螺旋折流板換熱器

折流板是提高換熱器工效的重要部件。

簡介

傳統換熱器中最普遍套用的是弓形折流板,由於存在阻流與壓降大、有流動滯死區、易結垢、傳熱的平均溫差小、振動條件下易失效等缺陷,近年來逐漸被螺旋折流板所取代。理想的螺旋折流板應具有連續的螺旋曲面。由於加工困難,目前所採用的折流板,一般由若干個1/4的扇形平面板替代曲面相間連線,形成近似的螺旋面。在折流時,流體處於近似螺旋流動狀態。相比於弓形折流板,在相同工況下,這樣的折流板(被稱為非連續型螺旋折流板)可減少壓降45%左右,而總傳熱係數可提高20%~30%,在相同熱負荷下,可大大減小換熱器尺寸。

雖然非連續螺旋折流板的加工技術比較成熟,在石化行業也已得到推廣套用,但仍存在諸多不足之處。例如,扇形板連線處成非光滑的銳角過渡,對軸向運動的流體存在反壓,流體通過時的突然轉向會造成能量損失,在螺旋角較大時能耗更嚴重;相鄰兩片扇形板空間對接時,必須附加角接板才能填補縫隙,既費工又廢料,又增大了流體的阻力。相比之下,具有理想螺旋曲面的連續型螺旋折流板有著更好的傳熱與流動特性,但在實際套用時必須首先解決其加工難題。

基本原理及形式

螺旋折流板換熱器基本原理及折流板形式

螺旋折流板換熱器的提出基於這樣一種思想:通過改變殼側折流板的布置 ,使殼側流體呈連續的螺旋狀流動.因此 ,理想的折流板布置應該為連續的螺旋曲面.但是 ,螺旋曲面加工困難 ,而且換熱管與折流板的配合也較難實現.考慮到加工上的方便 ,採用一系列的扇形平面板(稱之為螺旋折流板)替代曲面相間連線 ,在殼側形成近似螺旋面 ,使殼側流體產生近似連續螺旋狀流動.一般來說 ,出於加工方面的考慮 ,一個螺距取 2~4 塊折流板 ,相鄰折流板之間有連續搭接和交錯搭接兩方式 ,按流道又可分為單螺旋和雙螺旋兩種結構.

螺旋折流板換熱器 螺旋折流板換熱器
螺旋折流板換熱器 螺旋折流板換熱器
螺旋折流板換熱器 螺旋折流板換熱器

相關詞條

熱門詞條

聯絡我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