蘇壽崧

蘇壽崧,貢生,名正賞,號岳生,清同治十三年出生,1898年,中副舉,授奉天直隸廳判。時值戊戌變法,蘇壽崧受康有為、梁啓超等人先進思想的影響,思革新圖強,痛惜變法失敗而未赴任。中華民國成立。孫中山就任臨時大總統,壽崧選任屏南縣首屆參議員、福建省臨時參議員,省議會議員。著有揭露社會時弊的小說,發表於上海沈枕亞主編的雜誌上。1928年,重病纏身的蘇壽崧走完了“同盟理想”之一生,享年55歲。

基本信息

貢生,生於清同治十三年(1874年)。
少時聰慧好學,他24歲參加清朝最後一次科舉考試,中副舉,授奉天直隸廳判。時值戊戊變法,壽崧受康梁思想影響,思革新圖強,痛惜變法失敗未赴任。為尋強國之途,光緒三十二年(1906年),他考入福建法政學堂高等科,畢業回鄉。此間他加入同盟會,積極宣傳“三民主義”,實踐共和理想。以創辦壽山兩等國小(當時全縣僅壽山、雙溪兩所)培養人才。他參與辛亥革命,因生病而派出堂弟蘇福康等4人赴廣州。起義失敗,堂弟被殺,壽崧痛惜不已。他與同盟會員、護國軍吳適多有聯繫,在當地組織武裝力量打擊北洋軍閥在福建的勢力。辛亥革命成功,中華民國成立。孫中山就任臨時大總統,壽崧選任屏南縣首屆參議員、福建省臨時參議員,省議會議員。他博學多才,著有《雙釧記》等揭露社會時弊的小說,發表於上海沈枕亞主編的雜誌上。同胞兄弟蘇壽昆、蘇壽侖皆多才多藝,其書畫、雕塑藝術頗具影響。

蘇壽崧

蘇壽崧,貢生,名正賞,號岳生,清同治十三年(公元1874年出生)。少時聰慧好學,博覽群書。1898年,廿四歲的蘇壽崧參加了清朝最後一次科舉考試,中副舉,授奉天直隸廳判。時值戊戌變法,蘇壽崧受康有為、梁啓超等人先進思想的影響,思革新圖強,痛惜變法失敗而未赴任。
光緒三十二年(公元1906年),蘇壽崧考入福建法政學堂高等科,研習法政。此時孫中山已經在日本東京成立了中國同盟會,洶湧澎湃的革命潮流遍及了祖國各地。蘇壽崧深明革命道理,毅然加入同盟會,積極宣傳“三民主義”,實踐共和理想。所著畢業論文述曰“專制政體,天子當陽,宰臣輔治,宰臣進退由人主。立憲政體,內閣任責,君上享成,內閣升降由人民”。並強調,“腐者蠹國,妄者亂國,二者均病。”
蘇壽崧嗣後畢業,由於體弱多病,回到家鄉屏南壽山。1909年(宣統元年),他在壽山村集資創辦國小(當時在全縣僅有壽山、雙溪兩所),初設二個班,收學生二十餘人。學校起初是設立在他自己的家裡,人數增加後搬到太保樓。蘇壽崧自任校長兼義務教員,還先後聘用拔貢、秀才六人,培養出來的學生後大多成為一方人才。雖然蟄居深山,而革命意志彌堅,宣傳同盟會宗旨不輟。
辛亥革命之前,孫中山先生領導革命黨發動了多次起義均告失敗。但是同盟會員不屈不撓,決定於1911年4月再次組織廣州起義。蘇壽崧因病體不能長途跋涉,就動員堂弟蘇福康、蘇正儀、蘇俄弟、蘇正蓄等四人去參加起義軍。3月29日,蘇家兄弟四人從壽山出發,翻山越嶺,經過寧德趕到福州馬尾。這時,福州的大部隊已經開赴廣州,並且也聯繫不上。正當蘇家兄弟四人準備自己乘船前往廣州,傳來了廣州起義失敗的訊息,福州的林文、方聲洞、林覺民等八十餘人英勇犧牲。這就是歷史上著名的“黃花崗72烈士”。得知惡訊,蘇家兄弟四人只好折返壽山。
鎮壓廣州起義的清庭隨後追捕革命起義軍,不久在壽山村暗後廠自然村蘇鄭燙(即鄭威明)屋裡圍捕福康、正儀兄弟等。當晚,他們在其家中喝葬墓酒,不料背刀荷槍的清兵突然堵住屋門和窗戶,因寡不敵眾而被清兵押走。他們的好友蘇鄭燙當時恰好出去,未受牽連。福康、正儀等被關押在縣城雙溪的監牢內。清吏動用嚴刑酷法,欲讓義士招出參加起義乃蘇壽崧指使。福康等強忍巨痛,矢口否認,最後他們在雙溪西門教場坪被清兵殺害,英勇就義。
蘇壽崧得到噩耗後,悲痛欲絕,但是對革命的信念更加堅強,他堅持與同盟會員、福建光復會會長吳適頻繁聯繫,在當地組織武裝力量打擊北洋軍閥在福建的勢力。
1911年12月辛亥革命成功,中華民國成立,蘇壽崧當選為屏南縣首屆參議員、福建省臨時省議會常駐議員(當時全省總共17名常駐議員)。不久因疾病纏身而離職回鄉。但蘇壽崧仍時時掛念共和進步,在民國初期複雜時政變化之中,始終追隨孫中山。
1928年,重病纏身的蘇壽崧走完了“同盟理想”之一生,享年55歲。
蘇壽崧思想進步,正直隨和,博學多才,其書法剛健有力。清光緒末年開始著書,著有《雙釧記》、《鵑啼記》等揭露社會時弊的小說,發表於上海沈枕亞主編的雜誌《小說月報》。同胞兄弟蘇壽昆、蘇壽侖皆多才多藝,其書畫、雕塑藝術頗具影響。在蘇家濃郁的歷史文化薰陶下,蘇氏子弟讀書成風,其後族人蘇享世、蘇七七、蘇維邦等均受到蘇壽崧文才直接或間接的影響。

相關詞條

相關搜尋

熱門詞條

聯絡我們