原意
蝴蝶女(1921-1989,女)原名余秀瓊,南海西樵人。世居廣州,原是西關一副戶針織廠主的妾侍女。封建家庭剝奪了她受教育的機會。童年居住在廣州的西關三蓮直街附近,一位長期穿白綢唐裝衫褲的街坊引起了她注目,後竟成了她的開山師傅。1933年隨師傅與譚玉真等一起赴美國獻藝,一曲《霸王別姬》贏得了金牌。在美、加的六年中使她主見成長了。回歸之日適遇香港淪陷,後在香港成了大紅紫的名旦。先後與羅品超、靚次伯等合作,並自組“蝴蝶劇團”以一劇《花蝴蝶》使馮少俠成了名噪一時的文武生。這期間是她的全盛年代。1945年抗日勝利後她卻突然退出舞台,觀眾與行內人皆大為惋惜。1952年底梁碧霞、梁雁菘邀她復出。為此,她禮聘粵樂名家駱津為她的唱腔設計師,故而使她的天賦歌喉得更好的發揮。其間曾與呂雁聲、陳少棠等在廣州實驗劇團合作演出了《包公三磡蝴蝶夢》等劇。1955年底加盟佛山娛樂劇團與馮少俠、龐順堯、梁冠南、何笑鳴、金縷衣等合作演出了《望江亭》、《一張白紙告青天》、《偷掘狀元墳》等劇。她以苦情戲見長,演來一字一淚催人淚下。一個目不識丁的藝人,她從來都是讓別人把劇本念給她聽兩遍,她自己背誦一會後即能全劇熟識,演出中對手錯了哪個句子她也能一一指出。記憶力可真是行中奇才。自此她與馮少俠一直合作到1968年在東莞東升劇團解散,才雙雙退出舞台,可真是舞台上的“最佳拍檔”。
現代意義
現在”蝴蝶女“泛指偏愛類似蝴蝶的飾品女性。在時尚界,這么多年來,設計師都給予了蝴蝶最深的厚望,因為它不但能起到很好的顏色點綴效果,更能提升整體服飾的浪漫情懷。早先,無論大大的肩包還是精緻的手袋都少不了蝴蝶結的身影,且在髮夾、鞋子上的蝴蝶造型也多以誇張的尺寸示人。
蝴蝶入衣 蝴蝶裝扮一直以來受到設計師的喜愛,例如有“蝴蝶夫人”之稱的日本裔設計師森英惠,她在巴黎發表的帶有蝴蝶圖案、兼具禪風格的印染布料禮服被譽為“蝴蝶夫人的世界”。
蝴蝶亮麗的色彩且對稱的造型在視覺上給人擴大感,同時,蝴蝶本身就充滿甜蜜的感覺,容易裝點在服裝和配飾的任何一個恰當的位置。
胸前有蝴蝶設計的服飾適合身材偏瘦的女孩,因為蝴蝶造型可以讓胸部線條顯得更加優美;領口有蝴蝶款式設計可展現出淑女般的高雅氣質;腰間有蝴蝶造型的服飾可使整體搭配盡顯別致,款款纏繞中襯托出女性妖嬈的風韻。
蝴蝶入飾
作為配飾,蝴蝶的設計在整體造型中可起到畫龍點睛的效果,如果搭配得巧妙便可營造出清新自然的感覺,甜美或典雅,卻始終溫柔如一。當美麗的蝴蝶化身為一件女性飾品,作為整體搭配的點綴,又將多了幾分美的味道。