蘭州大學化學化工學院生命分析科學與分子原子工程研究所的前身為蘭州大學化學系分析化學教研室及所屬專業,建立於1952年。50年代中期左宗杞教授和程溥教授開始招收庫侖分析和極譜分析(該研究方向納入國家12年科學規劃)等研究方向的研究生,做出了一批國內領先、國際先進水平的研究成果。1978年恢復招生後繼續招收碩士研究生,1990年開始招收博士研究生,先後培養碩士300餘人、博士80餘人、博士後9人。他們已成為各行業的骨幹和學術帶頭人,其中3人任高校黨委書記、校長或副校長,30人為教授(其中18位為博士生導師),5人進入百千萬人才工程第一、二層次,2人獲長江學者特聘教授,6人獲國家傑出青年科學基金資助,2人獲教育部新世紀優秀人才支持計畫資助,5人獲政府特殊津貼,1人獲省級有突出貢獻的優秀碩士稱號,1人獲全國五四獎學金,2人獲中國青少年科技創新獎,4人獲“洪堡”獎學金。
先後編著了《儀器分析》、《分析化學中的溶劑萃取》、《分離科學與技術概論》、《現代液相色譜》、《微波流動注射分析》等10部教材和專著。1983年以來共承擔國家自然科學基金項目24多項、省部級項目40多項,企業項目10多項,2002年經教育部批准成功舉辦了“21世紀生命分析化學的機遇和挑戰”高級研討班。2項科研成果獲全國科學大會獎,1項科研成果獲甘肅省科學大會獎,4項科研成果獲中國高校自然科學二等獎,7項科科研成果獲甘肅省科技進步獎,1項教學成果獲甘肅省教學成果一等獎。近5年來在國內外學術刊物上發表學術論文330篇,其中251篇在SCI源刊物上發表,其中16篇在一區刊物上發表。《分析化學》為教育部批准的名牌課程和甘肅省精品課程,《儀器分析》為本校重點課程。教學科研設備除HPLC、HPCE、ICP、DEC-Alpha工作站外,還有本校兩個國家重點實驗室、兩個教育部開放實驗室的大型設備和信息網路系統可供使用。
分析化學學科點開展的主要科研方向有分離科學、生命分析化學、納米材料科技、現代液相色譜、現代光譜分析與功能超分子多元螯合物、化學信息學、電化學分析及材料電化學測試技術、微分析系統等八個方向。其中化學信息學於2006年分離為單獨的博士招生學科。分離科學方向主要是用交叉學科的理論和方法研究分離中的定量關係、預測分離行為,取得了一批創造性的國際先進水平的成果;提供了西部中、藏藥中活性組分的分離方法和先進的聯用技術及質量監控方法,提供了若干開發套用方案,為促進中藥現代化和國際化作出了應有的貢獻。生命分析化學方向圍繞DNA、微生物、細菌、病毒檢測和醫藥、醫學診斷及人類健康、食品等與生命過程有關的分析化學的新理論、新方法、新技術,開展生命分析化學特別是高原寒旱區生命分析化學的理論和套用的系統研究。主要涉及中草藥特別是高原寒旱區中草藥活性成分與蛋白質、DNA相互作用機理及生命分析化學的新技術研究等。納米材料科技研究方向主要是採用交叉學科技術對大面積、超高密度納米線有序陣列垂直磁記錄材料、納米化學電池、納米線管有序陣列複合結構的場電子發射陰極材料和模組法納米組裝體系光電集成器件及感測器和半導體等方面的原子、分子及表面結構分析和電化學行為做出創造性成果並達到國際先進水平。現代液相色譜方向在HPLC的保留機理、新固定相的合成、中藥有效成分的分離分析、HPLC相關技術等方面作出了達到國際先進水平的工作。現代光譜分析與功能超分子多元螯合物研究方向圍繞新型功能高分子螯合材料的合成及其富集分離痕量元素的性能、機理和套用、納米材料的化學修飾及其吸附離子、分子的性能、機理和套用、分子和離子印記聚合物的合成及其對分子和離子的識別特性和分析套用、光致發光納米材料的製備及其發光特性、生物功能大分子金屬配合物的性能和結構表征等進行了深入研究並作出了國際先進水平的工作。電化學分析及材料電化學測試技術研究方向圍繞藥物分子及代謝過程的電化學信息提取、細菌和其它生物感測器、環境污染有機化合物的光電催化降解機理分析、固體廢物的生物處理及資源化利用、單晶矽表面功能納米薄膜材料的製備及表征、欠電位沉積及原子層外延技術、納米材料感測器、高品質鎳的電化學冶金及測試技術等進行了深入研究並作出了國際先進水平的工作。微流控分析方向圍繞廉價微流控晶片的設計製作、表面改性、功能化結構的形成,適合微流控分析的基於現代個人計算機的微型分析檢測設備、特殊用途分析儀器的設計製作,基於微流控原理的生物感測器和線上快速分析系統等新型分析測試技術的建立及其在生命科學分析中的套用進行深入的研究並作出了國際先進水平的工作。
目前該學科點現有教授9人、副教授5人,講師8人,博士生導師9人、碩士生導師14人,在讀博士生54人、碩士生67人。近年來的主要成果1、兩部論著:《分析化學中的溶劑萃取》胡之德關祖京編著,科學出版社(第二次印刷),2001;微波流動注射分析》陳興國 王克太編著,化學工業出版社,2004;
2001年以來獲獎及鑑定:A、無機離子的性質與毛細管電泳遷移行為關係的研究(證書號:2001-087),胡之德 陳興國等,中國高校自然科學二等獎;B、納米材料的模板法製備技術與特性研究 (證書號:2002-104),力虎林等,教育部提名國家科學技術二等獎(自然科學獎);C、毛細管電泳在分離測定複雜體系中微量組分的套用(證書號:2007-098),陳興國、胡之德等,中國高校自然科學二等獎;D、有序功能納米薄膜結構的製備與套用研究(證書號:2007-099),力虎林、張亞非等,中國高校自然科學二等獎;E、鋰離子電池納米級正極材料LiCoO2的製備,力虎林等,省科技廳於2001年鑑定該成果為國內領先水平。
蘭州大學分析化學學科點在長期的教學和科學研究中,一是注重多學科的交叉和滲透,力爭在知識、技術和方法上有所創新;二是努力從不同角度結合納米材料、生命科學和信息學去開展前沿性研究,獲得了國際先進水平的成果並具有良好的套用前景;三是將培養高層次創造性人才和西北資源的開發相結合,既提高了西北人才的創造性,又有利於資源的開發利用;四是加強與國外科研機構、高等院校的交流和合作,力求科研的先進性和前沿性,並努力建立國際科研合作和人員交流基地。