蘋果雕蛾

蘋果雕蛾,拉丁名為Anthophila pariana Clerck,屬昆蟲綱、鱗翅目。

基本信息

中文名:蘋果雕蛾
拉丁學名:Anthophila pariana Clerck
綱:昆蟲綱
目:鱗翅目
科:雕蛾科
主要危害作物:寄主有蘋果、山楂、沙果、山荊子、海棠等多種果樹植物。

形態特徵

成蟲:體長5~6mm,翅展ll~13mm,翅寬約2.5mm,觸角絲狀,有黑白相間的環紋,唇須密布鱗片狀毛,第3節向上舉,末端鈍,前翅黃褐色,翅的1/3處有由前緣伸向後緣的狹條紋,其內側呈黑褐色,外測呈白色。2/3處有白色寬條紋,兩側呈黑褐色,外緣及緣毛皆呈黑褐色。後翅灰褐色,腹面銀白色,足的脛節、跗節上有黑色、白色相間的環紋,中、後足的脛節上有明顯的環狀毛刺。
卵:近圓形略扁,初產乳白色,後變淺黃色,卵殼上具許多不規則刺突。
幼蟲:老熟體長約10mm,淡黃綠色,頭部黃褐色,每側單眼5個,黑色呈弧形排列,胴部各節毛瘤黑色,中、後胸、第1~8腹節背面各有6個,中、後胸排成一橫列,第l-8腹節排成“∵∵”形。腹足細長,趾鉤單序環18~20個,臀足趾鉤單序缺環16個左右,無臀彬。
蛹:體長約5.5mm,初黃白,後漸變黃褐色,翅芽暗褐色。第3~5腹節背面前緣各有一橫列小刺,腹末背面有1對鉤刺。

生物學特性

此蟲1年發生3~4代,以蛹或成蟲於雜草、枯枝落葉、樹皮縫隙、乾基部土縫中越冬。以蛹越冬者,次年寄主萌動露綠時羽化為成蟲,4月下旬至5月上旬為第l代幼蟲盛發期,老熟幼蟲於葉背做繭化蛹,蛹期10d左右,成蟲產卵於葉面上,卵期5~6d,幼蟲危害期約半月左右,6月上、中旬為第2代幼蟲盛發期,7月中旬為第3代幼蟲盛發期,8月上、中旬為第4代幼蟲盛發期。8月下旬以後幼蟲陸續老熟化蛹進入越冬。
以成蟲越冬者,次年氣溫回升至15℃時開始活動、交尾、產卵;4月中旬為產卵盛期,卵期約10d。4月下旬卵開始孵化,5月上旬為盛期,幼蟲期約20d左右,危害至5月中旬幼蟲陸續老熟化蛹,5月下旬為化蛹盛期,蛹期約8d,5月底始見成蟲羽化,6月上、中旬為第1代成蟲羽化盛期,成蟲壽命6d左右,5月下旬始見第2代卵,6月上、中旬為第2代卵盛期,卵期8~11d,6月中、下旬為孵化盛期,7月上旬開始結繭化蛹,7月中旬左右為化蛹盛期,蛹期l周左右。7月中旬可見第2代成蟲,7月下旬為羽化盛期,第3代幼蟲7月下旬開始孵化,8月中旬開始化蛹,8月下旬始見第3代成蟲,羽化後的成蟲尋找適當場所開始越冬。以蛹越冬者1年發生4代,以成蟲越冬者1年發生3代。
成蟲晝伏夜出,傍晚圍繞樹冠飛翔。卵散產於葉上,以主脈附近較多,幼蟲活潑,有轉葉危害習性,老熟後於卷葉內或轉至新葉、果的梗窪內結繭化蛹。羽化時蛹體常脫出繭外。

防治方法

1.人工防治。果樹落葉後至成蟲羽化或活動前,清理燒掉園內及附近的雜草、枯枝落葉,消滅其中越冬蛹或成蟲。
2.化學防治。幼蟲對藥劑較為敏感,常用農藥的常用濃度均有良好的防治效果。

地理分布

分布於山西、陝西、吉林、甘肅等地

相關詞條

熱門詞條

聯絡我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