拼音
xuè shuān tán lì tú
英文參考
thromboela-stogram,TEG
概述
血栓彈力圖的主要指標有:① 反應時間(R)表示被檢樣品中尚無纖維蛋白形成;② 凝固時間(K)表示被檢樣品中開始形成纖維蛋白,具有一定的堅固性;③ 圖中兩側曲線的最寬距離(MA)表示 血栓形成 的最大幅度;④ 血栓彈力圖(ε),表示血栓的彈性的大小。⑤ 最大凝固時間(m),表示凝固時間至最大振幅的時間。目前血栓彈力圖均用血栓彈力圖儀進行檢測。
別名
TEG
臨床檢查
英文名
Thrombelastography, TEG
化驗取材
全血
原理
血栓彈力圖(thrombelastogram,TEG)是血栓彈力儀描繪出的特殊圖形。彈力儀的主要部件;自動調節恆溫(37℃)的不鏽鋼盛血杯,插入杯中的不鏽鋼的小圓柱體及可連線圓柱體的感測器。盛血杯安置在能以4°45'角度來迴轉動的反應池上,杯壁與圓柱體中間容放血液。當血液標本呈液態時,杯的來迴轉動不能帶動圓柱體,通過感測器反映到描圖紙上的信號是一條直線,當血液開始凝固時,杯與圓柱體之間因纖維蛋白黏附性而產生阻力,杯的轉動帶動圓柱體同時運動,隨著纖維蛋白的增加阻力也不斷增大,杯帶動圓柱體的運動也隨之變化,圓柱體運動切割磁力線產生電流,電流轉換為數位訊號,此信號通過感測器描繪到描圖紙上形成特有的血栓彈力圖。
試劑
(1)38g/L檸檬酸鈉溶液。
(2)液體石蠟。
(3)12.9g/L CaCl2溶液。
操作方法
(1)自然全血法:靜脈血取出後立即放入盛血杯內測定。
(2)全血復鈣法:38g/L檸檬酸鈉抗凝血(血∶抗凝劑=9∶1)0.6ml放入塑膠試管或塗矽試管中,再加入12.9g/L的CaCl2液0.4ml混合,立即開動秒表,取0.36ml混合液於盛血杯內測定。
(3)血漿復鈣法:將38g/L檸檬酸鈉抗凝血以1000r/min離心5min,取上層血漿0.4ml和等量的12.9g/L CaCl2液混合立即開動秒表,取0.36ml混合液於盛血杯內測定。
避免人為因素對圖形的影響。常見的人為因素有以下幾種:
(1)操作不慎:
①盛血杯未放到反應池底部,造成圖形頭部混亂(圖1)。糾正方法:將盛血杯放入反應池後向下按緊。
②開始時未鬆開調節螺絲,造成圖形無頭(圖2)
糾正方法:記好螺絲的開關方向,血及石蠟油放好後立即鬆開螺絲。
③關機時畫筆停點距中線較遠,再開機時畫筆抖動劇烈,未描出r值(圖3)。
糾正方法:畫筆接近中線再關機。
④由於放入圖紙過多將畫筆抬起致使圖形中間斷裂(圖4)。
糾正方法:放入圖紙量需適中,以轉動圖紙時壓紙板能自由活動為宜。
(2)由於盛血杯不乾淨:內有未洗淨的石蠟油等造成圖形一側平直(圖5)。
糾正方法:盛血杯及小圓柱體需用硫酸鋇徹底洗淨、擦乾。
(3)由於震動:
①機器工作時突然一次震動使r值未成直線(或有小毛刺)(圖6)。
②震動使圖形凹一塊(圖7)。
③一定頻率震動(樓上電鑽鑽孔)造成圖形邊緣鋸齒狀(圖8)。
糾正方法:避免任何因素的大小震動,機器需放在平穩、固定的檯面上。
(4)由於石蠟油量不夠
①未加石蠟油,圖形出現魚翅狀(圖9)。
②石蠟油量少,造成圖形畸形(圖10)
糾正方法:石蠟油需蓋滿盛血杯口。
(5)由於機器故障
描圖筆一端和圖紙接觸好,另一端接觸不良,造成圖形毛刺(圖11)。
糾正方法:請有關人員檢修儀器。
正常值
表1。
臨床意義
(1)血栓性疾病:腎病綜合徵、尿毒症、冠狀動脈粥樣硬化性心臟病(冠心病)、心絞痛、心肌梗死、腦梗死(腦梗塞)、動靜脈血栓形成等,r值及K值明顯減少,而ma值及mε值增大。
(2)血小板異常性疾病:原發性和繼發性血小板減少症,r和K值增大,而ma值和mε值值降低。血小板功能異常性疾病則ma值和mε值明顯降低。
(3)凝血因子缺陷性疾病:血友病類出血性疾病,r值及K值顯著增加,而ma值及mε值降低。
(4)纖溶亢進性疾病:原發性纖溶症、播散性血管內凝血(彌散性血管內凝血)的繼發性纖溶,在突發纖溶時,TEG可示纖溶的強度和速度。
相關疾病
播散性血管內凝血,冠心病, 冠狀動脈粥樣硬化性心臟病,靜脈血栓形成 ,彌散性血管內凝血,腦梗塞,腦梗死,腎病綜合徵, 原發性纖溶。
參考資料
《新編臨床檢驗與檢查手冊》、《新編化驗員工作手冊》
TEG 血栓彈力圖試驗的適應症
1. 術前術後各種凝血異常的篩查。
2. 術前評估凝血全貌,判斷出血風險。
3. 各種出血原因的鑑別診斷、指導成分輸血。
4. 輸血前原因判斷,輸血後效果評估。
5. 診斷手術期凝血功能紊亂,指導輸血和用藥。
6. 鑑別診斷原發性纖維蛋白溶解亢進和繼發性纖維蛋白原溶解亢進。
7. 監測各種促凝、抗纖或抗凝等藥物的療效,如華法令、比伐盧定、 諾其、戊糖、止血環酸等,指導正確使用。
8. 高凝狀態診斷,評估血栓發生幾率。
9. 使用各類抗血小板藥物患者療效判斷,鑑別出血、再缺血原因,術前出血風險評估。
10.各種使用肝素的手術或治療中,如CPB(體外循環)、器官移植、腎透、血透、各類介入、PCI等,藥物效果、凝血狀況及魚精蛋白中和效果的評估。
11.使用低分子肝素抗栓治療的療效判斷。
12.各類手術尤其是PCI(經皮冠狀動脈介入治療)、介入、骨科、婦科、器官移植、CABG(冠脈搭橋術)、ECMO(體外膜肺氧合)、血管外科等術後的血栓發生的評估。
13.監測凝血因子不足。
14.血小板功能檢測。
15.血友病的治療。
16.急性創傷、燒傷、休克患者的凝血功能評估。
17.各種溶栓治療如尿激酶、鏈激酶、tPA(組織纖溶酶原激活劑)等監測。
18. 高血栓風險患者的體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