相關詞條
-
蘇聯衛國戰爭
蘇聯衛國戰爭,1941年6月22日,德國撕毀蘇德互不侵犯條約,糾集其附庸國芬蘭、匈牙利和羅馬尼亞,分三路對蘇聯發動突然襲擊,使蘇聯國土成為世界反法西斯戰...
基本資料 蘇聯女兵風采 著名戰役 勳章 相關問題 -
阿富汗戰爭[1979年蘇聯入侵阿富汗戰爭]
1979年阿富汗戰爭原稱“阿富汗戰爭”,1979年12月末,蘇聯入侵阿富汗導致的長達10年的戰爭。這次入侵被認為是蘇聯對外政策的重大失敗。1973年阿富...
戰爭簡介 戰爭起因 戰爭經過 戰爭結局 使用武器 -
蘇聯侵略阿富汗戰爭
蘇聯侵略阿富汗戰爭發生在1979年12月27日至1989年2月15日其間。1979年12月,蘇聯經過精心策劃,以蘇軍土耳其斯坦軍區的8個師(5個摩托化步...
歷史背景 戰爭進程 戰爭影響 戰爭分析 參考資料 -
白俄羅斯游擊隊
到1941年中期,在白俄羅斯敵占區大約活躍著60支獨立的游擊分遣隊和游擊小組。 到1943年,當所有的游擊編隊組建任務都完成以後,白俄羅斯總共活躍著大約...
-
蘇聯戰爭罪行
蘇聯戰爭罪行概略描述紅軍在1919年至1990年間,其領導人和數目不詳成員所犯之嚴重違反國際法之罪行,包括1944年至1945年初在東歐和中國東北所犯之...
背景 平民死傷 強姦和綏靖 破壞掠奪 戰俘處置 -
巴巴羅薩行動[二戰間德國對蘇聯的侵略戰爭計畫]
巴巴羅薩計畫是納粹德國在第二次世界大戰中發起侵蘇行動的代號。發生於1941年6月—1942年1月蘇聯及東歐地區,該計畫由時任德國陸軍總參謀部第1軍需部長...
戰役背景 戰役過程 戰役結果 戰役評價 -
阿富汗戰爭[1979年蘇聯阿富汗戰爭]
1979年蘇聯阿富汗戰爭,1979年12月末,蘇聯出兵阿富汗導致的長達10年的戰爭。這場戰爭被認為是蘇聯對外政策的重大失敗。 1973年阿富汗共和國成立...
戰爭背景 戰爭過程 反政府武裝 戰爭結果 使用武器 -
抗擊游擊隊獎章
從1941年到戰爭結束,游擊隊一直在德軍戰線的後方開展游擊活動。為了遏制這些游擊襲擊活動,德國軍隊面臨著新的作戰方式——抗擊攻擊後勤補給線然後退回到森林...
背景 獎章的技術信息 頒授標準: -
游擊隊派
游擊隊派又稱甲山派,是指在第二次世界大戰之後,朝鮮民主主義人民共和國執政黨朝鮮勞動黨內的一個派系,其成員大多是日治時期反殖民地政府的游擊隊員,其領導人物...
派系介紹 概要 主要人物 -
蘇聯空軍
蘇聯空軍是蘇維埃社會主義共和國聯盟武裝力量軍種之一。主要任務是:奪取制空權;突擊敵陸、海軍集團,破壞敵重要軍事工業和交通運輸目標,摧毀敵戰爭潛力,襲擊敵...
簡介 前史 兵力規模 體制編制 作戰指揮