基本信息
出版社: 中南大學出版社; 第1版 (2010年12月1日)
平裝: 169頁
開本: 32
ISBN: 7548701209, 9787548701200
條形碼: 9787548701200
商品尺寸: 20 x 14.2 x 1.2 cm
商品重量: 222 g
ASIN: B004H8CBPI
內容簡介
《血型糖蛋白的生物學與有關疾病》MNSs血型是繼ABO血型後被確認的第2個重要血型系統。血型糖蛋白(GP)構成了人類該血型與非人靈長類動物V-A-B-D(類似MN)血型抗原的主要組分。GP家族5個成員(GPA、GPB、GPC、GPD和GPE)的蛋白質結構已被闡明,屬於跨膜糖蛋白;它們的5個基因定位在第4號和第2號染色體上。GP參與紅細胞膜和骨架的構建,維持紅細胞的正常形態,其各型變種反映了GP結構的多態性。近50年來,GP研究進展迅速,臨床醫學的許多領域與GP的聯繫日趨密切,包括某些血液病、紅細胞膜病、遺傳病、心血管疾病、糖尿病、環境輻射和工業污染,以及某些癌腫與癌前疾病等。
《血型糖蛋白的生物學與有關疾病》共分6章,系統簡介了GP的分離、純化與鑑定,其蛋白質結構與基因定位,GP變種形成的分子機理,GP的血型抗原性,入侵瘧原蟲配體與紅細胞受體的相互作用,以及GP與有關疾病等。
導言 GP的概念,分類和命名
第1章 人GP多肽的分離、純化與鑑定
1.人紅細胞膜cP的分離
1.1 人紅細胞膜的製備
1.2 吡啶溶解與乙醇沉澱
1.3 GP糖脂的脫脂
2.的柱層析純化
3.純品的鑑定
3.1 十二烷基硫酸鈉-聚丙烯醯胺凝膠電泳(SDS-PAGE)
3.2 與抗GP多克隆抗血清的免疫反應
第2章 GP的蛋白質結構與基因定位
1.人血型糖蛋白(cP)
1.1 蛋白質結構
1.1.1 GPA
1.1.2 GPB
1.1.3 GPE
1.1.4 GPC
1.1.5 GPD
1.2 基因定位
1.2.1 GPA
1.2.2 GPB
1.2.3 GPE
1.2.4 GPC
1.2.5 GPD
2.紅細胞GP的免疫印跡檢測技術
2.1 紅細胞的製備
2.2 聚丙烯醯胺凝膠電泳(PAGE)
2.3 Western免疫印跡
2.4 抗血清與抗體的製備和性質
2.4.1 抗GP多克隆抗血清
2.4.2 抗αGP羧基末端c肽的抗血清
2.4.3 M與N血型特異性單克隆抗體
2.5 GP免疫印跡檢測技術的方法學
3.非人靈長類動物的GP
3.1 蛋白質結構與產物
3.1.1 非人靈長類動物的人α-樣GP
3.1.2 非人靈長類動物GP與M-/N-MoAbs的反應
3.2 基因結構與表達
3.2.1 基因組合
3.2.2 限制性酶切分析(restriction enzyme analysis)
3.2.3 GPA基因家族的轉錄本
第3章 GP變種及其等位基因變異的分子機理
1.人GP變種研究進展
1.1 GP變種的蛋白質結構
1.2 GP變種的雜化基因組合機理
1.2.1 不等交換
1.2.2 基因轉換
1.3 經隨機組合的DNA重排而生成的GP變種基因
1.3.1 Miltenbergel’複合體
1.3.2 GP Sta
1.3.3 GP Dantu
1.3.4 GP He與s-s-變種
1.3.5 見於我國人群的GP變種
1.4 基因缺失所致GP變種
2.非人靈長類動物的GP同系物
3.回顧與展望
第4章 GP的血型抗原性
1.MNSs血型系統
1.1 分子結構
1.2 抗原性特徵
1.3 遺傳與有關疾病
2.血型
2.1 Ge血型的載體
