組織學與胚胎學教研室簡介
1954獨立建院至1966年期間,教研室除進行正常教學工作外,開展了神經組織、性染色質、粒細胞等方面的研究.進入80年代,教研室在實驗室建設、教學工作、師資培養和科研方面都有了較大的發展。1983年11月,教研室為全省中專衛生學校舉辦了“人體胚胎學講習班”;1984年暑期,教育部委託蘭州醫學院與重慶醫學院兩校的組胚教研室共同主辦“人體胚胎學暑期高師培訓班”,全國共有15所院校派教師參加。1995年,“華東及西北地區組胚專業協作組學術交流會”在蘭州醫學院召開。
組胚教研室先後四次獲省級先進集體稱號,先後招收研究生並通過答辯15人,派6位青年教師到外省高校學習。教研室教師在學院舉辦的“青年教師講課比賽”中,獲一、二等獎各一次。
教研室教師先後主編、主審、參編論著12部:《哺乳類細胞的超微結構》(編譯)、《組織學圖譜》(參編)、《中國人胚胎髮育時序與畸胎預防》(參編)、《組織學與胚胎學指南》(參編)、《實用組織學與胚胎學》(教材二、三、四、五版)、《臨床肝膽病學》(參編)、《現代肝臟病理學》(參編)、《人體胚胎學》(參編)、《醫學分子生物學》(參編)等。在SCI收錄期刊發表論文3篇,國家和省級期刊發表論文200餘篇;獲省級科研獎18項,學院獎5項。
90年代後教研室開展教學改革,先後製作本科及專科全部組織學的多媒體課件,建成電腦考試題庫;製作完成了《組織學圖像教程》電化教學錄像。
近年來,教研室已開展或正在開展的科研項目有:唾液腺內的肌上皮研究;雌激素對心血管及內分泌系統影響因素的研究;白血病、骨髓增生異常綜合症的骨髓活檢病理改變分析;GP7及VP16誘導造血系統惡性腫瘤細胞凋亡的實驗研究;Idarubicin誘導白血病細胞凋亡的分子傳導機制研究;GP7誘導白血病細胞凋亡的分子傳導機制研究等。
免疫學主要研究免疫系統的組成、功能以及相關疾病的基本免疫機制,發展有效的免疫學措施達到預防與治療疾病為目的的一門科學。眾多的免疫器官、免疫細胞、免疫分子、免疫基因之間相互作用,產生一系列不同的免疫效應,發展成為生命科學的前沿學科。
1946年,由蘭州大學醫學系“細菌科”籌備成立,其歷史已逾半個世紀,屬校內成立最早的教研室之一,1948年成立微生物學教研室。2000年獨立為免疫學教研室,2005年改制為免疫學研究所,其歷史已逾半個世紀。當時教師有沈彤笙、王文義、梁大偉等人。經過幾代人的努力,默默耕耘,幾度春秋,在教學和科研上不斷地走向成熟和發展,有免疫學碩士學位授予權。
本室現有教學和科研人員共11人,其中教授1人,副教授1人, 講師3人,助教3人,工人1人。在讀博士2人,碩士學位6人(包括在讀)。甘肅省跨世紀學科帶頭人1人,衛生廳中青年學科帶頭人1人。已培養研究生35人,其中18人考取博士研究生。自2000年以來發表教學和科研論文近60餘篇,參編教材、教學參考書、專著等12本,獲國家級及省部級科研獎項3項。為了提高教學質量,本所在實踐中不斷摸索,改進教學組織計畫和教學方法,積極撰寫教學論文,省級教學成果獎項2項。研究所設有分子免疫學實驗室、細胞培養室、儀器室、動物飼養室四個獨立的工作室,配備有相應的設備,具有細胞、分子水平的工作條件。
21世紀免疫學的進展,對免疫學教學提高的要求越來越高。免疫學教學應深化教學改革,提高科研和教學質量,使免疫學教學應能跟上時代的步伐。免疫學研究所全體教師深刻認識到自己的責任和義務,力爭趕上國內一流大學高水平的科研和教學,成為國內免疫學研究和教學的重要科室。研究所以學科建設為目標,培養中青年學術帶頭人和學術骨幹為重點,為醫學學科的發展做貢獻。
1、科研項目
(1)齊社寧,等. GP7誘導腫瘤細胞凋亡的分子轉導機制研究(甘肅省科學技術攻關計畫項目)。
(2)齊社寧,等.Idarubicin誘導白血病細胞凋亡的分子轉導機制研究(甘肅省自然科學研究基金計畫項目)。
(3)齊社寧,等.鬼臼毒類衍生物的抗腫瘤作用和抗氧化作用關係研究(甘肅省自然科學研究基金計畫項目)。
(4)齊社寧,等.GP7及VP16誘導造血系統惡性腫瘤細胞凋亡的實驗研究(甘肅省自然科學研究基金計畫項目)。
(5)齊社寧,等.白血病、骨髓增生異常綜合症的骨髓活檢病理改變分析(甘肅省自然科學研究基金計畫項目)。
(6)齊社寧,等.GP7誘導多藥耐藥白血病細胞凋亡的分子轉導機制研究(蘭州大學2006年度醫學科研基金資助項目)。
(7)齊社寧,等.《組織學與胚胎學》課程建設(蘭州大學第六批重點課程建設項目)。
(8)齊社寧,等.《組織學》雙語教學(蘭州大學第五批雙語教學課程建設項目)。
(9)齊社寧,等.美羅華抗腫瘤機制研究(企事業單位協作課題)。
(10)齊社寧,等. GP7誘導白血病細胞凋亡的信號路徑研究(企事業單位協作課題)。
(11)劉耀波,等. 排斥性神經軸突導向分子對皮質脊髓束神經再生作用的研究(國家自然科學基金面上項目(30871425))。
