背景
董子峰在《信息化戰爭形態論》一書中引入了“虛擬領土”的概念。他說,如果把1957年第一顆人造地球衛星上天看作是太空軍事化開端的話,那么,人類戰爭作戰空間的擴張大致經歷了兩個階段:1957年衛星上天以前,為現實作戰空間擴張階段,人類戰爭由陸地擴展到海洋,由海洋擴展到空中,完成了從平面戰爭到立體戰爭的轉換。1957年以後至今,為虛擬作戰空間擴張階段,人類戰爭開始突破地球引力和大氣層的束縛進入太空,從宇宙空間擴展到信息空間,從信息空間擴展到心理空間,實現了從現實領土戰爭到“虛擬領土”戰爭的轉換。
虛擬領土的界定
所謂虛擬領土是相對於現實領土而言的,它主要指由宇宙空間、信息空間和心理空間構成的沒有國界的無限空間。宇宙空間指垂直於地表120千米以上的微重力空間,它無邊無際,沒有國界,是人類的共同財產。信息空間包括電磁空間、網路空間和公共信息空間,它無影無形,也是沒有國界的。心理空間主要指人的感知空間、思維空間和情緒空間,它屬於人的內心世界,是最深刻、最神秘的領域,雖然人是有國界的,但心理空間本身卻是開放的,遵循人類心理運動的基本規則和類本質,並沒有國界之分。與領陸、領海、領空這些現實領土相比,虛擬領土有其不同的類特徵。
特徵
開放性與傳統領地的邊界概念不同,虛擬領土沒有國界,是開放的。無論宇宙空間、信息空間還是心理空間,誰占領歸誰所有,即使今天你占領了,也許明天會被別人奪走,而且你的虛擬領土被入侵或被剝奪是沒有“外交”可言的。更有趣的是,有時候同一個虛擬領土空間會被不同國家或國家集團同時占領,在同一層次上可能存在不同的“主”,比如,同一軌道上運行的不同國家的太空飛行器,同一網路空間中不同文本協定下的不同擁有者,同一心理空間中的不同心理傾向或同一個人的不同心理表現,等等,這種情況在現實領土上是不可思議的,除非軍事占領。
無限性現實領土圍繞地球“表面”做文章,空間是有限的,而虛擬領土則不同,它沒有邊界,要多大有多大,屬於無限空間。科學證明,“在大尺度上,每一個星系都從其餘每個星系運動離去。宇宙正在膨脹。”人類探索宇宙的能力也在提高,美國“勇氣”、“機遇”號探測器相繼奔向火星,人類涉足的宇宙空間正在擴大。同時,信息空間也在膨脹,數位訊號、數字網路所能到達的地方,信息空間就擴張到那裡,地球已成為一個“地球村”,宇宙空間也正在數位化壓縮。隨著思維行為化水平的提高,特別是生物技術、人工智慧技術、機器人技術等的發展,人的思維空間在進一步外化,人類的心理空間也在迅速擴張。這一切表明,無論從空間的性質還是空間的“尺度”來看,虛擬領土都是無限的,人們無須擔心虛擬領土不夠分不夠用,關鍵在於占有能力。
廣延性傳統的領陸、領海、領空都有確定的介質,這既是人類活動賴以進行的物質基礎,又是限制人類自由活動的障礙。比如,人類在陸地活動時代,就受到了邊界的限制,雖然相對於大陸而言,“(海洋)的質地到處一樣,各處表面都同樣可以航行。但由於海洋受海岸線限制,航行自由常常不能實現。……飛機在行動和方向上享有充分的自由。它可以用最短時間(沿直線)沿任何方便的路線向任何地點往返飛行。”但是,大氣層里有空氣介質,航空器必須克服空氣的阻力,並按照氣動原理飛行,否則就會機毀人亡,這些對於人類活動來說是“硬規則”。虛擬領土則不同,它擺脫了地球引力的束縛,看不見、摸不著,無邊無界、無形無蹤,似乎存在一種均勻的“暗介質”,只要信息能夠到達的地方,就可以有虛擬領土的存在。而信息無處不在、無處不有,漫布於整個空間,具有很強的滲透性,能在各種空間中延伸,滲透到每一個角落。相對於現實領土的“硬介質”而言,虛擬領土的介質屬於“軟介質”,壓縮性很強,不同的信息運動方式可以取得不同的空間擴展效果。因此,虛擬領土的開發和利用是無限的。
不確定性首先,虛擬領土的主人是不確定的。虛擬領土沒有傳統領土那樣固定的疆界,不屬於任何國家,流動性極大,對虛擬領土的控制是動態的,可能會在瞬間更換主人。其次,建構方式的多樣性。虛擬領土的微妙之處在於,同樣一個虛擬空間,數位化表達方式不同,虛擬領土就會呈現不同的性質,會以不同的形式與世界“照面”,這與現實領土的確定性有本質的不同。三是占領的虛擬性。虛擬領土都是“無人區”,不適宜人類直接居住、生活,即使是太空站也必須模擬地球環境,建立生命維持系統,而且成本高、風險大,因此,目前主要通過信息平台來控制宇宙空間。這就形成了對虛擬領土的特殊占領方式――虛擬占領,就是說即使你掌握了虛擬領土的控制權,也不等於直接占領了地球上的某個國家,但卻可以通過操縱虛擬空間間接控制這個國家的運行。
虛擬領土是一種類存在,它與現實領土的關係就如同虛與實、陰與陽、正與負、明物質與暗物質的關係一樣,一起構成人類活動空間的兩個域,為人類的生存與發展提供了無限可能性。