蘇母惜生

蘇母惜生

凡人之情,皆出於“仁”,否則,其帶給社會的災害是難以估量的。 天子之貴,士民之賤,可使相愛。 猛於虎也”的雄奇,使文章顯得不同凡響。

原文

吾昔少年時,所居書室前,有竹柏雜花,叢生滿庭,眾鳥巢其上。武陽君①惡殺生,兒童婢僕,皆不得捕取鳥雀。數年間,皆巢於低枝,其鷇②回可俯而窺也。又有桐花鳳四五百,翔集其間,此鳥羽毛,至為珍異難見,而能馴擾③,殊不畏人,閭裡間④見之,以為異事。此無他,不忮⑤之誠,信異類也。

注釋

①武陽君:蘇軾的母親。
②鷇(kòu):指代出生的小鳥
③馴擾:馴服順從
④閭裡間:這裡指鄉里人
⑤忮:嫉妒;歧視

翻譯

我在少年的時候,所居住的書房前,種有翠竹松柏以及一些花草,鬱鬱蔥蔥地長滿在庭院裡,許多鳥在上面築巢。武陽君對殺生的行為很痛恨,囑咐家裡的小孩、奴婢及僕人,都不能捕捉鳥雀。幾年的時間下來,鳥巢把樹枝都壓彎了,鳥巢里孵的小鳥低下頭去都可以偷偷地看得到。還有一種叫桐花鳳的鳥也有四五百隻,飛翔在院子裡,這種鳥的羽毛是最為珍貴很難得見得到的,但(這種鳥)卻能很馴服不受干擾(地待在那兒),而且也不怕人。鄉村裡的人見到這種現象,都認為是很奇怪的事情。(其實)這也沒有什麼其他的原因,不外乎是(主人)對待這些鳥雀的誠心,對待這些不同於人類的動物一直守信用的原因。 有鄉間老人說:“鳥雀的巢離人很遠,就一定會有蛇、鼠、狐狸、鴟、鳶的憂患,人若不殺鳥雀,(他們)自然就親近人,以免去這樣的憂患。由此來看,那時鳥雀的巢不敢靠近人,真是因為人比蛇鼠之類的更兇惡。

作者

蘇軾(1037-1101):北宋文學家、書畫家。字子瞻,又字和仲,號東坡居士。“唐宋八大家”之一。代表作品:《赤壁賦》《石鐘山記》《飲湖上初晴後雨》《念奴嬌·赤壁懷古》。

啟示

人與動物和諧相處,我們所要創造的和諧社會,不僅人和人之間要和諧相處,而且人與動物,植物也要和諧相處,和諧是一種美,是一種特殊的意境。
全篇講的是愛鳥的故事。究其深意,在於一個“仁”字,篇末的“苛政猛於虎,信哉!”正顯出“仁”字的實質。凡人之情,皆出於“仁”,否則,其帶給社會的災害是難以估量的。所以蘇軾提倡以“仁”治天下,“百官之眾,四海之廣,使其關節脈理,相通為一。叩之而必聞,觸之而必應。夫是以天下可使為一身。天子之貴,士民之賤,可使相愛。憂患可使同,緩急可使救。” 從“仁”的哲學思想而廣展到“仁政”的主張,已屬政治思想的範圍。
這是一篇傑出的寓言散文,首段記作者母親因吃齋行善,故“ 惡殺生”,禁捕雀鳥,任其生長繁息,使眾鳥不畏人 捕而與人親近,實際上起到保護鳥類的作用。次段是以“有野老言”,道出他希望表達的願望:鳥類因有人類保護而免於猛禽的傷害,隱喻朝廷官府應保護平民,防止壞人侵害。並藉此暗諷朝政腐敗、官吏殘害百姓的現實,如文末引“苛政猛於虎”一語,使全文主題突出,寓意深刻。行文流暢,平易自然,輕描淡寫,以寥寥數筆勾勒出庭院鳥語花香的美景。然而,在平淡自然中顯出“ 猛於虎也”的雄奇,使文章顯得不同凡響。

相關詞條

熱門詞條

聯絡我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