(12)劉耀波,等. Wnt蛋白及Ryk受體在脊髓神經再生中的作用研究(國家自然科學基金科學部主任基金(30640006))。
(13)劉耀波,等. Wnt與Ryk 受體在縫核脊髓神經通路發育中的神經導向作用(國家自然科學基金面上項目(30771063))。
(14)劉耀波,等. Wnt和Ryk受體對脊髓神經再生作用的研究(北京市委組織部優秀人才專項基金(20061D0501800264))。
(15)劉耀波,等. Wnt蛋白對損傷後皮質脊髓束神經再生作用的研究(北京市留學科技活動擇優資助項目)。
(16)劉耀波,等. Wnt蛋白和Ryk受體在脊髓神經再生中的作用研究(教育部留學回國科研啟動基金)。
(17)趙琳,等. 組織工程骨膜的構建及其膜內化骨修復骨缺損的實驗研究(國家自然科學基金青年科學基金項目(30500133),馬瑞生參與)。
(18)馬瑞生,等. 葛根素對去卵巢大鼠神經元退行性變的影響(企事業單位協作課題)。
(19)馬瑞生,等.乙醯唑胺影響人腦膠質瘤aquaporin-1表達的體內外研究(企事業單位協作課題)。
2、專著
(1)齊社寧.PCR技術、DNA序列測定.李興玉主編: 醫學分子生物學.蘭州大學出版社 1999年6月第1版,pp87-107。
(2)劉耀波.變性凝膠電泳和非變性凝膠電泳. 范明,汪家政主編: 蛋白質技術手冊. 科學出版社2000,pp77-122。、
3、論文(2003年以來以第1作者或通訊作者發表,不包括特刊、增刊)
(部分英文題目論文略)
(6)陳 焱,齊社寧(通訊作者). 4-[4″-(2″,2″,6″,6″-四甲基-1″-哌啶氮氧自由基)氨基]-4′-去甲表鬼臼毒素對K562/ADM細胞的抑制作用. 中國藥理學與毒理學雜誌,2007,21(2): 107~112.
( 7)趙春霖,趙琳,萬麟,齊社寧(通訊作者). 人前脂肪細胞的培養及鑑定. 蘭州大學學報(醫學版),2007,33(3):8~11.
(8)張志峰,齊社寧(通訊作者). 伊達比星與腫瘤細胞凋亡. 現代腫瘤醫學,2004,12 (5):480~482.
(12)劉耀波,李昕,李堯華,於順.外周神經損傷大鼠背根神經節中Ephrin B1及Ryk受體表達的變化.基礎醫學與臨床雜誌,2007,27(6):605~609.
(13)梁天鳳,李昕,李堯華,於順,劉耀波(通訊作者).RYK在小鼠皮質脊髓束神經通路發育過程中的表達變化.基礎醫學與臨床雜誌.2008,28(5):419~422.
(14)姜信誠,潘愛英.多媒體在組織胚胎學教學及考試中的套用.解剖學雜誌,2003,26(6):571~571.
(15)姜信誠.女性生殖系統組織學計算機多媒體課件的研製與套用.中國醫學理論與實踐,2005,15(2):180~180.
(16)馬瑞生,白德成,姜信誠.高血黏度對小鼠腦細胞內游離鈣濃度及腦組織丙二醛含量的影響.第四軍醫大學學報, 2004,25(15):1383~1385.
(17)馬瑞生,白德成,齊社寧,姜信誠,劉秉鈞.高血黏度對小鼠腦細胞線粒體含量及超微結構的影響.解剖學雜誌,2006,29(6):747~750.
(18)馬瑞生,劉秉鈞,白德成,姜信誠,陳惠玲,李逸塵,謝坤.高血粘度對小鼠大腦皮質及海馬神經元超微結構的影響.中風與神經疾病雜誌,2005,22(4):312~314.
(19)馬瑞生,齊社寧,姜信誠.主講教師責任制教學模式探討.醫學教育探索,2006,5(9):817~818.
(20)馬瑞生,白德成,姜信誠,潘愛英,齊社寧.小鼠腦細胞內游離鈣濃度與高血黏度致腦血管病的相關性.中國臨床康復,2004,8(4):648~649.
(21)周中平,彭雙清.重金屬鉛致高血壓形成的作用機制.中國預防醫學雜誌,2004,5(3):236~239.
(22)謝坤,程菊,侯敏,白德成.外源性鋅對缺氧神經元的保護作用.解剖學雜誌,2008,31(5):684~686.
4、專利
(1)名稱:人同源盒基因LHX4全長cDNA序列。申請號:00133460.3公開號: CN 1353186A 公開日期:2002年6月12日發明人:劉耀波,范明,於順,周嚴,袁建剛,強伯勤。
(2)名稱:新型α干擾素突變體及其製備方法。申請號:02159950.5公開號: CN 1511849A 公開日期:2004年7月14日發明人:劉耀波,楊軼,劉金毅,孫儉波;程永慶。
5、獲獎
(1)齊社寧,等.《Fas與白血病的發生及治療》獲《國外醫學.臨床生物化學與檢驗學分冊》優秀論文獎。
(2)齊社寧,等.《GP7誘導腫瘤細胞凋亡的分子轉導機制研究》獲慶陽市2006年度科技進步1等獎。
(3)齊社寧,等.《鬼臼毒類衍生物的抗腫瘤作用和抗氧化作用關係研究》獲2000-2001年度甘肅省高校科技成果進步獎。