概述

發展
從19世紀末期一直到20世紀50年代,幾乎所有電影的畫面比例都是標準的1.33:1(準確地說是1.37:1,但作為標準來說統稱為1.33:1)。也就是說,電影畫面的寬度是高度的1.33倍。這種比例有時也表達為4:3,就是說寬度為4個單位,高度為3個單位,我們所接收到的電視節目都是這樣的比例。由於這樣的傳統,所以液晶顯示器的螢幕比例也還以4:3為主。
筆記本主流螢幕比例為16:9和16:10,前者解析度大多為1366*768,後者為1280*800。
筆記本寬屏的流行是為了迎合移動影音消費者的需求,2006年對於華碩、三星、LG等全球知名廠商來說都是具有一定意義一年,尤其是年初曾被人定義為“寬屏元年”,因此引領了整個06年的潮流,那就是16:10的螢幕比例寬屏開始將套用到桌面液晶顯示器領域,因此這一年很多廠商也紛紛推出了寬屏產品,寬屏產品在這一年也成為全世界的主流產品,如華碩旗下的19寸寬屏PW191。
19寸的16:10寬屏液晶顯示器的液晶顯示器一般擁有1680*1050,隨著720P、1080P等格式的高清電影的流行,16:10的螢幕比例在播放這些格式的影片時,還是有黑邊留下,所以,從2009年開始,還是從筆記本螢幕開始,主流液晶顯示器的螢幕比例開始向16:9發展,解析度也開始使用1600*900和更大的1920*1080。一時間呈現出16:9螢幕與16:10分食江山的場面。
加上上游液晶面板生產商在改善生產工藝後,16:9的螢幕更加符合切割工藝,因此2010年將會成為16:9比例液晶螢幕的“普及年”。