新聞 -
恆星
恆星是由非固態、液態、氣態的第四態電漿組成的,是能自己發光的球狀或類球狀天體。由於恆星離我們太遠,不藉助於特殊工具和方法,很難發現它們在天上的位置變...
概述 特徵 命名 分類 演化 -
NEO[行星]
NEO是小行星的簡稱。小行星為太陽系家族中的一類成員,它們的比大行星的衛星還小得多,一般分布在火星和木星的軌道之間的小行星帶。特點是體積小、質量小,最大...
簡要介紹 研究過程 探測追蹤 命名 形成 -
行星光環
行星的光環一般情況下由冷凍氣體和塵埃共同構成,行星的光環主要是由無數的小碎塊組成。碎塊的大小可以用米做單位來量度。每個碎塊仿佛都是一顆小小的衛星,在自己...
簡介 組成物質 光環的形成 土星環 木星環 -
恆星學
恆星學屬於天文術語,以三角視差法為基本測量方法。通過研究恆星的亮度、距離、大小、質量等了解恆星的演化。
恆星 距離 星等 溫度 大小