荀子文化
戰國時期我國著名的思想家、教育家,儒家文化和先秦諸子百家的集大成者,在歷史上被稱為“後聖”的荀子,先後兩次任蘭陵令近二十年,後居家蘭陵,著書講學,去世後葬於蘭陵,其墓地陵園保存完好,為歷代所景仰。
荀子是古代思想史上的一座高峰,他的貢獻是劃時代的:荀子具有樸素的唯物主義世界觀,在思想信仰上,反鬼神,反天命,這在科學不發達的時代,是語破驚天之論。荀子的“人本觀”,主張人最為天下貴,水能載舟,水能覆舟,這種以人為本、以民為本的思想彌足珍貴;荀子的“和諧觀”,他“明於天人之分”,“制天道而用之”,主張“群居和一”的和諧理論;他的榮辱觀,反對孔子的“君子寓於義,小人寓於利”,把義利對立起來,主張“先義後利者榮,先利後義者辱,是榮辱之大分也”。只要道義為先,明榮知恥,就會“萬物皆得其宜,六畜皆得其長,群生皆得其命”,就進入了“群居和一”的和諧社會;他堅持“隆禮重法”的治國觀,把以德治國和依法治國結合起來;在經濟發展觀上,荀子提出強本節用,開源節流,“省工賈,眾農夫”,“輕徭薄賦,計利而益民”的富民強國政策;在人性分析上,孔孟認為“人之初,性本善”,荀子則認為“人之初,性本惡”,強調人性中醜惡的一面必須加強修為才能克服。
由於荀子思想揭示了世間萬物發展的規律,不能作為歷代統治者愚弄人民的工具,所以沒有被其採用。縱觀兩千年的歷史,歷代統治者對內治理國家全部用的是荀子治國思想,對外統治愚弄人民全部用的是孔孟學說。因此荀子是在批判吸收諸子百家觀點的基礎上,把自己的理論推向新的高度,更具有現實價值,因而更應該受到肯定和讚揚。馮友蘭有詩讚曰:“荀卿唯物貫天人,一鳴壓倒百家音。俱為新朝開道路,商君新書蘭陵文。”(《詠史二十五首》)。譚嗣同評價說“兩千年之政,秦政也;兩千年之學,荀學也。”毛澤東也在這個意義上評價道:兩千年來,辦實事的是秦始皇,他間接地運用了荀子的思想。荀子30歲開始遊學,59歲任蘭陵令,62歲遭誣陷被辭,65歲再任蘭陵令,76辭,以其餘生著書立說,84歲去世。一生四國遊歷,三領學宮,兩令蘭陵,一代宗師。
同時蘭陵歷史上所有的名人都與荀子的思想分不開,荀子的《勸學篇》成為歷代學子的精神利器,因而以荀子文化為代表,蘭陵地區人才輩出,法家學派代表韓非與秦朝開國丞相李斯“俱事荀卿”,從其“學帝王之術”;漢代學者劉向曾雲“蘭陵多善為學,蓋以荀卿也。”漢代“鑿壁偷光”的匡衡、傳說中造字的倉頡、造律條的邱穎、秦漢時期的疏廣、疏受、孟喜、蕭望之、王良等人,魏晉南北朝時期的繆襲、何承天、鮑照、鮑令暉、徐勉、何遜、顏之推,隋唐以後的顏師古、蕭穎士、賈仲明、《金瓶梅》的作者笑笑生等都身出蘭陵,都在我國文化發展史上留下了光輝燦爛的一頁。
因此我們探索荀子思想的當代價值,提高對荀子思想文化的認識,對於我們今天全面貫徹落實黨的“十七大”精神,堅持以人為本,堅持以法治國和以德治國相結合,堅持可持續發展,深入貫徹落實科學發展觀,構建和諧社會,更具有現實和深遠的歷史意義。
美酒文化
