學校簡介
蘇州工業園區第八中學的前身為吳縣車坊中學,創辦於1958年8月,為全日制公辦初級中學,現坐落於園區婁葑鎮東南新區長江路,毗鄰獨墅湖高等教育區,環境優美,人文底蘊深厚,歷史上培養出了國家南極科考隊副隊長楊惠根、省級領導幹部、蘇州市中高考狀元等優秀人才,湧現過一批有區域聲望的名師。
學校占地面積34000平方米,建築面積11350平方米,綠化面積11000平方米;在校教職工98人,專任教師中中高級職稱占55%,35周歲以下教師占60%,在校學生近1500人,入學率、鞏固率為100%,開設30個班級。
學校以“為學生終身發展奠基,為社會培養合格公民”為辦學宗旨,秉承“明德厚學,自強不息”的校訓,通過深化學校內部管理,強化師資隊伍建設,狠抓教育教學質量,深入實施素質教育,全面提升各項辦學水平。1999年學校以較高的標準通過了江蘇省教育現代化鄉鎮的驗收。
學校注重學生的全面發展,積極組織學生參加全國、省、市各類競賽,在“培優”方面卓有成效,2001--2005年中考,達到四星級高中錄取分數線160多人,每年中考600分以上人數在區前列,1994年以來,先後有7名車坊籍學生在蘇州市、吳中區高、中考中獲得狀元。
學校注重教師隊伍建設,積極實施“青藍工程”。已有50多人次在省、市、區青年教師基本功競賽中獲獎,有2名市區級學科帶頭人。有100多人次教師的論文在全國、省、市級刊物上發表、獲獎。
面臨區劃調整的新形勢,可謂機遇與危機並存,希望與艱難同在,但我們堅信:園區八中一定能夠團結拼搏,開拓創新,務實求真,繼往開來,從刷新的起跑線上,迎難而上,闊步邁進,去譜寫園區八中更加絢麗的篇章。
學校沿革
1958年創辦“吳縣車坊初級中學”,有一百多名中學生,1966年前農村女同學讀高中僅一人。1970年招25名學生辦一高中班。1977年恢復高考後,車坊掀起讀書高潮。1980年車坊高中停辦。
1958年7月,吳縣文教局委託車坊中心國小會計徐惠澄老師籌建、創辦“吳縣車坊初級中學”,校址在人民路北段東側,學校有圍牆無校門,設施簡陋。有3隻教室2個班級108名學生。
1966年“文革”開始,學校下放到農村,鎮上中國小統由向前大隊管理。1968年9月,中國小合併,改名“車坊五七學校”。1970年創辦高中班,同時在農村開辦5所片中,分別為東字片“一中”、光字片“二中”、紅字片“三中”、建字片“四中”、長字片“五中”。
1976年,“文革”期間進駐的工人、貧下中農毛澤東思想宣傳隊撤離學校,中國小分開,更名為“吳縣車坊中學”。1980年9月,高中停辦。1991年,調整中學學校布局,在塘浜村新建六隻教室,合併“四中”、“五中”,定名“車坊第四初級中學”。
1993年起,四中一邊擴大校園,一邊建造教學大樓。1997年9月,農村片中全部撤銷,學生集中在市鎮中學、第四國中上課。1999年11月,位於四中的車坊中學新教育大樓一期工程竣工,“希望樓”投入使用。2000年9月,車坊中學搬遷到四中,結束了分設二地的局面。
2004年11月2日,根據行政區劃調整,車坊中學更名為“蘇州工業園區第八中學”,並正式掛牌。
校訓
明德厚學 自強不息
語出 《大學》:大學之道,在明明德,在親民,在止於至善。
《周易》:(乾象曰)天行健,君子以自強不息
(坤象曰)地勢坤,君子以厚德載物
校風
真 善 美
真 待人真誠 治學求真 (客觀世界 理性生活)
善 仁愛包容 寬厚至善 (社會世界 道德生活)
美 陶冶情操 和諧尚美 (主觀世界 審美生活)
教風
敬 靜 進
敬 敬業愛生 自重樂群
靜 寧靜致遠 修身樂業
進 爭先進位 求索樂新
學風
勤 信 新
勤 自主好學 精勤立行
信 自信樂觀 誠信立德
新 自勵善思 拓新立人
校長
尤亮,文學碩士,蘇州市教壇新秀十佳、蘇州市新長征突擊手、蘇州市教科研先進個人、蘇州市優秀德育工作者。主持的課題《電化教學在語文教學中的套用研究》獲蘇州市教研課題研究成果一等獎。還主持了《自主、探究、合作學習方式的語文實踐研究》課題的研究。近三年發表論文多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