蘇曉康

蘇曉康

蘇曉康(1949年~)當代報告文學作家。中國作家協會會員。祖籍四川,出生於浙江杭州。蘇曉康是繼劉賓雁之後又一位敢於觸及重大社會問題的作家,被認為是“新生代”報告文學作家代表之一。由於其作品關注社會熱點,揭示矛盾尖銳、潑辣、敏感,贏得很高的社會威望,但也招致不小的非議。2013年6月初,應邀到台灣省台北市擔任“駐市作家”。

基本信息

人物生平

中學畢業後當過知青、工人、報社編輯、記者。

1984年,入北京廣播學院新聞系大專班,畢業後留校任教。

1983年,發布報告文學《東方佛雕》,獲第三屆全國優秀報告文學獎。

1986年,分別在《中國作家》第2期和第5期發表《洪荒啟示錄》與《陰陽大裂變》,引起強烈反響,使他成為1986年最惹人注目的人物,故有人稱1986年為“蘇曉康年”。

1987年,又連續發表了兩篇同樣引起轟動的作品:《神聖憂思錄》與《自由備忘錄》。

1988年,加入中國作協。

1988年,撰稿的電視片《河殤》受到政治批判。

1989年,移居歐洲。

出版著作

國內

《洪荒啟示錄》通過對河南洪汝河兩岸(駐馬店地區)連年水災、人們逃荒要飯這一貧困落後現象的探討,說明造成貧困的原因主要不在於“天災”,而在於“人禍”,即貧困是封建主義、官僚主義和極左路線相結合的產物。

《自由備忘錄》,可說是《洪荒啟示錄》主題的延續與深化:《洪荒》通過對洪荒原因的探尋,批判了封建主義和官僚主義,呼籲中國的民主與法制;《自由》則直接、集中寫中國法制的不健全與人民民主、自由的貧乏,從而揭露中國現行體制的弊病在於“人治”(以權代法),因而呼喚法律的尊嚴、執法機關的獨立和人民的民主、自由。

《陰陽大裂變》,江蘇文藝出版社,1987年;台北:聯合文學,1988年 (獲1985~1986年全國優秀報告文學獎)發表後,立即使以往的婚姻道德方面的作品黯然失色。 (後易名《當代婚變沉思錄》,三聯書店;1988年 )

《不結漿果的黃土地》,《陰陽大裂變》的續篇,作品通過列舉、分析種種不合道德、情理甚至是殘酷的婚姻事實,指出存在這些問題的根源,主要是封建主義傳統勢力以及與此相聯繫的貧窮、愚昧;而這種傳統的封建勢力,不僅體現在人們的深層心理結構中,而且反映出我國《婚姻法》的某些不完善、不明確以及執法者的心理偏差。

《神聖憂思錄——中國小教育危境紀實》(與張敏合作)是在反映教育問題方面影響較大的作品。它通過記敘北京市教育界眾多發人深省的事例,在肯定教師的獻身精神和說明教育工作之神聖的同時,揭示了我國教育界存在的嚴重問題,從而呼籲全社會關心和重視教育。

《最後的古都》(與蔡元江合作)圍繞北京的城市建設問題,反思和批判了在此問題上的左傾錯誤,提出和探討了關於保護古代文明與建設現代化城市的二重命題。

《活獄——關於我們心靈的報告》(與張敏合作)則通過採訪、解剖一些精神病患者,提出了“一個人怎樣不使他的心靈成為他自己的牢獄?”的社會問題,即提倡人與人之間的理解、寬容和互助,改善整個社會的人文條件和民族的心理結構。

除“金剛怒目”外,蘇曉康也有“悠然見南山”的時候。如《東方佛雕》描寫了改革者的事跡,《煉魂之火——老山作戰紀實》歌頌了對越自衛反擊戰中的英雄將士。

但他的長篇《“烏托邦”祭——1959廬山之夏》卻存在較大失誤。即該作在反思1959年“廬山會議”這一當代重大歷史時,在對毛澤東的認識和評價上存在態度上的偏激與方法上的片面,未能把握人物與事件的整體性質,違背了歷史真實與再現“典型環境中的典型人物”這一現實主義美學原則。

海外

寂寞的德拉瓦灣 寂寞的德拉瓦灣

《河殤:電影片集解說詞》(與王魯湘撰稿),香港:三聯書店,1988年

《河殤》(與王魯湘撰稿),香港:中國圖書刊行社,1988年

《烏托邦祭》(與羅時敘、陳政合作),台北:風雲時代,1989年

《烏托邦祭:廬山會議紀實》(與羅時敘、陳政合作),香港:存真社,1989年

《自由備忘錄:蘇曉康報告文學精選》,香港:三聯書店,1989年

《全景報告文學集》,香港:上海書局,1989年

《河殤集外集》,台北:風雲時代,1990年

《龍的悲愴:<河殤>迴響》,台北:風雲時代,1991年

《從五四到河殤(Seminar on Chinese storm)》,主編,台北:風雲時代,1992年

《離魂歷劫自序》,台北:時報,1997年

《屠龍年代:中原喪亂與<河殤>前傳》,印刻文學生活雜誌出版有限公司,2013年

《寂寞的德拉瓦灣》,印刻文學生活雜誌出版有限公司,2013年

人物評價

他的“轟動”,不僅在於他直接繼承和發展了劉賓雁針砭時弊、干預生活的傳統,而且在於他在手法上,也將劉賓雁的“一人一事”式發展為“客觀綜合”式,即不同於劉賓雁的主要通過解剖典型的一人一事來直逼現實政治,而是通過綜合大量非典型的人事,從歷史與文化的角度,以貌似客觀、冷靜的態度來對政治進行干預。而貫穿其中的主題就是反封建主義與呼喚民主科學。也就是說,他繼承和發揚五四思想啟蒙的戰鬥傳統,將文學的現實主義精神發展到一個新的高度,並由此而對文壇產生深刻影響。這是他對包括報告文學在內的整個新時期文學的歷史貢獻。當然,他的探索也有失誤之處,主要是某些作品思想偏激、方法片面,同時也存在“思想大於形象”等問題。

相關詞條

相關搜尋

熱門詞條

聯絡我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