人物概述
虞一奎(1936年-2011年6月),男,漢族,原名吳茂梁,筆名:虞一奎。原湖北黃石人,後移居武當山特區居住,是湖北有名的文化研究學者,一生傾心於中國古文化的研究,所涉頗廣,在古詩詞、楹聯、繪畫、書法和篆刻等方面,均有很深的造詣。虞老的作品包括古詩詞及其研究著作,楹聯,畫作,書法和刻章等,尤以古詩詞、楹聯、書法見長,在國內的”詩詞、楹聯、書法“大賽中,其作品曾多次獲獎,在當地很有名氣。
生平經歷
這是一段平凡的人生,但有很多傳奇的情節,比如有青年才俊,有藝術家,但也有右派;有紅杏出牆的悲哀,但也有忘年交師生戀的驚喜;有別人帶來的不幸,也有自己的給他人製造的不幸;有夢想,也有追求夢想的偏執,偏執的等不到夢醒時分;也有最後的試題,校驗人性的善惡;還有尾聲,就像《紅樓夢》里承載希望的“蘭桂齊芳”,或悲或喜,教人唏噓不已。
一九三六年,他出生於美麗的黃石。
六十年代,他已經是當地有名的藝術家。古詩詞專家,楹聯專家,著名畫家,書法家,篆刻大師,高級教師。這樣一個青年才俊,藝術帥哥,卻是一個被打倒的“右派”,一個常人避之不及的“異端”。
七十年代,文革結束後平了反,可以娶妻生子了,他以40歲的高齡和教師的窮酸,娶了他的第一任妻子。
八十年代,他的第一任妻子給他留下了一兒一女,然後以紅杏的身份去尋找曾經她的屬於純真的笑臉去了,這是他的性格和倫理所不能容忍的。離婚,這在當時是比較重大的社會問題,還是離了,兒女留給了對方,他又自由的孤獨了。
八十年代末,他的學生,一個比他小30多歲的女孩太崇拜他了,非他不嫁,堅貞不渝,那一年,女孩剛剛20齣頭。
九十年代初,他們走到了一起,不管是狼愛上羊,還是羊愛上了狼,他們瘋狂了。美麗的家鄉黃石,已經裝不下他們的愛情和婚姻,在輿論的壓力下,他們只有遠走他鄉。
一九九一年,武當山風景管理局的某一位領導偶然萌發了一個念頭,也許可以在武當山搞一個碑林,像西安一樣?這個念頭髮表在當年的招商引資推介會上。於是他丟棄了公職,帶著他年輕的妻子來到武當山建設碑林了。不久,一九九二年,56歲的他,又幸福的抱起了他的小兒子。
一九九一年到21世紀的最初幾年裡,他一直沉浸在關於碑林的夢想里,甚至延續到他生命的最後時刻。武當碑林只是一個幻覺,但生活不能靠幻覺解決溫飽。多年以來,他的生活來源就是賣賣字畫,篆刻石章,偶爾帶幾個對書畫有興趣的學生,用微薄的收入供養著家庭。
供養家庭的物資需求以及他的白髮,隨著他的年齡與日俱增,人們都不用記他姓什麼了,都叫他白頭髮老爺子。不能隨年齡增長的是藝術的變現和年齡懸殊的愛情,六十多歲的他已經無法滿足二三十歲的她,生活的壓力和日常事務的矛盾,使爭吵和打鬧替換了曾經的堅貞不渝和不離不棄。2002年底,他又再次離婚了。她走了,返回黃石老家了,留下了幼小的孩子。老人獨自撫養和供養著孩子。
二〇一〇年,他的幼子長大了,參加了第一次高考,文科,二本,幼子很不滿足,而他也支持幼子的復讀。為了給幼子一個更好的學習條件,選擇了在省城武漢復讀。供養幼子在省城讀書的壓力,讓七十多歲的他不堪重負。
也許已經筋疲力盡燈盡油乾了,但他終於盼到了今年幼子的第二次高考結束,6月14號,他還把幼子送到十堰周刊的朋友那裡去實習。完成了這些,他獨自一人回到了家,家,其實是租住在6樓樓頂的半截閣樓。
2011年6月14日——6月20日之間,沒有人知道這期間發生了什麼事情,也許情節類似於趙武靈王和齊桓公的最後時候,英雄的末路也有雷同。
他一生酷愛楹聯,也許這次,這最後的一次,他出了個上聯,然後在天國里看人間給他對的下聯,他以這樣的方式來考證人性的善惡。
“英雄蓋棺論始定”,但不論是“英雄”還是“非英雄”,沒有人能為自己蓋棺,有誰能為他蓋棺呢?
他留下的對聯已經在對了,好在他還有幾個朋友,至少有一個叫陶先鋒的。真的,人生得一知己足矣。他們從很早以前相互認識,相互了解,一起切磋藝術,陶先生等人一直體恤老先生的不易,敬重老先生無論再艱難對人生對學問對教育永不放棄的精神,不僅自己持續不斷的慷慨解囊接濟援助窘境中的老先生,並帶動影響不少善良的人們也加入在這個充滿人性關愛的集體中,記得幾年前的一個冬天老人的一支腎壞死需要摘除,幾乎全部手術費都是陶先鋒出的。手術那天陶先鋒一直陪在老人身邊,冰冷堅硬的椅子上守了一夜,導致他腰間盤突出病發。我想,老先生如果有最後一定想說的話,一定包括無限感激的說:“謝謝小陶,謝謝海潮……謝謝大家!”
讓我們再次記住這位老人名字,他叫吳茂梁,又名虞一奎,還有他的幼子,今年可以上大學的幼子,他的名字叫吳枚寬。我們祝願老人走好,我們更要祝福孩子,走好人生的每一步。
以上事跡從朋友處獲得,是否真實準確,已無可考證,也沒有考證的必要,這似乎並不妨礙我們對老人的緬懷,我們懷念他,一個平凡的,傳奇的老人。
作品回顧
楹聯:海圖金石樂三代鼎彝昭日月,潮逐丹青緣一堂奇繪燦雲霞。
此聯虞一奎老先生為葫蘆閣撰寫的一副對聯,高度概括了武當葫蘆閣及它的主人海潮先生。海潮自幼喜歡畫畫,三年美術科班學習西方繪畫技法,在光與影之間得到很好的造型能力。然在家傳影響下,對中國傳統文化情有獨鍾,繼而轉向中國畫的學習,一直遊歷於水墨與線條之間,深得體會後一發而不可收拾。
所獲榮譽
1993年虞老憑藉對聯:
鳳雛苦於禁陳宮,未甘寧靜,念綠楊,懷 先主,仰觀黃蓋,窺見孔明,高覽趙 雲,急想張飛,惜哉關羽;
龍子欣則開許洞,安樂毅剛,承青李,賀 祖師。長嘆綠珠,暗尋周朗,屈平吳 海,憂思謝舉,悲也翦翎。
榮獲南京市對聯文學研究會舉辦的征聯大賽二等獎。(註:一等獎空缺)
2010年10月虞老憑藉楹聯作品:
賀三湖農場建場五十周年
五十年艱辛,窮變富,苦變甜,水窩變良田,變變變,舊貌變新顏。三湖美景,仰賴圖強銳意;
廿一紀展望,錦添花,民添福,科技添闊步,添添添,巨觀添異彩。萬代榮華,全憑遠略雄心。
榮獲“三湖文學社”承辦的“三湖杯”全國詩詞曲楹聯新詩大賽的“楹聯作品類”二等獎。