2.2 Ge抗原的命名
2.3 Ge變種的基因結構
2.3.1 L,each表型(Ge:-2,-3,-4)
2.3.2 Yus表型(Ge:-2,3,4)與Ge表型(Ge:-2,-3,4)
2.3.3 Lsa(LewisⅡ)變種
2.3.4 Webb(Wb)變種
第5章 瘧原蟲入侵時紅細胞膜GP或SGP的改變
1.裂殖子入侵紅細胞表面的生化背景
2.惡性瘧原蟲(Plasmodium falciparum,Pf)
2.1 Pf的糖代謝
2.2 Pf入侵時參與配體一受體相互作用的蛋白質
2.2.1 瘧原蟲蛋白(即配體)
2.2.2 紅細胞受體
2.3 血型抗原與Pf入侵
3.間日瘧原蟲(Plasmodium vivax,Pv)
4.夏氏瘧原蟲(Plasmoium chabaudi,Pc)
5.約氏瘧原蟲(Plasmodium yoelli,Pr)
6.瘧原蟲向紅細胞輸出的蛋白質
7.瘧疾感染所致紅細胞遺傳障礙
(1)紅細胞某些膜蛋白的所屬基因缺失
(2)遺傳性紅細胞形態異常
(3)血紅蛋白病(hemoglobinopathies)
(4)紅細胞某些酶類的遺傳缺陷或變異
(5)某些GP變種
第6章 血型糖蛋白與有關疾病
1.某些血液病
1.1 人GPA基因座的體細胞突變頻率檢測
1.2 造血幹細胞障礙
1.3 鐮狀紅細胞疾病(SCD)
1.4 溶血性貧血
1.5 先天性貧血
1.5.1 先天性紅細胞生成不良性貧血(CDEA)
1.5.2 先天性再生障礙性貧血(FS)
1.6 白血病
1.7 霍奇金病(Itodgkin's disease)
1.8 多發性骨髓瘤
1.9 多凝集能綜合徵(polyagglutinability syndrome,POS)
2.紅細胞膜病(erythrocyte membranopathies)
2.1 紅細胞膜蛋白的相互作用
2.1.1 垂直相互作用(vetical interactions)
2.1.2 平行相互作用(hcrizontal interactions)
2.2 紅細胞膜蛋白相互作用缺損的分子機理
2.3 伴有異常GPA的橢圓形紅細胞貧血
2.4 缺失3種較小GP所致橢圓形紅細胞症
2.5 GPC缺失所致棘紅細胞症(echinocytosis)
3.某些病原體的入侵
3.1 呼腸孤病毒(reovirus,Rv)的受體
3.2 霍亂弧菌ElTor溶血素(ETH)的受體
3.3 桿菌狀巴頓體(Bartonella bacilliformis,Bb)的入侵
3.4 牛小病毒(Bovine parvovims,BPV)的入侵
3.5 桿狀巴貝蟲(Babesia rodhaini,Br)感染
4.糖尿病
4.1 2型糖尿病的GPA基因表達
4.2 糖尿病的異常紅細胞聚集
5.心血管疾病
6.核子彈爆炸倖存者的紅細胞GPA基因座突變
6.1 Langlois等的初步調查
6.2 Kyoimuri等的16年追蹤研究
7.環境輻射及環境與工業污染
7.1 環境輻射
7.2 環境與工業污染
7.2.1 苯中毒
7.2.2 砷中毒
8.紅細胞衰老(erythrocyte senescence)
9.癌腫和癌前疾病
9.1 重症非小細胞性肺癌(NSCLC)
9.2 乳腺癌
9.3 Bloom綜合徵(BS)
9.4 毛細管擴張性共濟失調(ataxia telangiectasia,AT)
英漢索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