蟒式舞

樂舞名。舊時是滿族民間喜慶宴飲時表演的樂舞,曾列為清代宮廷隊舞之一,又稱瑪克式舞。乾隆八年(1743) 更名為慶隆舞,用於宴饗或祝壽禮儀中。其主題多反映滿族古代征戰及射獵生活。其舞式分九折十八式。九折即起式、擺水、穿針、吉祥、單奔馬、雙奔馬、怪蟒出洞、大小盤龍和大圓場。表現滿族打魚、織網、打獵、出征的生活以及歡慶的場面。十八式即是十八種舞蹈動作,有手、腳、腰、轉、飛各三式, 肩二式, 走一式。據《柳邊紀略》載:滿洲有大宴會,主家男女必更迭起舞,大率舉一袖於額,後一袖於背,盤旋作勢,曰莽式。中間一人唱歌,眾人皆以空齊和之,謂之空齊。又《寧古塔紀略》記載有男蟒式、女蟒式,兩人相對而舞,旁人拍手伴唱。每於新歲或喜慶之時表演。今仍流行於遼寧、吉林、黑龍江等省。參見“慶隆舞”。

相關詞條

熱門詞條

聯絡我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