蘭陵是美酒文化的發祥地,自古以來釀酒業發達,以蘭陵美酒而著稱,釀製歷史可上溯到商周時期,距今有3000多年的歷史。唐朝詩人李白為蘭陵美酒留下了一首《客中行》絕句:“蘭陵美酒鬱金香,玉碗盛來琥珀光。但使主人能醉客,不知何處是他鄉。”使蘭陵美酒香冠天下,名揚古今,定格了蘭陵古鎮特有的酒文化。1995年徐州獅子山漢王墓出土的蘭陵美酒,仍舊飄香,被列為1995年全國考古之首。1915年,在美國舊金山召開的“巴拿馬萬國博覽會”上,蘭陵美酒榮獲金質獎章,更使這一傳統美酒名播海外,躋身於國家名酒之列。1954年周總理在出席日內瓦國際會議時,親帶“蘭陵美酒”招待各國貴賓。隨著釀酒技術的不斷進步,至今蘭陵美酒系列產品以其品牌化、產業化優勢,不斷占領國內外市場,在地區經濟發展中占據著非常重要的地位。
氏族文化
蘭陵是蕭氏家族的郡望地,其後裔在南北朝時期建立的蕭齊、蕭梁政權統治江南78年,出了11位皇帝,在中國封建文化歷史發展中有著重要的一章。蕭氏祖先墓地在今蘭陵小仲村(蕭冢村),屬海內外蕭氏後裔的尋根之地。近年來已有大量的蕭氏後人前來祭祖,吸引越來越多的歷史愛好者慕名前往探究。“天下曾氏歸蒼山”,鄫國故城位於蘭陵北8公里,歷經夏、商、周,直到春秋時期被“莒”國所滅,前後歷經2000餘年。由於離開故城後去“阝”旁,後人稱“曾”氏。鄫國故城雖經4000年的風雨剝蝕,古城牆、古宮殿遺址、古護城河仍舊遺存至今。
運河文化
明朝萬曆二十二至三十二年(1594~1604),明政府徵召民力歷時10年,在蘭陵西泇河下游開掘泇河運道,長260餘里,避開黃河的險要河段330里。此工程使蘭陵有了通航之利,沿泇河運道可直達京杭。蘭陵古城牌坊高懸的“逵達鄒魯”、“衢通淮徐”匾額,見證了蘭陵明清時期的繁榮和輝煌。去年國家發改委、國家淮委批准立項了西泇河治理、恢復古運河通航的項目,現正在進行實施,屆時古鎮蘭陵將再現當年“商賈天下、貨達九州”的繁榮景象。
革命文化
在近現代革命鬥爭中,蘭陵地區留下了許多英雄史詩。上世紀初新文化運動的先驅王思玷,被矛盾先生譽為文壇上的一顆彗星;舊民主主義時期的蘭陵紅槍會起義;抗戰時期國名黨反動派製造的橫山慘案;從奴隸到將軍的羅炳輝,轉戰蘭陵,並且病逝在蘭陵;解放戰爭初期陳毅、粟裕在這裡指揮華東野戰軍取得了魯南戰役的勝利。
民俗文化
蘭陵美酒以及其他豐富多彩的民間民俗文化。從經濟坐標上看,蘭陵當時集中了冶鐵、絲綢、釀酒、造幣等產業,都是當時最高生產力的代表,因而蘭陵是那個時代的經濟發達地區。從地理坐標上看,蘭陵古鎮位於齊魯文化與吳楚文化的融合地,海洋文化與農耕文化的交匯處,因而形成了與山東其他地方顯著不同的文化特徵。深厚的歷史文化必須要有好的物質載體,從三維坐標基礎上進行解讀,對蘭陵歷史文化進行規劃提升、開發和利用,更能彰顯出蘭陵古鎮旅遊開發的重要性。
歷史文化
聖人文化——荀子被中國近代文化泰斗章太炎稱為“後聖”;帝王文化——蘭陵蕭氏歷史上出了11位皇帝;
總結
綜上所述,蘭陵古鎮歷史文化既具有獨特性又具有多元性。縱觀全國歷史名鎮文化,重點有三個層面,即帝王文化、聖人文化以及民間民俗文化,在這三個層次的文化中,全國大多數古鎮屬於第三個層次。有的地方有聖人無帝王;平遙古城有票號,無政界、思想界的代表人物;浙蘇皖古鎮較多,但多為不同歷史時期的建築符號,屬於民間民俗文化。而蘭陵古鎮從文化坐標上看,其文化含量及實質要高於全國其他古鎮,既具有帝王文化、聖人文化,又具有民間民俗文化。